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1单元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第1单元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7 17:1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青岛版(六三制)
第1单元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甲、乙、丙是三个大于0的数,乙数是甲数的,丙数是乙数的。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乙>甲>丙
2.五年级一班同学正在众筹给山区儿童捐助学习用品,丽丽和乐乐都捐了自己零花钱的,谁捐的钱多?( )
A.丽丽 B.乐乐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3.如果小鲁同学借用如图两图的涂色部分表示了一个乘法算式的实际意义,那么它表示的算式是( )
A. B. C. D.
4.下列四个图中,阴影部分不能表示吨的是( )。
A. B. C. D.
5.已知m和n互为倒数,则×等于( )。
A.10 B. C.1 D.无法确定
6.同学们在计算时,出现了下面4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一个分数小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分数一定是( )。
A.假分数 B.真分数 C.带分数
8.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m,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剩下的长 B.第二根剩下的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9.下图中双斜线部分用算式表示是( )。
A. B. C. D.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1.5=1 ,所以1.5是倒数 B.0.3的倒数是3
C.如果X×Y=1,那么X和Y互为倒数 D.所有假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11.的积对应的可能是下面直线上的点(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2.下面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5个相加 B.的5倍 C.5个相乘 D.5的
13.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和 B.2.5和0.4 C.和
14.下列算式中,( )能表示下图中斜线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A. B. C.
15.2023年我国稻谷产量大约为21000万吨,黑龙江稻谷产量不到全国产量的(接近全国产量的),黑龙江稻谷产量约为( )。
A.290万吨 B.300万吨 C.2900万吨 D.3000吨
16.今年参加益智小组的比去年增加了,下面关系式正确的是( )。
A.今年参加益智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增加的人数
B.去年参加益智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增加的人数
C.去年参加益智小组的人数×=今年参加益智小组的人数
17.一本故事书有150页,小亮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 )页。
A.20 B.30 C.50
18.下面图( )能表示出“梨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1+)”的关系。
A. B. C.
19.张丽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第二天看了这本书总页数的( )。
A. B. C. D.
20.一本故事书180页,读了总页数的,再次读时应该从( )页开始读。
A.41 B.40 C.39 D.38
21.智能时代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工厂要从甲、乙、丙三款机器人中选择一款购买。已知测试同一批任务,甲款机器人用了0.5小时,乙款机器人用了15分钟,丙款机器人用了小时,则工厂会选择( )款机器人。
A.甲 B.乙 C.丙 D.都可以
22.两根绳子各长2米,第一根剪去米,第二根剪去全长的,剩下的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一样长
23.观察图,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4.一个数的倒数比1大,这个数( )。
A.比1大 B.比1小 C.无法判断
25.商场搞促销活动,一条裤子现价是原价的,是把( )看做单位“1”。
A.现价 B.原价 C.优惠的价格
26.一瓶果汁,亮亮喝了这瓶果汁的,妈妈喝了余下的,请比一比,( )。
A.亮亮喝得多 B.妈妈喝得多 C.喝得一样多
27.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敏敏的体重是28千克,书包重4千克,她的书包超重了吗?( )
A.没有超重 B.超重了 C.无法确定
28.(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 B.假分数 C.小数 D.任何数
29.第( )幅图表示。
A. B. C.
30.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D.
3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两根绳子用去的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32.黑板长米,宽是长的,黑板的面积是( )平方米。
A.2 B. C. D.5
33.一个大于0的数乘,这个数就( )。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3倍 C.减少3倍
34.假分数的倒数( )。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小于或等于1
35.下面( )幅图表示。
A. B.
C. D.
36.已知的等于的、均不为,那么( )。
A. B. C.
37.两根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全长的。两根电线剩下的长度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
38.下面各图中,表示的是( )。
A. B. C.
39.一件商品在原价的基础上先提价后,在迎新春促销活动期间,又降价,这件商品的现价( )。
A.比原价高 B.比原价低 C.与原价一样
4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都不为0),甲、乙两数相比较( )。
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乙数
41.“小羊只数相当于大羊只数的”,( )是单位“1”。
A.小羊只数 B.大羊只数 C.无法确定
42.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 )。
A.× B.× C.×
43.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那么甲数( )乙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比较
44.,表示( )。
A.7是倒数 B.是倒数 C.是7的倒数 D.7和都是1的倒数
45.两桶油都是5千克,第一桶油用去,第二桶油用去千克。剩下的油相比较( )。
A.第一桶剩下的多 B.第二桶剩下的多
C.两桶剩下的一样多
46.一条裤子是90元,上衣比裤子的多20元,上衣( )元。
A.105 B.125 C.85 D.60
47.把2吨货物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的重量是( )。
A.吨 B. C.吨 D.
