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认识智慧农业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首先带领学生进入智慧农业展厅,通过观看智慧农业示范区的短片知道物联网的起源,理解物联网的核心概念——万物互联。通过智慧农业应用案例知道物联网可实现的功能,归纳总结物联网的特征。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物联网应用实例,与互联网进行对比,从连接对象、应用领域及传输方式等方面,分析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总结万物互联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到万物互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制作本课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
学习者分析
本课面向的学习者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在七年级学习了互联网的特征及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基础,并且生活中接触过物联网,但对物联网的核心概念、特征比较模糊,对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认识不够全面。他们好奇心强,对于新奇的事物会非常感兴趣,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观看智慧农业示范区介绍视频和阅读材料,了解物联网的起源,能够描述出物联网的核心概念。
(2)通过分析智慧农业真实物联网应用案例,理解农业物联网的功能,能够归纳总结出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3)通过回忆生活中物联网和互联网实际应用场景,能够区分物联网与互联网在连接对象、应用领域及传输方式上的不同。
(4)通过阅读材料、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活动,总结万物互联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到万物互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物联网的概念,总结提炼物联网的特征,认识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
(2)教学难点
认识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支撑的资源
环节一 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1 (1)图片导入,引出本单元主题:认识物联网——探秘智慧农业示范区。 (2)介绍本单元学习背景,布置单元任务,制作一张关于智慧农业物联网的思维导图。 (3)引出本课主题——认识智慧农业,布置本课任务,以“智慧农业”为主题制作思维导图。 板书:智慧农业。 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了解智慧农业示范区概况。 了解单元学习背景,了解本单元任务要求。 了解本课任务。 智慧农业示范区图片。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引导,引出本单元主题,介绍单元学习背景及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新课讲解
教师活动2 (1)阅读材料,了解物联网的起源。提出问题:物联网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板书:核心概念:万物互联。 (2)阅读智慧农业物联网的功能,提炼出关键词。 板书:主要功能。 (3)提出问题:物联网有哪些基本特征? 板书: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4)提出问题:回忆互联网的特征,物联网与互联网有什么不同? 从连接对象、应用领域、传输方式上进行区分。 学生活动2 阅读材料,之前知道的学生可以讲一讲。 思考问题,全班讨论。 阅读材料,总结提炼出农业物联网功能的关键词。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物联网的三个基本特征,填写到教科书中相应的图表中。 上网查询、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提炼关键词,填写到教科书中相应的表格中。 教科书“能量加油站” 教科书P4-P5 百度、豆包、DeepSeek等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材料、上网搜索、小组讨论,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理解物联网的核心概念,归纳总结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通过与互联网特征的对比,分析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环节三 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活动3 (1)布置本课任务:归纳总结智慧农业的概念、功能和特征,绘制思维导图的草图。 (2)根据草图,在计算机中使用思维导图制作软件绘制思维导图。 (3)填写自我评价表。 学生活动3 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找出关键词,在书中相应位置绘制思维导图的草图。 在计算机中绘制思维导图。 完成自我评价。 思维导图制作软件
活动意图说明:回忆本课所学的内容,提炼关键词,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制作智慧农业的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环节四 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4 (1)总结智慧农业中物联网的概念、功能及特征,归纳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 (2)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物联网应用的实例,畅想在万物互联的情境下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点评。 学生活动4 回忆本课所学习的内容。 自由发言,说说生活中物联网应用的实例,物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意图说明:归纳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物联网的应用实例,总结万物互联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到万物互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