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4课《风筝》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4课《风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1 10: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迅《风筝》备课全方案
诵读积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近代·高鼎《村居》)
[赏析]儿童、东风、纸鸢,诗人笔下的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读了这两句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目标导航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和内容;从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重点)
2.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作用和含义;学习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和作用。(难点)
3.理解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学习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重点)
写作背景
1.题目解说
文章以“风筝’’为题,既揭示了写作的缘由,又概括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
2.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鲁迅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三闲集》《而已集》等。
3.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鲁迅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风筝》就是作者对现实的感触——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是在作者已经发表的一首散文诗《我的兄弟》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篇感想。《风筝》的含义比《我的兄弟》更为深刻,反映了作者自《我的兄弟》发表后几年来的思想发展进程和严肃认真地进行自我解剖的态度。
总结探究
1.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压制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美好明天的热烈憧憬。
2.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写作特点
(1)意蕴深刻。
本文作者以严冬比拟现实,以春日象征理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批判现实,寄寓自己的理想,启示人们如不改革整个社会,任何个人的“补过”也是无济于事的,孩子们是不会获得“春日”的愉快的。既有对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揭露和抗议,又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解剖。
(2)语言精练。
例如“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惊呼”“跳跃”等词句,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当“我”彻底毁坏了他将要完工的风筝、傲然走出时,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作者只是抓住小兄弟的神态,“惊惶”“失了色瑟缩着”,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
(3)构思巧妙。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由眼前景物写到幼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旧事,写到后来的重新忆及,再回到眼前,表达自己“无可把握的悲哀”。文章立足于风筝的旧事新感,道眼前所见,述不尽往事。在冬日北京忽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它荡漾着春意,但是,“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的是,故乡的春天似乎在这异地的冬天重现了。“悲哀”的是,记忆里的幼时所见的放风筝景象和发生在风筝上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构成了悲剧;这个悲剧不仅保留在记忆里,而且因为无法补过而成为“无可把握的悲哀”。风筝所引起的是对故乡春天的回忆;故乡“久经诀别”,儿时的春天“久经逝去”,但是何曾带来“春日的温和”。于是,提出“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连“躲”也不必“躲”,四周原非春天,无须“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这样就把儿童游戏的严肃内蕴,借风筝这一事物,寄意深远地显现了出来。
4.问题探究
(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因为自己一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以前的“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2)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读后感悟
感悟1:真正的忏悔会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和新生,会使被伤害的人的心灵获得一些慰藉,会使人世间的良知复苏。鲁迅作为一个伟人尚且这样,我们更应该如此,学会忏悔,学会宽恕,才能不断进步。
感悟2: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无意地把游戏和教育对立起来,他们煞费苦心地劝诫,阻止,乃至禁绝孩子们参加游戏,压抑了儿童游戏的天性。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玩的天性,让他们像天上的风筝一样自由地飞翔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