48.甲、乙两人跑一段相同的路,甲用了12分钟,乙用了小时,( )的速度快。
A.甲 B.乙 C.一样
49.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开往青岛,铁路长约900千米,经过济南时,行驶了2小时占全程的,算式:900×解答的问题是( )。
A.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B.北京到济南比济南到青岛少多少千米?
C.到达青岛还需要多少小时? D.济南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50.一个长方形,长是米,宽是长的,宽是( )米。
A. B. C.
51.79×=78×+=,这是根据( )使计算简便。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52.国庆期间,学校的菊花有60盆,牡丹花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菊花比牡丹花少 B.牡丹花比菊花少
C.牡丹花比菊花多 D.菊花比牡丹花多
53.如果(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a和b相比( )。
A.a>b B.a<b C.a=b
54.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直观解释分数乘法的意义。图中标出的深色阴影部分用算式可表示为( )。
A. B.× C. D.
55.小芳、小明、小刚在家计算时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能分辨出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吗?( )
小芳:
小明:
小刚:
A.小芳 B.小明 C.小刚 D.都不正确
56.下面( )幅图表示的。
A. B. C.
57.如图,如果把长方形看作“1”,那么网格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是:求的( )是多少。
A. B. C. D.
58.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六年级一班的王亮体重40千克,书包重4.8千克,王亮的书包( )。
A.超重 B.不超重 C.无法确定是否超重
59.如图,可表示为( )。
A. B. C. D.
60.现有100克大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相当于第一次的,两次一共用去( )千克。
A.10 B.11 C.11.1
61.图中深色阴影部分,可以用乘法算式( )表示。
A. B. C.
62.无棣县城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甲乙两个施工队分别对两条管线施工,甲队完成任务的,乙队完成任务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完成的多 B.乙队完成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63.两根同样长2米的电线,甲根剪去它的,乙根剪去米,剩下两根电线的长度相比( )。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无法确定
64.一本故事书180页,读了总页数的,再次读时应该从( )页开始读。
A.41 B.40 C.39
65.a等于9千克的,b等于10千克的,那么( )。
A.a<b B.a>b C. D.无法确定
66.因为,所以( )。
A.是倒数 B.是倒数 C.和互为倒数
67.如果把如图长方形的面积看作“1”,那么深色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是求的( )是多少。
A. B. C.
68.( )的积一定小于第一个因数。
A. B. C.
69.下图中,表示的是( )。
A. B.
C. D.
70.甲、乙两人跑一段相同的路,甲用了12分钟,乙用了小时,他们两人相比,( )。
A.甲快 B.乙快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
71.六年级书法比赛,获三等奖的有80人,获二等奖的人是三等奖的,获一等奖的是二等奖的。获一等奖的有( )人。
A.50 B.40 C.32
72.“数形结合”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下面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B.
C. D.
73.×( )>,括号中的数是( )。
A.真分数 B.假分数 C.大于1的数
74.a×b=540,要使积变成5400,下面不正确的是( )。
A.a乘10,b不变 B.a乘100,b除以10 C.a乘10,b除以10
75.因为,所以( )。
A.是倒数 B.是倒数 C.和互为倒数
76.养鸡场养公鸡400只,养的母鸡比公鸡的只数多。母鸡比公鸡多( )只。
A. B. C. D.
77.太阳落下西山坡,小鸭嘎嘎要进窝,四分之一岸上走,一半的一半随水波,身后跟着剩余的鸭,已知共有16只鸭,身后跟着的有( )只鸭。
A.1 B.4 C.8 D.12
78.下面图中,( )幅图的答案是米。
A.B. C.
