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简答题专题(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的暖湿气流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博斯腾湖碧水连天,赛里木湖晶莹澄澈,艾比湖“盐”装素裹,天池静卧在苍翠环绕之中……①如果在你的脑海中,②能包罗万象地浮现出这样一幅全景图,③图上呈现了天山的任何山脉、盆地、雪峰,④还有河流、和湖泊,⑤你就算真正了解天山了。
1.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描绘“寒风扫高木”的景况,用“木”字要比用“树”字更合适。
B.莲花池边有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打了半斤酒,还要了些菜。
C.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去。
D.等枣树的叶子落尽,树上的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苍翠”,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烟花向上空冲去,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
B.鲁迅先生穿着朴素的长衫,从容地坐在西装领带们旁边。
C.夏天的雨是热情洋溢的,喜欢不打招呼就前来拜访。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5.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 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靸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0.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题:(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7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______。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______;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______。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答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19题。
①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升级,北京开始全面推进“无界公园”建设。②目前,已有近百个公园拆除了围墙、护栏,实现开放管理。③围栏拆除后,园内风光同城市街道景观融为一体。④无界公园让城市在高楼林立的同时,拥有了更多自然的光影,让节奏匆促的城市拥有了更多休闲的空间。⑤通过充分沟通与合理设计,无界公园的治理模式由公园单方管理变为志愿者、热心市民等多方维护,无界公园可望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样本。⑥当然,公园开放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高速公路沿线的公园开放要慎重,历史名园以及需要保护文物的公园还应保留围墙等设置。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句首“城市”之前可以添加“随着”。
B.③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互换位置,衔接更恰当。
C.⑤句中的“可望”可以换为“有望”。
D.⑥句中的成语“因地制宜”使用恰当。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改变原意,对④句画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与④句的后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下面。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21题。
①2013年起,北京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②2017年,在大气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坚行动部署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空气治理要一微克一微克地去抠,由此开展“一微克”攻坚行动,综合运用科技、执法、管理等手段,精准治理大气污染。③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值首次进入“40+”,创历史新低。④截止2020年底,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2013年相比,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浓度值均大幅下降。⑤这些治理措施也为2022年的北京贡献了清澈的“冬奥蓝”。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的两个画线部分可以互换位置。
B.③句中的“首次”换为“首先”,句意不变。
C.④句中的“截止”应换为“截至”。
D.④句中画线的语句没有语病。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不改变句意,请用“得益于”改写⑤句,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2~23题。
①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②网络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给管网治网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③目前各类服务端APP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漏洞。④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异军突起,还带来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打赏主播等问题,引起家长的普遍担忧。⑤事实上,不仅未成年人需要清朗的网络环境,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也渴求健康的网络空间。⑥网络上,水军、黑公关等顽瘴痼疾反复兴风作浪,淫秽色情、赌博诈骗信息屡禁不绝,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普遍期待开展一场网络大扫除。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点的两个四字成语使用得当。 B.加波浪线的两句有相同的语病。
C.第⑤⑥两句的位置不能够互换。 D.末句的“反应”应改为“反映”。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不改变原意,将第②句中画线并被逗号隔开的两个语言片段整合为一个。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4~25题。
①让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是中阳县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②中阳县采用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四种模式,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③通过贷款发放,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④通过产业扶贫,保障贫困户每年有稳定的收益。⑤中阳县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增收,借助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服务企业、购买服务等四种措施,确保贫困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五万元以上。⑥通过全力奋战,中阳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
2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两句中的“中阳县”都可以改为“该县”。
B.②⑤两句中加点的两个“等”字,用法一样。
C.文中三个“通过”,唯有一个可被换为“经过”。
D.将⑥置于①②两句之间,文段会变得更连贯。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段中③④两句结构不同,请在③中添加一个词,使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与④结构一致,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6~27题。
①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他们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②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③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不管喝多少热水,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微不足道,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④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⑤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⑥结果发现,不管是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而喝了3℃的冰水,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⑦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的“他们”删除后句意不变。
