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2.6《营养要均衡》
(教科版)四年级
上
2.6《营养要均衡》
同学们,我们知道食物含有不同营养,那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健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营养均衡的知识。
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呢?
探究新知
保证类别多样,每餐搭配谷物(如米饭)、优质蛋白(蛋 / 肉 / 豆制品)、蔬菜,每天加水果和奶制品;2. 注意量均衡,不偏食某类,如少吃高油高糖食物;3. 兼顾三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这样搭配能全面获营养,满足身体需求,利于健康。
“6~10岁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合我
们年龄阶段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1 阅读“平衡膳食宝塔”。
● “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 “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
2.对应“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名称,把自己“一天的食物”记录卡摆好。看一看自己吃的食物是否在每一层都出现了,各种食物的食用量与宝塔中的食物量是否接近。
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1. “平衡膳食宝塔”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 分析“一天的食物”记录,说一说自己在饮食上有什么特点,是否存在问题。
3. 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想一想“一天的食物”记录中所吃的食物可以做哪些调整。
“平衡膳食宝塔” 分五层,告诉我们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底层谷物最多(供能),往上是蔬果、肉蛋奶豆制品,顶层油盐最少,指导合理搭配。
示例:特点是谷物吃得多,蔬菜少;问题是蔬果摄入不足,可能缺维生素,偶尔吃高糖零食,不均衡。
调整:增加蔬菜量,每天加 1-2 种水果,减少高糖零食,每周加 2 次豆制品,让各类食物量贴合宝塔推荐。
课堂练习
选择题
“平衡膳食宝塔” 中,( )层食物食用量应最大。
A. 顶层
B. 底层
C. 中层
下列食物中,属于 “平衡膳食宝塔” 底层的是( )。
A. 米饭
B. 鱼肉
C. 食用油
营养均衡意味着( )。
A. 只吃喜欢的食物
B. 吃多种食物且搭配合理
C. 只吃蔬菜
B
A
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平衡膳食宝塔” 各层食物食用量没有区别。( )
营养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
只要吃了 “平衡膳食宝塔” 里的食物,不管量多少都算营养均衡。( )
×
×
√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 “平衡膳食宝塔”,知道底层食物食用量最大,往上依次减少。还分析了自己一天的食物,发现了饮食问题,也知道了要根据宝塔调整,多吃各类食物,不挑食,这样才营养均衡,身体才健康。
营养要均衡
平衡膳食宝塔:
结构:分层,下层食用量 > 上层
各层食物: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豆类、油盐等
饮食分析与调整:对照宝塔找问题,制定调整方案
核心: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 “呼吸与消化” 单元的关键课,聚焦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及 “平衡膳食宝塔” 的应用。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认识 “6 - 10 岁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对比自身一天的食物,分析饮食特点与问题,进而调整饮食,帮助学生建立营养均衡的科学观念,体现 “知识学习 — 实践应用 — 健康行为” 的科学教育逻辑。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知道要吃多种食物,但对营养均衡的标准(如 “平衡膳食宝塔”)缺乏认知,也难以自主分析自身饮食的均衡性。他们具备一定的资料阅读与分析能力,适合通过 “平衡膳食宝塔” 与自身饮食的对比探究营养均衡,不过在饮食问题分析与调整方案制定上需引导。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 知道 “平衡膳食宝塔” 的结构与意义,理解营养均衡对健康的重要性,明确不同种类食物的合理食用量。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 “平衡膳食宝塔” 与自身饮食,培养观察、对比与推理能力,能从饮食记录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调整方案。 探究实践 能对照 “平衡膳食宝塔” 分析自身一天的食物,制定饮食调整方案,提升资料分析与实践应用能力。 态度责任 激发对营养均衡的关注,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健康饮食习惯与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 “平衡膳食宝塔”,分析自身饮食与宝塔的契合度,提出饮食调整建议。
教学难点
根据 “平衡膳食宝塔”,科学分析自身饮食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
教具准备