79.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下列( )来表示。
A.× B.× C.×
80.下面算式的结果在和之间的是( )。
A.× B.× C.× D.×5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
【分析】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关系,要比较三个数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法,快速求解,把其中一个数先假设出具体数值,然后求出另外两个数,再进行比较。
【解析】假设甲数是20(方便计算,能被4、5整除)
则乙数:,丙数:
因为201512,所以甲乙丙
2.D
【分析】丽丽和乐乐都捐了自己零花钱的,但题目未说明两人原来的零花钱是否相等。若两人原来的零花钱不同,则对应的具体金额也不同,无法直接比较大小;若两人原来的零花钱相等,则捐的钱一样多。由于题目未提供具体数值,无法确定谁捐的钱多。
【解析】由于是相对于各自的零花钱总量而言的,若两人原来的零花钱总量不同,则对应的金额也不同。例如:
若丽丽有70元,捐出,即70×=20(元);
若乐乐有35元,捐出,即35×=10(元)。此时丽丽捐得多。
若丽丽有35元,乐乐有70元,则乐乐捐出70×=20(元),
丽丽捐出35×=10(元),
此时乐乐捐得多。
题目未说明两人原来的零花钱是否相等,因此无法确定谁捐的钱多。
故答案为:D
3.B
【分析】根据图意,先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浅色阴影部分占2份,用分数表示为;再把浅色阴影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深色阴影部分占2份,用分数表示为;那么深色阴影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为。
【解析】
A.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B.表示为:,符合题意;
C.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D.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A
【分析】从题意可知:将长方形看作单位“1”,将单位“1”都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占,分别求出阴影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别用单位“1”的量×阴影部分的分率,即可求阴影部分表示的数量。再判断即可。
【解析】A.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吨),所以阴影部分不能表示吨。
B.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吨),所以阴影部分能表示吨。
C.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吨),所以阴影部分能表示吨。
D.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的一半,(吨),所以阴影部分能表示吨。
故答案为:A
5.A
【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已知m和n互为倒数,那么m与n的积等于1;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并把mn=1代入式子中,即可求解。
【解析】已知m和n互为倒数,则mn=1;
×===10
所以,×等于10。
故答案为:A
6.C
【分析】在计算时,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解析】
所以,计算时,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C
7.B
【分析】一个分数小于它的倒数,这样的分数一定小于1,1的倒数是1;据此结合假分数、真分数、带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解答。
【解析】A.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所以假分数大于或等于它的倒数,例如的倒数是,>,的倒数是1,=1;
B.真分数小于1,所以真分数小于它的倒数,例如:的倒数是2,<2;
C.带分数大于1,所以带分数大于它的倒数,例如:1的倒数是,1>。
所以真分数一定小于它的倒数。
故答案为:B
8.D
【分析】因为两根绳子的全长未知,则其中一根减去全长的,减去的具体长度未知,而另一根剪去米,剪去的是具体长度。两根绳子剪去的长度无法比较大小,则剩下的部分也无法比较。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m,剩下的部分相比,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9.C
【分析】图中双斜线部分表示把大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再把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表示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可知,用算式表示是×。据此选择。
【解析】由分析可知,双斜线部分用算式表示是×。
故答案为:C
10.C
【分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逐项分析即可。
【解析】A.×1.5=1,则1.5与互为倒数,不能单独说1.5是倒数,原题说法错误;
B.,的倒数是。0.3×3=0.9,所以3不是0.3的倒数,原题说法错误;
C.如果X×Y=1,那么X和Y互为倒数,原题说法正确;
D.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所以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如的倒数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1.B
【分析】因为接近1,所以的积接近M;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可知,的积小于M;据此得出的积对应直线上的点。
【解析】
,则;
即的积小于M,且接近M;
直线上A点、B点都比的积小,但B点更接近的积;
所以的积对应的可能是直线上的B点。
故答案为:B
12.C
【分析】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②求这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据此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解析】A.×5,可以理解为5个相加;理解正确;
B.×5,可以理解为的5倍,理解正确;
C.×5,不可以理解为5个相乘,理解错误;
D.×5,可以理解为5的;理解正确。
对的理解错误的是5个相乘。
故答案为:C
13.B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分别求出各选项中两个数的积,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解析】A.×=,和不是倒数关系;
B.2.5×0.4=1,2.5和0.4互为倒数;
C.×=×=,和不是倒数关系。
互为倒数的是2.5和0.4。
故答案为:B
14.B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把整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占其中2份,即为,然后把阴影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斜线部分占其中的4份,即为,所以斜线部分应该用表示。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能表示下图中斜线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故答案为:B
15.C
【分析】用全国稻谷产量产量乘,求出全国稻谷产量的是多少万吨,根据题意可知,黑龙江稻谷产量小于接近这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21000×=3000(万吨)
小于接近3000万吨的只有2900万吨,所以黑龙江稻谷产量约2900万吨。
故答案为:C
16.B
【分析】今年参加益智小组的比去年增加了,去年参加益智小组的人数是单位“1”,去年参加益智小组的人数×今年增加的对应分率=比去年增加的人数,据此分析。
