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日食
扁鹊
黄帝内经
甲骨文
金文
古蜀文明
诗经
离骚
基础达标
1.(2025无锡期末)战国时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
A.多次观测日食、月食
B.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C.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
D.留下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
B
2.教材素材 下图中,人首鸟身的扁鹊侧面站立左手执针,右手把住病人的右手诊脉。这幅拓片体现出扁鹊( )
A.使用切脉诊法治疗病人
B.能实施外科手术
C.强调人体血脉循行情况
D.提倡预防疾病
A
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局部)
3.(2025广州期末)《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圣人顺从生命发展规律,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需要,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需要。这体现出《黄帝内经》( )
A.重视理论结合实践
B.蕴含顺应自然思想
C.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D.提倡预防各种疾病
B
4.(2025福州期末)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蛇年)。“蛇”字的甲骨文是
( )
C
5.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B
利簋 四羊方尊
6.《豳风·七月》赞扬劳动者的辛勤劳作;《齐风·卢令》反映了民俗民情;《魏风·硕鼠》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据此可知,《诗经》( )
A.具有一定社会批判功能
B.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C.分为“风”“雅”“颂”
D.都是由平民创作并传唱
B
能力提升
7.(2025海淀期末)何尊(如图)登上了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封面。其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一词的记载。通过何
尊,我们可以( )
①了解西周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②探寻“中国”这一概念的起源
③了解中国最早文字的造字特点
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何尊(西周早期青铜器)及铭文拓片(“宅兹中国”)
8.跨语文学科 (2025乐山质检)《诗经》(节选)
诗句 赏析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 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抗敌的高昂士气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郑风·子衿》 用抒情手法,将恋人间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魏风·硕鼠》 讽刺了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
由上表内容可推知,《诗经》的特点是( )
A.形式多样 B.通俗易懂 C.关注现实 D.博采众长
C
9.某历史学习小组对商朝文物进行研究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解释·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其记载的内容。你认为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答案: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2分)重要意义:为后人研究商朝历史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字、历史研究价值。(2分)
[史料实证·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2)分别写出材料二图片中青铜器的名字。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用途是什么 (5分)
答案:名字:图一为四羊方尊,图二为司母戊鼎,图三为戴金面罩青铜
人头像。(3分)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
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2分)
(3)图二青铜器内铸刻有三个字,属于什么文字 图三青铜器出土于哪里
(2分)
答案:文字:金文。(1分)地点: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1分)
[史料实证·古典诗歌传古今]
材料三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诗经·大雅·大明》
材料四 武王三军,人人乐战,并载驱载驰,赴敌争先,前歌后舞,凫噪
欢呼。
——《楚辞章句》
(4)材料三、材料四都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诗经》和楚辞有什么历史作用 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4分)
答案:历史事件:武王伐纣。(1分)历史作用: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1分)地位:《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2分)(共33张PPT)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2
学习新知
3
课堂小结
4
随堂练习
5
新课导入
1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的发展概况;(史料实证)
2.通过了解我国早期国家文明代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史事,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理解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懂得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勤劳,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
《尚书》中的这句话说明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书册。既然有了书册,那书册中用什么文字记录当时的事件呢?是不是今天我们所用的文字呢?
