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2.6《我的老师》同步训练题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2.6《我的老师》同步训练题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1 10: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老师》一文精段阅读分析题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
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5)今天想来,她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
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
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
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
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
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作者一共选取几个经典事例?


2、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
为了表现什么?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
意思)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


5、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7-13节)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语段中“默默”一词的含义及作用。

2.“迷迷糊糊”与“模模糊糊”两词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3.文中两个加点“才”字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好处。



(阅读第6节)回答下列问题:

1.给本段文字划分正确层次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在文中 里依次应填入( )
A.占有怀念慰问 援助
B.占据 牵挂慰劳支援
C.占据牵挂劝慰支持
D.占有 思念 慰问 支持
3.“蔡老师援助了我”指的是( )
A.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
B.给“我”写了一封信
C.批评了孩子们
D.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给我写了一封劝慰信。
4.划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5.“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句话抒发了我对老师的( )。
A.赞美之情 B.热爱之情 C.感激之情 D.感激敬佩之情
6.本文中有四处引导,就其作用的理解,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A.特定称谓 引用 特定称谓引用
B.否定 引用 特定称谓 引用
C.特定称谓 引用 否定 引用
D.引用否定特定称谓引用
7.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是( )。
A.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
B.蔡老师的慈爱、公平、伟大。
C.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和喜爱。
D.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鼓励,我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佩的心情。
8.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议论 B.描写 议论 C.描写 抒情 D.记叙 抒情
9.“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一句的意思是( )。
A.应不应该提,我不清楚
B.是委婉语,这件事是值得写的,而且要详写
C.心里认为不应该提
D.问问读者是否应该提
10.这段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是( )。

A.回忆 依恋 思念
B.回忆思念 赞颂
C.回忆 感激 思念
D.回忆 依恋 感激


(阅读7-13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对老师的
之情。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B.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抒情
D.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抒情
3.第一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层,用“//”在原文上标出,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4.找出本段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文中“我才醒”和“我才睡熟了”两个“才”字的含义饱含着怎样一种感情

6.“我”记忆中的“珍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珍宝”与文章开头的第一个“最”有什么内在联系
7.最后一段中的“可借”一词和全文哪些内容有联系?( )
A.前五件事B.前六件事 C.第七件事 D.七件事都有联系
8.对下列语句判断正误。(

A.第一句表明“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不愿向老师表露自己的感情。
B.第二句的人称由第三人称“她”转换成第二人称“你”,是因为此时“我”和老师面面相对。
C.第三句中“漫长”一词不仅指暑假日子长,更主要的是指自己感觉与老师离别的日子太长。
D.第四句中“珍宝”一词意为最可宝贵的东西,它的近义词是“瑰宝”。
9.
“对你是多么依恋!”和“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两句中加点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10.划线句子体现了什么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