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8《制作我的小乐器》
(教科版)四年级
上
1.8《制作我的小乐器》
同学们,这些乐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大家还记得声音高低和什么有关吗?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聚集
我们研究了乐器发出声音的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小乐器要能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大家有信心吗?
探究新知
明确制作目标,小组交流对小乐器的初步想法。
1.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 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样让这些材料方便地发出声音?
● 怎样让我们的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2 .根据自己的设计,一边制作一边修改。制作完成后,试一试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练习
制作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主要利用了声音( )的知识。
A. 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B. 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C. 传播需要介质
用不同长度的吸管制作小乐器,( )的吸管声音高。
A. 长
B. 短
C. 一样
用装有不同水量的纸杯制作小乐器,( )的纸杯声音高。
A. 水多
B. 水少
C. 一样
A
B
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制作小乐器时,不需要考虑声音高低的规律。( )
不同松紧的橡皮筋,松紧程度不影响声音高低。( )
小乐器制作完成后,需要调试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高低音。( )
×
√
×
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声音高低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了小乐器。大家选择不同材料,像用长短不同的吸管、不同水量的纸杯等,让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音。制作中大家还会改进,特别棒!课后可以再优化,和家人分享哦。
制作我的小乐器
设计:选材料(吸管、纸杯、橡皮筋等)、画示意图
制作与改进:调试音高,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分享设计与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 “声音” 单元的综合实践课,基于前面对声音产生、传播、特性(强弱、高低)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能发出有规律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教材通过设计制作方案、动手制作与改进、展示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实践能力,体现 “知识应用 — 实践创新” 的科学教育目标。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声音知识的基础认知,但将声音知识综合应用于小乐器制作的经验不足。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手工制作,适合通过自主设计、合作制作来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过在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制作过程的问题解决上需引导。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 能运用声音产生、传播及高低变化的知识,指导小乐器制作。 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制作方案、分析改进小乐器,培养工程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能从功能需求出发思考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 探究实践 能自主设计小乐器制作方案,动手制作、调试改进,并进行展示交流,提升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 态度责任 激发对乐器制作与声音应用的兴趣,培养勇于尝试、乐于合作、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设计并制作能发出有规律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教学难点
根据声音高低变化的原理,合理选择材料、设计结构,使小乐器能稳定发出有规律的高低音。
教具准备
多种制作材料(如吸管、纸杯、橡皮筋、金属片、木棒、水等);工具(剪刀、胶水、胶带等);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多种乐器(如木琴、小提琴、排箫等)的图片或实物,提问:“同学们,这些乐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大家还记得声音高低和什么有关吗?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学生活动:回忆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对制作小乐器产生兴趣,期待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乐器,唤醒学生对声音高低知识的记忆,激发制作小乐器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小乐器的制作目标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我们研究了乐器发出声音的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小乐器要能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大家有信心吗?” 学生活动:明确制作目标,小组交流对小乐器的初步想法。 设计意图:聚焦制作目标,让学生清楚任务要求,为后续设计制作指明方向。 (二)探索:小乐器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制作方案 教师活动:发放设计任务单,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样让材料方便发声?怎样让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声音?组织小组讨论,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选择材料(如吸管、纸杯装水、橡皮筋等),设计小乐器结构(如将不同长度的吸管排列,或用不同水量的纸杯、不同松紧的橡皮筋),画出示意图,明确材料选择与发声、音高控制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让学生从功能需求出发思考材料与结构设计。 动手制作与改进 教师活动:发放制作材料与工具,指导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小乐器;在制作过程中,巡回指导,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如声音不规律、高低音不明显)及时修改方案。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小乐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材料、结构(如修剪吸管长度、调整纸杯水量、改变橡皮筋松紧),反复试弹 / 试敲,调试小乐器,使其能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声音。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体会 “设计 — 制作 — 改进” 的工程实践过程。 (三)研讨:小乐器的展示与交流 教师活动: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演奏并介绍:使用的材料、设计思路、如何控制声音高低;引导其他小组观察、倾听,提出优点与改进建议。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展示小乐器,介绍相关情况;其他小组认真观察、倾听,交流优点(如材料利用巧妙、音高规律明显)与改进建议(如固定结构更牢固、调整音高更精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 peer 评价,促进对小乐器制作的反思与改进。 (四)拓展:小乐器的优化与分享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同学的建议,进一步优化小乐器;并将自己的小乐器分享给家人,介绍制作原理。 学生活动:记录改进方向,课后优化小乐器,与家人分享制作成果与知识。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学习,让学生持续完善作品,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成就感。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制作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主要利用了声音()的知识。 A. 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B. 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C. 传播需要介质 答案:A 用不同长度的吸管制作小乐器,()的吸管声音高。 A. 长 B. 短 C. 一样 答案:B 用装有不同水量的纸杯制作小乐器,()的纸杯声音高。 A. 水多 B. 水少 C. 一样 答案:B 判断题 制作小乐器时,不需要考虑声音高低的规律。() 答案:× 不同松紧的橡皮筋,松紧程度不影响声音高低。() 答案:× 小乐器制作完成后,需要调试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高低音。() 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声音高低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了小乐器。大家选择不同材料,像用长短不同的吸管、不同水量的纸杯等,让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音。制作中大家还会改进,特别棒!课后可以再优化,和家人分享哦。
板书设计
制作我的小乐器 设计:选材料(吸管、纸杯、橡皮筋等)、画示意图 制作与改进:调试音高,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分享设计与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积极参与小乐器的设计与制作,能运用声音高低的知识选择材料、设计结构,多数小组制作的小乐器能发出有规律的高低音;展示交流环节,学生表达与倾听积极,能有效提出改进建议,工程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 部分小组在材料选择上不够合理(如吸管太软,影响音高稳定性),导致小乐器效果不佳;个别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度不高,主要依赖他人。 教学建议 后续教学中,提前提供更多样且合适的材料,供学生选择;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明确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设计与制作的关键环节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