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按比分配 1(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按比分配 1(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3-11 14: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按比分配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况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按比分配的简单问题。
2.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灵活解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3.培养学生优化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按比分配的特征,会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课前谈话: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谁说说什么叫比?其实比在生活中经常见到。
2.教师出示:
(1)多美滋奶粉盒上写着:奶粉和水的比为1:7。
(2)蒸米饭时,水与米的比为3:2。
(3)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4)奶昔是由香蕉原汁和牛奶按3:4的质量调制而成。
看到这个比,你能想到什么?(奶粉有1份,水有7份,一共有8份,奶粉占总量的,水占总量的。)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3.出示:果园里桃树和苹果树的棵数比是1:1,这个比表示什么?它和前面的比有什么不同?如果冲奶粉也按照1:1的比去冲,好不好?为什么?
师:比在分配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体现分配的合理性。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二、探索新知:
1.同学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
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郊外植树,把同学们分成男、女生两个小队,一共要栽种54棵树苗,这些树苗应该怎么分配给同学们呢?老师想请同学们设计分配方案,并计算出每个小队需要栽种多少棵树苗?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设计分配方案并写出计算过程,比比哪个组的方法最多。
(1)强调:题目中没有告诉男女生的人数,因此方案不要受人数限制。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并列式计算。
课上学生出现的方案有:男生:女生
2:1 5:4 4:2 11:7
(2)汇报小组研究成果,教师板演。
说说怎样计算?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的计算方法有:
① 2+1=3 ② 5+4=9 ③解:设男生要植树4x棵,
54×=36(棵) 54÷9×5=30(棵) 女生要植树2x棵。
54×=18(棵) 54÷9×4=24(棵) 4x+2x=54
6x=54
x=9
2.比较归纳
(1)观察这几种栽种方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总数都是54棵树苗,都是按照比分成两部分。
不同点:比不一样,每队种植棵数不同。
(2)比较这几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3.同学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怎样检验呢?
求出总数量、化简比、对应量除以对应率。
4.总结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按比分配,出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分配。
同学们能总结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吗?
第一步,求出总份数,第二步,求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第三步,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选择题。
(1)甲、乙两数的和是40,甲乙两数的比为1:3,求甲数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0× B.40× C.40×
(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40,甲乙两数的比为1:3,求甲数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0× B.40×2× C.40×2×
(3)周长是80厘米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5:3,长与宽各是多少?
A. 长15厘米,宽10厘米 B.长50厘米,宽30厘米
C. 长25厘米,宽15厘米
2.生活中的数学
(1)小红起床后,按照高乐高的配比说明,冲了一杯巧克力奶,这杯220克的巧克力奶中含高乐高多少克?
(配比说明:建议牛奶与高乐高配比为10:1)
(2)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比是3:5。两种颜色皮各有多少块?
3.学校图书馆买来课外读物114本,按人数分给六年级两个班。(1)班有27人,(2)班有30人。(1)班和(2)班各分得多少本?
4.选择你感兴趣的一道题解决。
分摊车费:小梅、小冬、小红三位同学去公园玩,回来的时候合租一辆车。大家商定:出租车费一定要合理分摊。小梅在全程三分之一处下车;到了三分之二处,小冬也下车;最后小红一人坐到终点,付出90元车费。他们三人如何分摊车费比较合理?(分配方案为什么是1:2:3)
股票分红:甲、乙、丙三家买股票,甲买了1000股,乙买了3000股, 丙买了2000股,年底共得红利3000元,三家各应分得多少元?
四、反思评价: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体会?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多着呢,希望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大家通过数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