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7 21: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找寻诗中”我“的 青春身影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从意象的角度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2、分析和总结课文中的“青春形象”,引导学生体验青春滋味,感悟青春价值,找寻属于自己的青春人生。
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
长沙——题目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又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他在各时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
诵读诗歌、感悟情境
欣赏朗读
把握节奏
梳理探究、表达交流
思考:从诗中的哪些字眼里能看到诗人的青春身影?
立(姿态) 看(眼光) 问(语言) 忆(思想)
任务一 于时空之间看青春姿态
思考1:“立”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姿态?
挺拔伟岸 坚毅无畏 昂然清醒
任务二 由眼中之景品心中之境
思考2:诗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体现了他的哪些情感和追求?
景物 数量 数量庞大
色彩 色彩鲜明
行为 生机盎然
视角 广阔无比
整体 积极向上
聚焦炼字,感受语言之妙
词句 精彩用词 表达效果
万山红遍 万、遍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的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树林红得彻底
层林尽染 层、染 层——写出了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红色之深
漫江碧透 漫、透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江水的碧绿清澈之状
百舸争流 百、争 百——形容船只之多
争——写出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 击 准确地展现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迅速有
的飞翔身姿
鱼翔浅底 翔 鲜活地刻画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的游动神态
→人 胸怀宽广 眼界开阔 志向高远 昂扬向上
任务三 从口中之问探胸中所想
思考3:诗人追问的“苍茫大地”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和“湘江霜天”有什么区别?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视频展示
苍茫大地:苦难、压迫、专制
湘江霜天:蓬勃、自由、壮阔
知人论世,谁主沉浮(写作背景)
1925年,我们国家内忧外困,尚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之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1925年,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荼。这时候,一方面工业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镇压。
诗人口中所问的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这个社会的命运,是怎样去往和建造心中所向往的那个世界。
以天下为己任
任务四 在回忆之中寻少年身影
思考4:诗人回忆中的同学少年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 ——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人物群像
年华正好 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 关心国事
敢于发声 不畏权贵 勇于拼搏 以天下为己任
结语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