商
长约12厘米
河南省安阳市出土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据有关殷历的研究,在武乙、文丁时确在甲寅日发生过日食,说明商代对于日食的观察与预测已有相当的科学水平。这件卜骨是研究商代天文历法情况的宝贵资料。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天文
十月之交,朔(shuò)日(农历每月第一日)辛卯,日有食之。
——《诗经·小雅》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日食图片
月食图片
天文
《诗经》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春秋》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图片
译文:鲁文公十四年秋季七月,有彗星撞入北斗星中。
天文
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bèi)入于北斗。
——《春秋》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历法
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
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战国时期,人们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天文
历法
商朝甲骨文里记载日食、月食
《诗经》中记载的日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记载
《春秋》中记载的彗星,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
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干支纪年在甲骨文中也有记载
战国时期,人们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归纳小结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医学
先秦时期,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神农尝百草期间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他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上古神话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医学
画像石的一端刻着一个鸟身人,它的对面是依次跪坐的病人。鸟身人一手为患者切脉,另一手正持针准备刺穴;病人手上已经扎了数针。这个鸟身人就象征着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由于对他的崇拜,后人就把他神化了。
山东微山两城出土
相传,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医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书中基本内容约写成于战国后期,到西汉时一直有增补修订。
书中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战国后期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医学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相传,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归纳小结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 甲骨文:
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并梳理以下内容。
(1)含义:
(2)发现:
(3)内容:
(4)地位: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 甲骨文:
(1)含义:
(2)发现:
(3)内容:
(4)地位: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战争:商王将征伐盂国,祈求平安。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并标画出以下内容。
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 甲骨文:
①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②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并标画出以下内容。
(1)含义:
(2)发现:
(3)内容:
(4)地位: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官员王懿荣
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 甲骨文: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1)概念: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
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2)发展情况: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大家好,我是四羊方尊,我最美!
大家好,我是司母戊鼎,我最重!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3)功能:
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戈(ge)
钺(yue)
鼎
簋
(gui)
尊
爵
酒器、礼器
食器、礼器
兵器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 青铜器:
(4)文字:
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被称为“金文”。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
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
何尊及铭文拓片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诗经》
地位:
1.阅读材料研读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诗经》的地位、构成和价值。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构成:
《诗经》
三、《诗经》和“楚辞”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说说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
通过描绘秦国军民的英勇形象和尚武精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争频繁的时代特征。
《诗经》的文学、历史价值
《诗经》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它语言简洁清新,内容多样,反映了古代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其优美的诗歌形式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从历史价值角度看,《诗经》记录了从西周至春秋的社会面貌,是研究当时社会风貌、民俗风情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文献,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楚辞”
创作者:
《诗经》和“楚辞”
三
2.观看视频《屈原》和图片,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楚辞”体的创作者?列举代表性人物及其文学成就。
楚国的屈原等人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代表性人物及其文学成就:
屈原
诗经
楚辞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关注现实,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创作的新体诗歌
代表作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归纳小结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天文、历法和医学
诗经
历法
天文
原始社会末期已有观察和记录;
商周时期日食、月食记载。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医学
楚辞
不断完备
已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战国扁鹊、《黄帝内经》
甲骨文
青铜器
含义、发现、内容、地位
发展情况、功能、文字、遗址
地位
意义
代表人物、概念
意义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青铜器“何尊”内铸有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请问何尊内的文字类型最早出现于哪个时期
(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C
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何尊内的文字是金文,最早出现于商朝时期。
基础练习
2.(2024·广东)如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版可能源于( )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A
男子在田间耕种
3.(2024·江苏)“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
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
进阶练习
青铜器种类丰富,功能多样。
→以多种形式存在,不一定都是甲骨文
C
4.(北京中考)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
5.(河南中考)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 B. 经济发展 C. 科技进步 D. 军队建设
6.(长沙中考)下列文学作品,采用“楚辞”体创作的是( )
A.《离骚》 B.《吊屈原赋》 C.《警世钟》 D.《暴风骤雨》
C
A
A
甲骨文
对应汉字 王 臣 劓 刖
7.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有“打春牛”“荡秋千”“冬至吃饺子”等。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十四节气”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二十四节气中哪一节气是当今中国法定休假的传统节日?
(1)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生活习惯;促进了中国农业和文化的发展。清明节。
(2) 铸造编钟的原料是铜、锡、铅合金,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材料二
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所属时期 战国(公元前433年)
编钟用料 铜、锡、铅合金
铸造工艺 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答两点)
(3) 象形。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冬”字使用的是哪种造字方法?
材料三
“冬”的本义是“终”,就是“终结”的意思。甲骨文中的“冬”字就像一段丝麻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