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中国的气候 课件(共37张PPT)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中国的气候 课件(共37张PPT)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7 15:4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能在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上准确指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区域
区域认知
能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要素出发,综合解释中国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时间变化规律
综合思维
了解不同气候区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式,,理解 “人类活动应顺应气候特征” 的人地协调理念。
人地协调观
能熟练阅读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提取关键地理信息,并能绘制简单的气候特征示意图
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中国的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秦岭-淮河一线
温度带分布
重点
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的成因
难点
请在此处
输入关键句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consequat risus sit amet tempor varius. Donec finibus nisi quis libero dapibus, quis porttitor lorem lacini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consequat risus sit amet tempor varius. Donec finibus nisi quis libero dapibus, quis porttitor lorem lacinia.
 西湖花市是广州最盛大的花市,春节期间,广州天公作美,暖阳高挂,花市人头攒动!
请在此处
输入关键句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consequat risus sit amet tempor varius. Donec finibus nisi quis libero dapibus, quis porttitor lorem lacini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consequat risus sit amet tempor varius. Donec finibus nisi quis libero dapibus, quis porttitor lorem lacinia.
 在黑龙江哈尔滨银装素裹的松花江北岸,冰城的能工巧匠用智慧与技巧,以冰雪雕塑成一座美轮美奂的童话殿堂。
课堂导入
寒假期间,广州温和湿润,哈尔滨冰天雪地,敦煌寒冷干燥。
这反映了我国气候有怎样的特征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目 录
气温的分布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温度带
知识总结与练习
01
02
03
04
气温分布
Part.01
探究活动
在图2.14上描绘出-16℃、0℃、16℃等温线,说出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16℃
0℃
-16℃
气温分布特点
圈出一月0°等温线与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大致吻合
0℃
秦岭-淮河一线
气温分布特点
0℃
冬季气温特点
①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②1月0 C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吻合
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北方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
北方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
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气温分布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
黑龙江漠河
气温分布
泼水成冰
探究活动
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数值有何特点?
漠河
16℃~20℃
三亚
24℃~28℃
北京
24℃~28℃


南低北高,南北温差小
气温分布特点
①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②南北气温差别不大
夏季气温特点
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洲”,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
气温分布特点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青藏高原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Part.02
探究活动
在图上找出平均气温低于16℃的区域,简要说明其成因。
区域:青藏高原地区。
成因:海拔高,气温低(地形因素)。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
北方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地形地势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气温逐渐降低。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海陆位置
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区沿海气温低于内陆。
温度带
Part.03
温度带
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依据≥10℃的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是指在生长季节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天数累加而成的温度总和。不同地区的积温差异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
温度带
根据各地的气温状况,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从南到北中国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分界线
青藏高原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界线大致相当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温度带分界线
天山—长城一线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温度带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温度带
寒温带
分布: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或水果: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温度带
中温带
分布: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或水果: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等
温度带
温暖带
·分布范围: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辽宁省南部等
·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作物: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温度带
亚热带
·分布范围: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作物: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温度带
热带
·分布范围: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及台湾省南部
·作物熟制: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水稻、热带作物等。
温度带
高原气候区
·分布范围: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青稞、豌豆、小麦等
知识总结与练习
Part.04
知识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