【解析】根据分析,关系式正确的是去年参加益智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增加的人数。
故答案为:B
17.A
【分析】用150乘计算出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再用150乘计算出第一天看了多少页,最后用第二天看的页数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所得结果即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的页数,据此解答。
【解析】
(页)
因此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20页。
故答案为:A
18.B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可知,桃树棵数是单位“1”,被平均分成4份。梨树比桃树多,那么梨树比桃树多1份,即梨树有5份。据此解题。
【解析】
A.表示梨树比桃树多,用数量关系表示为:梨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1+);
B.表示梨树比桃树多,用数量关系表示为:梨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1+);
C.表示桃树比梨树多,用数量关系表示为: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1+);
故答案为:B
19.C
【分析】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即是看了总页数的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即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解析】×=
第二天看了这本书总页数的。
故答案为:C
20.A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用180乘即可求出读了多少页,那么再次读时应该从下一页开始读。
【解析】180×=40(页)
40+1=41(页)
读了40页,则再次读时应该从41页开始读。
故答案为:A
21.C
【分析】先进行单位换算,把以小时为单位的数据换算成用分作单位的数据,再比较;再根据:完成同一批任务,用时最短的,效率最高,解题即可。
【解析】0.5×60=30(分钟)
×60=10(分钟)
30>15>10
所以,工厂会选择丙款机器人。
故答案为:C
22.A
【分析】第一根:绳子长度-剪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第二根: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剪去全长的,剩下的是全长的(1-),绳子长度×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的长度,据此分别求出剩下的长度,比较即可。
【解析】第一根:2-=(米)
第二根:2×(1-)
=2×
=(米)

剩下的相比较第一根长。
故答案为:A
23.C
【分析】把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浅色的部分占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再把这两份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深色的部分占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列式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C
24.B
【分析】根据倒数的含义和求法,可得真分数的倒数比原数大,带分数的倒数比原数小,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原分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因为一个数的倒数比原数大
所以这个数是真分数,即这个数比1小。
故答案为:B
25.B
【分析】因为一条裤子现价是原价的,所以是把原价平均分成10份,现价占其中的9份,所以把原价看作单位“1”,据此解答。
【解析】因为商场搞促销活动,一条裤子现价是原价的。
所以是把原价看做单位“1”。
故答案为:B
26.C
【分析】把这瓶果汁看作单位“1”,亮亮喝了这瓶果汁的,则还剩下这瓶果汁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1-)乘即可求出妈妈喝了这瓶果汁的分率,然后再与对比即可。
【解析】(1-)×
=×


则他们喝得一样多。
故答案为:C
27.A
【分析】根据题意,用28乘上算出结果,再与5千克作比较,小于5千克即为超重,反之,则没有超重。
【解析】28×=4.2(千克)
4.2<5
所以敏敏的书包没有超重。
故答案为:A
28.A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倒数,只需要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
求整数(0除外)的倒数时,先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小数求倒数时,先把小数化成最简真分数或假分数,再按分数求倒数的方法求解。
【解析】A.如:真分数的倒数是,>1;
真分数的倒数是2,2>1;
所以,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符合题意;
B.如:假分数的倒数是,<1;
假分数的倒数是1,1=1;
所以,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不符合题意;
C.如:小数0.3=,的倒数是,>1;
小数2.5=,的倒数是,<1;
所以,小数的倒数可能大于1,不符合题意;
D.如: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B
【分析】将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先选取整个长方形的,再从选取的中选取,表示的,即,据此选择。
【解析】A.表示的,即,排除;
B.表示的,即,符合;
C.表示的,即×,排除。
第二幅图表示。
故答案为:B
30.C
【分析】把去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则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1+),据此计算并选择即可。
【解析】1+=
则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明确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31.D
【分析】两根绳子长度一样,把绳子的长度当作单位“1”,因为单位“1”未知,所以不知道绳子的是比米长还是短,所以无法比较用去的部分。
【解析】由分析可知: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因为题干中并没有说明绳子的具体长度,所以两根绳子用去的长度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是否已知,且单位“1”是否已知。
32.D
【分析】把黑板的长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即可求出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解答。
【解析】×=2(米)
×2=5(平方米)
黑板的面积是5平方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A
【分析】一个大于0的数乘,表示求这个数的是多少,所以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知:
一个大于0的数乘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大于0的数乘几分之几,就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4.C
【分析】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它的倒数的分子就比分母大了,所以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两种情况:①这个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假分数等于1,这个假分数的倒数也等于1;②这个假分数的分子大于分母,假分数大于1,这个假分数的倒数就小于1。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假分数、倒数的认识和关系,要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
