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7 20: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对比上图发现,罗马的道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小小的城邦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发展成强大的帝国?这些“大路”又印证了帝国怎样的荣耀?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同学们都听过“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谚语吧。这句话是说古代罗马有无数条道路通向都城。
罗马城邦时期的街道
罗马帝国时期的街道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学习目标: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起,《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及意义,罗马帝国的建立与衰亡原因;认识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1.地理环境
观察下列图片,说说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半岛)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地形特征
山地众多;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
有利于畜牧业和农业发展
为罗马以后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至此,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在台伯河畔悄然兴起。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台伯河
早期城邦
2.城邦兴起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抛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自己的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然而,哥哥罗慕路斯为了永远享用美名和世人的膜拜,杀死了弟弟勒穆斯,直接以自己的名字“罗慕路斯”作为新城市的名称,后来慢慢演化成"罗马"这个名称。现在,意大利罗马的市徽就是“母狼乳婴”的形象,而罗马人也自豪地对外宣称:他们是母狼的后代。
思考: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母狼)
你知道罗马城为什么以母狼作为城市的象征吗?结合下面的图画来说说吧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是一个暴虐成性、穷兵黩武的独裁者,在他统治下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小塔克文的儿子塞克斯图斯强暴了受人尊敬的贵族妇女卢克莱提娅,引起了民愤。最终在两位贵族(其一是卢克莱提娅的丈夫)的领导下,人民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res是指事务,publicus是指公共的,所以“共和”意指政府由人民建立,并向全体人民负责,所有事务属于人民。
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共和(republic)
共和制
3.共和国的建立
阅读教材P22页,找出罗马共和国有哪些权力机构?并完成“罗马共和国政权权力”结构图。
(权力最大)
(最高官职/日常政务/选举/两名)
(形式上最高权力机关)
掌握行政权,任期一年
期满后进入元老院
有权监督执政官
批准选举案、决议案
制定提交法律
监督
限平民担任(否决权)
300名贵族
元老院
公民大会
保民官
执政官
元老院是国家的决策机构,实行
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选举执政官保民官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4.共和国的统治
否 决
罗马共和国实质是奴隶制(奴隶主掌权)的贵族共和国
“每种新法律草案都必须在元老院进行讨论,一个建议,如未征求元老院的意见,长官很少敢于把它提交给人民。”——蒙森《罗马史》
罗马的共和制是元老院,公民大会,执政官,保民官互相制约的分权体制,是对希腊民主制的继承和发展,它避免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知 识 扩 展
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由贵族选举产生,一年选举两名,实际上就是国家元首,负责统帅军队,主持元老院会议,执行元老院通过的法令,并在外交事务中代表国家。执政官,任期一年,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当国家遇到危急情况时,由元老院提名其中1人为独裁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任期不能超过6个月。执政官有12名扈从,他们手持“束棒”,是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象征暴力和强权高于一切。后成为“法西斯”的代名词。

保民官作为罗马平民利益的捍卫者,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平民,并对平民负责,遵从平民的意愿。
公元前133年提比里乌斯出任保民官,为维护农民利益,推出土地改革法案。此举触犯了贵族利益,被打死在罗马街头。
公元前122年其弟盖乌斯当选,他继承兄长遗志,继续推动土地运动。他对理想的坚守再次被迫害致死。
保民官对制衡贵族权利,保障公民的利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段时期内,保民官的存在推动了罗马的民主和自由的进程。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保民官的故事
保民官——罗马民主的一大特点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5.成文法的颁布
公元前451年以前,罗马还未制定成文法,贵族常常利用习惯法(默认的法则)侵害平民利益。 引发了平民的强烈不满和抗争,他们借助外敌压境、贵族急需他们军事援助有利时机,以不服兵役或以离开罗马的方式来威胁贵族。最终,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因刻在12块铜板上而得名,它的内容广泛,包括了诉讼程序与审判、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是古罗马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奠定了罗马成文法的基础,也是后世罗马法乃至现代西方法律体系的重要渊源。
《十二铜表法》节选
第1表 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
第3表 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8表 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歌词的,处死刑;
第10表 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
第11表 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第12表 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5.成文法的颁布
阅读下列法律条文,说说其反映了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思考1:以上法律体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诉讼程序
债务
礼仪
犯罪与刑罚
维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思考2:《十二铜表法》的实质?
使定罪量刑有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思考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何作用?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
按习惯法该怎么判?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贵族具有对法律的解释权。
根据《十二铜表法》该怎么判呢?
