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置身于互联网世界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置身于互联网世界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9-07 17: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置身于互联网世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2课,学生在前一节课明确了本单元的项目主题为设计并制作《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制作了手册的第一篇章。本节课,在明确项目主题和前一节课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内容是制作手册第二篇章——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在内容上,要搜索并梳理互联网应用的分类,能列举互联网应用的案例,并分析总结互联网应用的特征,最后将这些内容用数字化作品进行呈现。
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为七年级学生。
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学习了互联网的概念,但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没有清晰系统的梳理和认知。对于借助互联网,使用在线文本编辑软件制作数字科普手册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经验。
生活经验:学生为数字原住民,经常接触可接入网络的电子设备,包括台式机、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手机),会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查询资料。
能力水平:学生对网络设备的使用熟练度参差不齐,多是停留于娱乐、社交和查资料等简单功能的使用上,不了解互联网的概念和原理,注意力易转移,但有好奇心、喜欢实践,因此活动设计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不宜过多。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数字资源学习,能说出互联网的应用分类,并用数字化作品呈现。
(2)通过数字资源学习,能说出计算机应用的具体案例,能用数字化作品呈现。
(3)通过数字资源学习和网络探究,能总结并描述出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并用数字化作品呈现。
(4)通过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制作并完善数字化作品的过程,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说出互联网的应用分类、应用的具体案例及互联网应用的特征。
(2)教学难点
能使用数字化的作品,呈现互联网应用特征的知识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支撑的资源
环节一 情境导入,提出项目主题,聚焦关键问题
教师活动1 聚焦: 了解了互联网的诞生及演化后,同学们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完成了数字科普手册第一篇章的制作。那么,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今天,互联网有哪些不同领域的应用?体现出哪些关键特征呢?这些应用又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让我们把本节课学到的内容用数字科普手册的形式呈现出来,一起动手制作第二篇章——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吧。 学生活动1 观看教师展示的项目背景和主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要求。 记录并思考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 教科书、数字学习资料
活动意图说明:提出贴合学生校园生活的项目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项目具体要求和本节课要聚焦解决的核心问题,使学生明确项目要求,带着关键问题不断思考,更好地完成后面的课程学习和作品。
环节二 探索问题,互联网应用及特征
教师活动2 教师带领学生,探索聚焦提出的核心问题。 第一个聚焦的核心问题:你使用过互联网的哪些应用? 本节课是第二篇章——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需要继续探索,思考呈现这部分内容需要获取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写一写 你都体验过哪些互联网应用?请你回顾并列举我们在不同领域使用互联网的例子,填写下表。 展示学生填写的具体案例,梳理总结。 第二个聚焦的核心问题:互联网应用有哪些特征? 组织学生根据问题,借助学习资料和互联网工具,获取并学习相关知识内容。 总结梳理互联网的特征: 即时性 海量性 全球性 互动性 个性化 …… 学生活动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记录并思考教师提出的子问题,带着问题,探索并学习相关知识,填写完成表格。 交流展示,记录并思考,明确本节课的数字科普手册要呈现的知识内容。 自主学习教科书或借助互联网工具,获取相关知识内容。 分享、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根据教师的总结,记忆互联网应用的特征。 教科书、数字学习资料、互联网工具 教科书、数字学习资料、互联网工具 教科书、数字学习资料、互联网工具
活动意图说明:教师根据聚焦的核心问题,指导学生不断探索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用教科书或互联网工具,获取并学习互联网应用及特征的相关知识概念,最终分享交流的过程,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环节三 梳理思路,设计内容
教师活动3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聚焦中获取和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出任务: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我们学习了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请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第二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梳理总结,设计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的内容。 学生活动3 总结梳理,设计数字科普手册第二篇章“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的内容。 教科书、数字资源、互联网工具
活动意图说明: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进行知识的梳理,设计、构思、整理手册的内容,为下面的作品实现做好设计基础。
环节四 实践操作,实现数字化作品
教师活动4 教师提出实践任务: 通过探索和设计,请你和小组同学动手实践,学习并获取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的相关内容,使用恰当的文字编辑软件,制作《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第二篇章——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 学生活动4 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使用选择的文字编辑软件,制作数字科普手册第二篇章的内容。 教科书、数字资源、互联网工具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探索和设计,明确了设计并制作数字科普手册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和数字工具,最终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第二篇章——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环节五 展示评价,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5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活动5 展示分享数字科普手册作品,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作品的评价,发现优缺点。 思考并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科书、数字资源、互联网工具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作品交流,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自评、教师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完善、改进作品。总结本节课所学,让学生回顾记忆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