B.③句中的“微不足道”可换为“不足挂齿”。
C.⑤句画线部分顿号不能改为逗号。
D.⑦句中两个画线部分可互换位置。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⑥句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8~29题。
①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厅位于工人体育场东门南侧,预计 2023 年年底完工。②作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单体专业音乐厅,建成后它将成为北京文化艺术的新地标。③据设计师介绍,以“莲·玉”为音乐厅的设计理念。④音乐厅内穹顶由56 块莲花瓣造型的反声板组成,像一朵盛开的莲花。⑤1600 个座位采用梯田葡萄园式空间布局,呈自然形态层层环绕叠落,让观众离舞台更近,近距离感受演奏家的魅力,沉浸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⑥音乐厅的外观整体采用双曲飘摆玻璃幕墙,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⑦这样的设计,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结合,既能 ,又能 。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加点的“它”可放在“建成后”前。
B.③句没有语病。
C.④句中加点的“由”可替换为“以”。
D.⑤句和⑥句的顺序不能调换。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文中⑦句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连贯。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0~31题。
①创新是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关键。②创新国防教育内容,将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国防技能有机融合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进阶性。③创新国防教育理念,从培养时代新人的角度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④创新国防教育手段,研发国防教育网课系统,开发红色精品研学路线,开展英雄模范人物进校园活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应被拓展开发。⑤国防教育在创新实践中打破陈规,才能使青少年将国防思想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结尾的句号可以改成冒号。
B.②句中的“融合”应换为“融入”。
C.③句中加点的“来”可以删掉。
D.⑤句中画线的两个短语不能互换位置。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改写第④句画线部分,使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表达更加顺畅,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2~33题。
①九天揽月搭 ,星河相伴助 。②近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③这颗“新星”将架设新“鹊桥”,为了执行探月任务的嫦娥四号、嫦娥六号提供地球与月球间的中继通信。④与之前发射的“鹊桥”中继星相比,鹊桥二号技术创新更多、技术水平更高、功能更强、接口更复杂、研制难度更高、执行任务的时间更长。⑤不仅它的发射能为嫦娥四号等执行探月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飞跃。
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的“升空”可以删去。
B.③句中的“为了”应改成“为”。
C.④句中画线部分语序合理,并列恰当。
D.⑤句中关联词“不仅”的位置错误。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根据文意,在两处横线上各填入两个字,使第①句成为本段总括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4~35题。
①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社会急救能力建设。②截至2022年底,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培训救护员316万余人,已在学校、交通场站、景区等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超4.3万台。③与此同时,数量相对不足仍是我国急救设备配置的短板,懂得急救的人占比较低,急救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还需持续加强。④《健康中国行动》提出,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到2030年将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提高到3%以上。⑤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⑥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急救培训,学校也可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纳入课程计划,让急救培训成为“必修课”。
3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的“截至”应改为“截止”
B.②句中的“316万余人”也可表述为“超过316万人”
C.③句中“硬件”“软件”两词的位置可以互换
D.⑥句中“有条件的”一词可以删去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不改变原意,对③句画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与③句的后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可以适当删减词语。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38题。
①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传统图案,再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添充上丝绵、香料,就制成了古拙质朴的庆阳香包。②庆阳香包兼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于一身,绣法多样。③藏针绣造型状物,不见针线、形神兼备;立体刺绣类更讲求神似,可作双面挂、立体挂等;线盘香包,多用各色线条盘成五角棱形的“粽子”,可随身携带或挂在门庭上。④老一辈手艺人都有一颗“花心”,就是要绣出花朵在自然界中最真实的样子。________。⑤有一款呈葫芦形的香包,中间的蝴蝶呈飞翔姿势,蝴蝶的肚皮、脑袋跟葫芦浑然一体。⑥蝴蝶翅膀与葫芦采取的是同一块布料,从外面一脚针线也看不出来。
3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的“添”应该改成“填”。
B.②句中的“立体造型”与“平面刺绣”不可以互换位置。
C.③句的两个分号均应该改成逗号。
D.④句中的“花心”应该改为“匠心”。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将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用渐变手法呈现出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一朵花瓣的阴阳不同
②绣制时至少使用三种颜色过渡
③能看出新叶和老叶的色差
④花样图案要做到阴阳对称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第⑥句有语病,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9~40题。
①北京在城市建设中,规划了两道绿化隔离带——自内而外分别简称“一绿”的城市公园环、“二绿”的郊野公园环。②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规划,是为了以绿化带作为控制城市空间扩张的生态屏障,并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③如今,环城皆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公园,城市面貌耳目一新,已形成了“一半森林一半城”的生态底色。④未来,北京城市绿化建设规划最终的目标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绿”成为这座城市最容易撷取的色彩。
3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之所以”应删去。
B.③句中的成语“耳目一新”使用恰当。
C.③④两句中引号的用法不相同。