35.B
【分析】表示的是多少。先把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再把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的是长方形的。
【解析】
A.表示是的是多少,即。
B.表示的是多少,即。
C.表示的是多少,即。
D.表示长方形(单位“1”)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分数图示法。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准第一次画斜线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第二次画斜线的部分占第一次画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
36.C
【分析】由题意可知,,再根据乘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越小进行比较。
【解析】因为,且
所以b>a。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乘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是解题的关键。
37.D
【分析】当电线长都是1米时;
第一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1-=(米);
第二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1×(1-)=1×=(米);
=,剩下的长度是相等的;
当电线的长度是8米时;
第一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8-=7(米);
第二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8×(1-)=8×=1(米);
7>1,第一根剩下的电线长;
当电线长度是米时;
第一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米);
第二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1-)=×=(米);
<,第二根剩下的多。
【解析】两根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全长的,剩下的长度无法比较,因为两根电线的长度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考虑全面,分情况讨论。
38.C
【分析】第一个把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6份,1份涂色,用分数表示为;第二个把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2份,1份涂色,涂色部分占大长方形的;把涂色部分看作单位“1”,它又被平均分成3份,1份画线,画线的部分占涂色部分的,占整个图形的;第三个把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2份,1份涂色,涂色部分占大长方形的;把涂色部分看作单位“1”,它又被平均分成3份,2份画线,画线的部分占涂色部分的,占整个图形的;据此解答。
【解析】A.表示,不符合题意;
B.表示,不符合题意;
C.表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是考查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B
【分析】提价,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又降价,是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乘法,先求出提价后的价格为:1×(1+);再计算出降价后的价格,也就是现价,是:1×(1+)×(1-),把现价与原价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设原价为单位“1”,可得:
1×(1+)×(1-)
=1××

<1
所以,这件商品的现价比原价低。
故答案为:B
【点评】找准不同分率所对应的单位“1”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0.A
【分析】把和通分得和,分别将甲、乙平均分成12份,则甲的12份中的8份与乙的12份中的9份相等,说明甲的1份大于乙的1份,因此甲大于乙,据此解答。
【解析】,,把甲、乙分别平均分成12份,根据题意,甲的12份中的8份与乙的12份中的9份相等,说明甲的1份大于乙的1份,进而说明甲大于乙。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式是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含义是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分母那些份,分子表示的份数是多少。
41.B
【分析】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小羊只数相当于大羊只数的”,分率前面有个“的”,把“的”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据此解答。
【解析】“小羊只数相当于大羊只数的”,大羊只数是单位“1”。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单位“1”的确定,找含有分率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通常把“的”前面的量,或“是、占、比、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42.C
【分析】可以按照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直接算出乘积进行比较;也可以依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小,乘积越小直接进行判断。
【解析】A.×=;
B.×=1;
C.×=。
<<1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也是解题的关键。
43.C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再根据乘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越小进行比较。
【解析】由分析可知:
因为甲数×=乙数×,>
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大,则另一个因数越小是解题的关键。
44.C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分析。
【解析】,表示是7的倒数。
故答案为:C
【点评】关键是明确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5.B
【分析】第一桶油用去了5×=1千克,还剩下5-1=4千克;第二桶油用去千克,剩下5-=4千克,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5-5×
=5-1
=4(千克)
5-=4(千克)
4>4
第二桶剩的多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注意分数后面是否带单位,带单位的时候表示具体的量,不带单位的时候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6.B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比一个数多几就加几,裤子价格×+20元=上衣价格,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90×+20
=105+20
=125(元)
上衣125元。
故答案为:B
【点评】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7.C
【分析】把2吨货物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占,将货物重量看作单位“1”,货物重量×3份对应分率=其中3份的重量。
【解析】2×=(吨)
把2吨货物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的重量是吨。
故答案为:C
【点评】关键是确定单位“1”,明确所求部分的对应分率。
48.A