根据《十二铜表法》判决: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了一种法治精神,是罗马发展壮大的法律保障,它成为西方法治的渊源,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我来当法官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6.罗马的扩张
结合下列图示,概括罗马的扩张过程。
①前3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
②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布匿战争--【相关史事】)
③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霸主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征服扩张给罗马带来了哪些收益?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随着三次布匿战争,罗马进入一个连锁反应:征服导致进一步的征服。原因之一是罗马拥有压倒一切的力量:清除迦太基后,它成了地中海头号强国。原因之二是征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从每个新地区可获得源源不断的战利品(黄金)、贡物和奴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土地、财富、奴隶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他们担任繁重的工作,如农耕、开矿、放牧等,甚至被送至角斗场,成为一名角斗士。
角斗士是指从奴隶中,挑选身强力壮者,到角斗学校接受专门训练的奴隶,他们被迫在竞技场中自相残杀,或与饥饿的猛兽拼杀,用生命和鲜血供罗马统治阶级消遣和取乐。
6.罗马的扩张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罗马人的压迫引发了奴隶们的反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组织了200名角斗士在卡普亚发动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他们多次打败罗马军团,辗转整个亚平宁半岛。
公元前71年春,斯巴达克的队伍在战斗中被击溃,六千名俘虏被钉死在罗马至卡普亚沿途的十字架上。起义最终失败。
7.共和国的衰落
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
二、罗马帝国
在镇压奴隶起义的过程中,军事贵族势力崛起,同时,罗马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有一个保护他们利益的强有力的统治机构。此时,共和制已不适应罗马的发展,帝国的建立成为了必然。
1.背景
无冕之皇——凯撒
(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关键人物)
凯撒,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出身贵族,年轻时热衷政治,表现出很强的野心。41岁被选举为执政官,与克拉苏、庞培结成政治同盟,组成“三巨头”。此后,他出任高卢总督,用8年时间征服高卢(今法国、比利时一带),获得了大量财富,更训练出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队。
公元前49年,凯撒率军攻入罗马城,打败庞培后夺取了政权,后强迫元老院授予他“终身独裁官”的职位。至此,罗马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恺撒夺权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触动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公元前44年,恺撒傲然昂首漫步进入元老院。当他走到大厅前的庞培雕像旁边时,几名身藏短剑的刺客一拥而上,恺撒被连捅了23刀后,56岁的恺撒横尸厅前。
二、罗马帝国
2.帝国的建立
恺撒死后,内战又起,曾被凯撒指定为第一继承人并收为养子的屋大维平定了内乱,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表面维护共和制传统,保留元老院,实际他本人是首席元老,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二、罗马帝国
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2.帝国的建立
二、罗马帝国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内湖”。
3.帝国的发展
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②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③4世纪末(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④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东罗马帝国还存续近千年)。
日耳曼人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灭亡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说说罗马帝国衰亡的过程。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1.帝国的衰亡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阅读材料,从内外因方面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1.原因分析
材料一: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
材料二:在恐怖阴影的笼罩下,城市的街道堆满无人掩埋的尸体。市民的绝望有时会转变成愤恨,蛮族只要遭到反抗就会激起暴虐的震怒,老弱妇孺和伤残病患都遭到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
——《罗马帝国衰亡史》
材料二 罗马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越来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而长期依靠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罗马统治机构庞大,统治者穷奢极欲,社会奢靡之风盛行。
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奴隶制危机的加剧,社会问题丛生
日耳曼人的进攻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
罗马
城邦
罗马
共和国
统治:
建立:BC509年
罗马
帝国
法律:《十二铜表法》
衰亡:斯巴达克起义
建立:BC27年,屋大维(创立“元首制”)
强盛:2世纪,地中海成为“内湖”
衰亡:
政治:共和制
军事:对外扩张
奴隶制危机;外族入侵
课堂小结
1.“2022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期间,在中国举办了多场意大利古代文化展览,为中国民众近距离接触古罗马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9日)该“文明”( )
A.在法制上的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B.在鼎盛时期建立了森严的种姓制度
C.在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有《掷铁饼者》 D.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变化
D
练习巩固
2.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愈加
突出,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此,罗马( )
A.设立元老院        B.设立保民官
C.建立元首制 D.推行万民法
B
3.《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做证,扭押同行”,“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A.保障人人平等 B.保护私有财产
C.尊重法律程序 D.实现社会公平
C
练习巩固
4.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 )
A.亚历山大 B.伯利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
D
5.到2世纪,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扩张,拉丁文不断传播,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这主要表明罗马的扩张( )
A.有利于推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B.推动了罗马版图的扩大
C.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传播 D.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C
练习巩固
6.在国内外史学界中,一种占优势的传统观点认为:公元476年,“蛮族”将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这里的“蛮族”是指( )
A.雅利安人   B.日耳曼人 C.古希腊人 D.罗马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