D.④句中的“撷取”不能换为“截取”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①句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在保持句意的基础上修改,将修改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简答题专题(解析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的暖湿气流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博斯腾湖碧水连天,赛里木湖晶莹澄澈,艾比湖“盐”装素裹,天池静卧在苍翠环绕之中……①如果在你的脑海中,②能包罗万象地浮现出这样一幅全景图,③图上呈现了天山的任何山脉、盆地、雪峰,④还有河流、和湖泊,⑤你就算真正了解天山了。
1.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描绘“寒风扫高木”的景况,用“木”字要比用“树”字更合适。
B.莲花池边有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打了半斤酒,还要了些菜。
C.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去。
D.等枣树的叶子落尽,树上的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文中“要”意思是需要。A.表示估计,用于比较。B.讨。表示希望将某种事物归自己所有。C.需要。D.即将来临。故选C。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示例(1):暖湿气流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以及水草丰美的牧场。
示例(2):带着充沛水汽的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所谓长句一般是修饰限制成分多,或者主语、宾语、谓语部分比较复杂。画线句属于修饰成分多,宾语复杂。
首先确定句子主干,“暖湿气流造就了田地和牧场”,让主干单独成句;
然后把复杂部分按照语法规则加以拆分,比如定语拿出来单独成句,“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作为句子时需要添加主语“暖湿气流”;
然后强调一下两个宾语的特点,比如“田地里一片片麦浪滚滚”“牧场上水草丰美”;
最后根据逻辑关系组合成包含几个短句的复句,除了参考答案,还可以表述为:带着充沛水汽的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田地和牧场,田地里一片片麦浪滚滚,牧场上水草丰美。
3.下列句子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苍翠”,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烟花向上空冲去,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
B.鲁迅先生穿着朴素的长衫,从容地坐在西装领带们旁边。
C.夏天的雨是热情洋溢的,喜欢不打招呼就前来拜访。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苍翠”属于借代修辞,颜色代树木。A.比喻修辞,把漫天洒散的烟花比喻成“雨”;B.借代修辞,用西装领带借指人们;C.拟人修辞,赋予自然现象“雨”以人的特点“热情洋溢”“喜欢”“打招呼”“拜访”;D.通感手法,沟通了视听两种感官,把鼻子嗅到的“清香”比喻成耳朵听到的“歌声”。故选B。
4.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序号②修改为:能浮现出这样一幅包罗万象的全景图;序号③修改为:图上呈现了天山的所有山脉、雪峰、盆地;序号④修改为: 还有河流、湖泊(还有河流和湖泊)。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序号②语序不当,“浮现”是客观词语,不能用“包罗万象”修饰,应该放在“全景”前。
序号③用词不当,把“任何”删掉或改为“所有”;语序不当,并列词语间应该有视觉顺序,比如由高到低,“盆地” 放在后面,与低处的“河流”“湖泊”能更好地衔接。
序号④成分赘余,有了顿号没必要加“和”,删掉顿号或“和”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5.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
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A. 指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B. 比喻既想做某事或得某物,又嫌弃它。C. 意思是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D. 顾头顾不了尾,前后无法照应。语境与“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意思相反,指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应选“前怕狼后怕虎”。故选C。
6.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答案】语句:④;修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不合逻辑,应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7.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
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
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前文内容可知,这里老师在讲“釜”和“舟”的意思,而“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是关于“釜”的例子,此处需要一个古代诗歌或者成语中关于“舟”的例子,按照“釜”的例子的写法,应采用“……的……里有……的句子”的句式表达。
可写: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或者直接写:“刻舟求剑”的成语。
8.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
20【答案】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释字词。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
我们要找出三位教师讲解内容的差别,从而进行评判。
第一位教师:先总说“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然后进行阐发“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由成语引申出做事应有的态度;然后再进一步补充“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古今对比,告诉学生“坚决”的态度要用于“做好事”,而不能用于“做坏事”。可见这位老师主要是“讲道理”,鼓励学生前进;但没有解释词语的意思。
第二位教师:解释了词语的意思,并且介绍了古汉语当中的“活用”现象,“‘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然后分析古今词义的变化,“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可见这位老师侧重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对成语中词语的含义和“使动用法”“古今词语的变化”讲解清晰,让学生增长了知识;但是没有讲解整体含义及使用。
第三位教师:先讲了成语的基本意思“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然后分析了成语的引申义,其中含有做事的道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可见这位教师知识、道理结合较好,解说全面,而且“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也就是表达简明扼要。
9.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答案示例 “卧薪尝胆”: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②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②后来用以表示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一鼓作气”: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②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拟写要点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所给三个成语中选择一个给学生讲解,要求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只拟写讲解要点,并有字数限制。
首先分析第三位教师讲解的内容,“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这是先讲解了与成语有关的故事,解释成语的基本意思;“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这是讲解了成语的引申意义,即现在的含义。
仿照这个讲法,如选择“卧薪尝胆”,应先讲述勾践的故事,要点应有“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成语的基本意思是勾践以此激励自己不要忘记报仇雪恨;再讲成语现在的含义,要点应有“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如选“庖丁解牛”,先讲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要点应有“游刃有余”“运刀准确自如”之类;再讲现在的含义,要点应有“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如选 “一鼓作气”,先讲曹刿论战的故事,要点应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讲现在的含义,要点应有“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靸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0.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能”含义是“擅长”。