【分析】根据题意和生活经验可知,路程相同,用时越少,速度越快,据此比较时间多少即可,先换算单位再比较大小。
【解析】小时=15分
因为12<15,所以甲的速度快。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用时少,速度就快的道理。
49.D
【分析】算式中1-,表示济南到青岛的铁路长占全程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900×(1-)表示济南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据此选择正确答案。
【解析】由分析可得;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开往青岛,铁路长约900千米,经过济南时,行驶了2小时占全程的,算式:900×解答的问题是:济南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哪个量,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析算式表示的意义。
50.B
【分析】把长看作单位“1”,宽是长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宽。
【解析】×=(米)
宽是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51.D
【分析】计算79×,先把79分解成(78+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解析】79×
=(78+1)×
=78×+1×
=21+

79×=78×+=,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明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52.C
【分析】60表示菊花的盆数,看成单位“1”,表示求比菊花多的是牡丹花;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学校的菊花有60盆,牡丹花有,则牡丹花比菊花多。
故答案为:C
【点评】找准单位“1”,理解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3.A
【分析】当乘法算式的乘积相等时,如果已知因数越小,那么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越大;相反地,已知因数越大,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就越小,先比较已知因数的大小关系,再确定a和b的大小关系,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因为<,所以a>b。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积和乘数的关系,根据已知因数的大小关系比较出未知因数的大小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4.C
【分析】由图可知,整个长方形是单位“1”,先选取整个长方形的,再从选取的中选取,即的,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据此分析。
【解析】图中标出的深色阴影部分用算式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C
【点评】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55.C
【分析】分数乘整数或整数乘分数:由于任何整数(0除外)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分数乘整数或整数乘分数,都可以转化成分数乘分数的形式。因此,在计算中,是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有可以约分的数,可以先约分,这样,可以使计算的数字缩小,从而使计算变得简便。
【解析】
因此小刚的计算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点评】熟悉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6.B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即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即涂上灰色,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这一份看作一个整体,再平均分成3份,把其中的1份涂上深色,据此即可选择。
【解析】
A.涂色部分不是平均分出来的,不能表示;
B.表示的;
C.表示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应熟练掌握它们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57.A
【分析】先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图中阴影部分)就是它的;再把这样的1份平均分成5份,网格部分是其中3份,就是这样1份的;也就是,网格部分表示的就是的;据此解题即可。
【解析】×=
所以,如图,如果把长方形看作“1”,那么网格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是:求的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看阴影部分和网格部分表示的分数。
58.B
【分析】王亮的书包不超重的最大重量=王亮的体重×,求出结果并和4.8千克比较大小,4.8千克大于所求结果时超重,4.8千克小于等于所求结果时不超重,据此解答。
【解析】40×=6(千克)
因为4.8千克<6千克,所以不超重。
故答案为:B
【点评】利用分数乘法求出不超重时书包的最大重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9.C
【分析】由图可知,把长方形看作单位“1”,横向平均分成了2份,取1份是;再把长方形竖向平均分成5份,在的基础上取3份是表示的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如下图,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关键能够结合图形进行解答。
60.B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先将100千克大米看作单位“1”,用100乘求出第一次用去的重量;再将第一次用去的重量看作单位“1”,用第一次用去的重量乘求出第二次用去的重量,两次相加即可求出结果。
【解析】100×+100××
=10+10×
=10+1
=11(千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61.B
【分析】看图可知,整个长方形是单位“1”,先选取整个长方形的,再从选取的中选取,即的,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据此分析。
【解析】深色阴影部分,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故答案为:B
【点评】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62.D
【分析】根据题意,甲队完成任务的,把甲队改造的管线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甲队完成的任务;
乙队完成任务的,把乙队改造的管线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乙队完成的任务;
因为两条管线的长度不确定,无法计算出甲、乙两队完成的任务,所以无法比较。
【解析】甲队改造的管线长度×=甲队完成的任务
乙队改造的管线长度×=乙队完成的任务
两条管线的长度不确定,无法比较甲乙两队完成的任务量。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两个单位“1”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和的大小。
63.B
【分析】已知两根同样长2米的电线,甲根剪去它的,乙根剪去米,可把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得甲根剪去了多少米,列式为:2×=(米);因为>,即甲根剪去的多,那么甲剩下的就短。
【解析】2×=(米)

两根同样长2米的电线,甲根剪去它的,乙根剪去米,剩下两根电线的长度相比(乙比甲长)。
故答案为:B
【点评】甲和乙是两根单独的电线,但是长度相等,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剪去的多少来确定哪根电线剩下的长。
64.A