“6 - 10 岁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图片;学生 “一天的食物” 记录卡;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问 “同学们,我们知道食物含有不同营养,那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健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营养均衡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对营养均衡产生探究兴趣,交流初步想法。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发学生对营养均衡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结合生活经验,分享对合理搭配食物的认识(如吃多种食物、不挑食等)。 设计意图:聚焦核心问题,激活学生已有认知,明确探究方向。 (二)探索:认识 “平衡膳食宝塔” 与分析自身饮食 阅读 “平衡膳食宝塔” 教师活动:展示 “6 - 10 岁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图片,讲解:宝塔告诉我们一天要吃的食物种类,且下一层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介绍每层食物(如底层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类,中层的鱼禽肉蛋类、奶豆类,顶层的油盐等)及建议食用量。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宝塔,了解各层食物种类与食用量要求,明确营养均衡的食物搭配标准。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 “平衡膳食宝塔” 的核心知识,为后续饮食分析提供依据。 对照宝塔分析自身饮食 教师活动:发放学生 “一天的食物” 记录卡,指导学生对照 “平衡膳食宝塔”,查看自己吃的食物是否在每一层都出现,各种食物食用量与宝塔是否接近,记录分析结果。 学生活动:分组对照宝塔分析自身饮食,标记出符合与不符合宝塔的部分,初步判断饮食的均衡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 “平衡膳食宝塔” 知识与自身饮食结合,培养资料分析与对比能力。 (三)研讨:饮食分析与调整 “平衡膳食宝塔” 的信息 教师活动:提问 “‘平衡膳食宝塔’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分享宝塔的结构(分层)、各层食物种类、食用量关系(下层食用量大于上层)等信息。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分享对宝塔信息的认识,巩固对宝塔的理解。 自身饮食特点与问题分析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 “一天的食物” 分析结果,提问 “分析‘一天的食物’记录,说一说自己在饮食上有什么特点,是否存在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结合分析结果,分享饮食特点(如谷薯类吃得多,蔬菜水果类吃得少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某类食物缺失、食用量不符合宝塔等)。 饮食调整建议 教师活动:提问 “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想一想‘一天的食物’记录中所吃的食物可以做哪些调整?” 引导学生针对饮食问题,结合宝塔各层要求,提出调整方案(如增加蔬菜水果类食用量、补充缺失的鱼禽肉蛋类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制定饮食调整建议,明确如何让饮食更符合 “平衡膳食宝塔”。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让学生深入理解营养均衡,提升饮食问题分析与方案制定能力,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四)拓展:健康饮食宣传 教师活动:布置任务 “制作一份‘营养均衡’的宣传小海报,向家人或同学宣传健康饮食知识。” 学生活动:课后制作宣传海报,分享营养均衡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拓展营养均衡知识的传播,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影响身边人。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平衡膳食宝塔” 中,()层食物食用量应最大。 A. 顶层 B. 底层 C. 中层 答案:B 下列食物中,属于 “平衡膳食宝塔” 底层的是()。 A. 米饭 B. 鱼肉 C. 食用油 答案:A 营养均衡意味着()。 A. 只吃喜欢的食物 B. 吃多种食物且搭配合理 C. 只吃蔬菜 答案:B 判断题 “平衡膳食宝塔” 各层食物食用量没有区别。() 答案:× 营养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答案:√ 只要吃了 “平衡膳食宝塔” 里的食物,不管量多少都算营养均衡。() 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 “平衡膳食宝塔”,知道底层食物食用量最大,往上依次减少。还分析了自己一天的食物,发现了饮食问题,也知道了要根据宝塔调整,多吃各类食物,不挑食,这样才营养均衡,身体才健康。
板书设计
营养要均衡 平衡膳食宝塔: 结构:分层,下层食用量 > 上层 各层食物: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豆类、油盐等 饮食分析与调整:对照宝塔找问题,制定调整方案 核心: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较好地认识 “平衡膳食宝塔”,并能对照宝塔分析自身饮食,多数学生能发现饮食问题并提出合理调整建议;课堂参与积极,健康饮食意识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宝塔各层食物的具体食用量记忆不清晰,饮食调整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待提高;个别学生分析自身饮食时不够客观。 教学建议 后续教学中,可通过游戏(如 “食物分层分类” 小游戏)强化学生对宝塔各层食物及食用量的记忆;加强对学生饮食调整方案的指导,让方案更具科学性与可执行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