【分析】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已经读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已经读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开始读的页数=已经读的页数+1,据此解答。
【解析】180×+1
=40+1
=41(页)
所以,再次读时应该从41页开始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简单应用,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5.A
【分析】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即9千克的表示为(9×)千克,10千克的表示为(10×)千克,计算出结果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据此解答。
【解析】a:9×=(千克)
b:10×=(千克)
因为千克<千克,所以a<b。
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求出a和b的值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6.C
【分析】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1,我们就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或者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因为,所以和互为倒数,是的倒数,是的倒数。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倒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7.B
【分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浅色阴影(单层斜线)部分占3份,表示长方形的,又把这3份平均分成7份,深色阴影部分(网格部分)占其中的4份,也就是浅色阴影部分的,据此答题即可。
【解析】据分析可知,如果把如图长方形的面积看作“1”,那么深色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是求的是多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注意区分浅色阴影和深色阴影分别是以哪个量作为整体进行平均分而得到的。
68.B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乘1还得原数。
【解析】A.因为>1,所以>,不符合题意;
B.因为<1,所以<36,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9.B
【分析】表示的,所以是先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为。再将这个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这一份就是。据此找出符合的选项即可。
【解析】表示的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70.A
【分析】跑一段相同的路,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跑得越快。把时间单位统一后比较大小。
【解析】×60=15分钟,12分钟<15分钟,甲用的时间短,所以甲快。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位换算,注意1小时等于60分钟。
71.C
【分析】由于获得二等奖的人是三等奖的,单位“1”是三等奖的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80×=48人,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是二等奖人数的,单位“1”是二等奖的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48×,算出结果即可。
【解析】80××
=48×
=32(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涟乘计算,找准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72.B
【分析】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据此,可逐项观察图示,并结合算式进行分析,做出选择。
【解析】A.先涂一个圆的,接着涂了一个圆的,这是错误的,应该涂的,图示不符合题意;
B.先涂整个图形的,接着涂已涂图形的,则用乘法算式可表示为,符合题意;
C.只涂了整个图形的,能表示计算结果,但不能呈现计算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D.先表示出一条线段的,再表示出整条线段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分数乘分数,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展示,可以先用斜线涂满整个图形的一部分,然后继续把已涂色部分平均分成几份,再用另一个方向的斜线涂其中的几份,就可以表示为几分之几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有助于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73.C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 )>,所以括号中的数是大于1的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4.C
【分析】由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a=5400,b=,5400×=540
A.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54000×=5400,正确;
B.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540000×=5400,正确;
C.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54000×=540,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5.C
【分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因为,所以和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C。
【点评】倒数是相互的关系,不能说谁是倒数。
76.B
【分析】由于母鸡比公鸡的只数多,则相当于多了公鸡的,用公鸡的只数×即可求出母鸡比公鸡多几只。
【解析】由分析可知:公鸡只数×;即400×=250(只)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
77.C
【分析】岸上走的鸭子数量=鸭子总数量×,水中游的鸭子的数量=鸭子总数量×(×),身后跟的鸭子数量=鸭子总数量-岸上走的鸭子数量-水中游的鸭子数量,据此解答。
【解析】16-16×-16×(×)
=16-16×-16×
=16×(1--)
=16×
=8(只)
故答案为:C
【点评】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
78.B
【分析】可结合线段图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来逐项计算结果,再做选择即可。
【解析】A.2×=1(米)
B.2×=(米)
C.2×=(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且同时把每个线段图的总量看作单位“1”,并数出未知量所对应的分率。
79.C
【分析】观察可知,先选取整个图形的,又选取的,即求的是多少,据此分析。
【解析】求的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
故答案为:C
【点评】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80.B
【分析】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解析】A. ×=<;
B. ×=,<<;
C. ×=>;
D. ×5=1>。
故答案为:B
【点评】关键是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