A.“能”,动词,“能够,可以”,表示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
B.“能”,动词,“擅长,善于”;
C.“能”,动词,“能够,可以”,表示情理上的允准;
D.“能”,动词,“能够,可以”,表示环境上的许可。
故选B。
1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用法和作用的能力。
现代汉语中“A是A,B是B”有两种基本表意作用,一是用于对举,强调A和B二者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二是表示“地道”“不含糊”,强调A和B两者都是其该有的样子,含有褒义的感彩。原文中用“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形容主人公衣着干净整洁,即第二种用法。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是第二种用法,与原文相同。其他三项则是第一种用法。
故选D。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①原句使用排比和反复修辞,原句四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并且“一起”共出现四次,更能突出俩人关系密切,形影不离;改句没有排比、反复修辞,不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②原句为短句,改句是长单句,原句使用短句更符合整个文段口语化的特点。③原句使用“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让描写更细腻,更有画面感;改句只用“去”则没有这种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角度分析,原句“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使用了排比修辞;“一起”反复出现四次,运用反复修辞。改句没有运用修辞,原句的排比和反复修辞使描写的性语句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强调了俩老头关系密切,形影不离。
从句式和语体色彩分析,结合“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攥在手里”“几口就下去了”等语言特点来看,整个文段运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划线句原文为短句,改句为长单句,短句属于口语的一种特点,这与整个文段短句化的口语特点相符,而改句为一般的长单句,与整个文段的语体不协调。
从用词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多使用了“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动词的加入,让描写性语言更生动,生动地描写了俩老头一起来开会,一起去送人情出份子的事件,让语言更有画面感。改句没有使用这样生动的动词,因此没有这样的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1)翻天覆地(2)不可企及(3)身临其境(4)一览无余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
第二处,结合“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由此可以想到“不可企及”;“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等词语;“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第四处,结合“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可知,此处是说借助虚拟技术让妇好墓葬全部收入眼底,由此可以想到“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形容视野开阔或事物简单明了,一下就能全都看到。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举办……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
第二处,“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不合逻辑且语序不当,改为“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15.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表特殊含义。B.表突出强调。C.表特殊含义。D.表特殊含义。故选B。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7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______。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______;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______。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答案】①并不都是能吃的 ②但不可食用 ③也不能入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是说儿时对槐花美食的记忆,“不过”表转折,结合后面三类槐花的特点来看,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药用,而有的仅供观赏,所以此处填写“并非都能食用”这样的内容。
第二处,此处是说淡黄色国槐花的特点,“可以入药……”和后面洋槐花“可食用但不可入药”内容相对应,所以此处填写“但不可食用”。
第三处,此处是说红色槐花的特点,前面国槐花和洋槐花的特点是“可以入药但不可食用”“可食用但不可入药”,而此处的红色槐花“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可见后面应是说“也不能入药”。
1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故选D。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19题。
①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升级,北京开始全面推进“无界公园”建设。②目前,已有近百个公园拆除了围墙、护栏,实现开放管理。③围栏拆除后,园内风光同城市街道景观融为一体。④无界公园让城市在高楼林立的同时,拥有了更多自然的光影,让节奏匆促的城市拥有了更多休闲的空间。⑤通过充分沟通与合理设计,无界公园的治理模式由公园单方管理变为志愿者、热心市民等多方维护,无界公园可望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样本。⑥当然,公园开放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高速公路沿线的公园开放要慎重,历史名园以及需要保护文物的公园还应保留围墙等设置。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句首“城市”之前可以添加“随着”。
B.③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互换位置,衔接更恰当。
C.⑤句中的“可望”可以换为“有望”。
D.⑥句中的成语“因地制宜”使用恰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A.正确,添加“随着”,“随着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升级”就变成整个句子的状语,句子没有语病。
B.错误,前面“围栏拆除后”说的是“公园”,因此先说“园内风光”衔接更紧密;互换位置后与前面句子话题不一致,不能互换位置。
C.“可望”意思是可盼望;有希望。“有望”意思是有指望;有希望。两个词语意思接近,可以将“可望”换成“有望”。
D.“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结合后文“比如高速公路沿线的公园开放要慎重,历史名园以及需要保护文物的公园还应保留围墙等设置”可知成语使用正确。
故选B。
19.不改变原意,对④句画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与④句的后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下面。
【答案】让高楼林立的城市拥有了更多自然的光影。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④句的后半部分“让节奏匆促的城市拥有了更多休闲的空间”,结构为“让(定语)的城市拥有了更多……”;再看前部分,可以抽取出“高楼林立”作“城市”的定语,修改为:让高楼林立的城市拥有了更多自然的光影。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21题。
①2013年起,北京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②2017年,在大气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坚行动部署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空气治理要一微克一微克地去抠,由此开展“一微克”攻坚行动,综合运用科技、执法、管理等手段,精准治理大气污染。③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值首次进入“40+”,创历史新低。④截止2020年底,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2013年相比,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浓度值均大幅下降。⑤这些治理措施也为2022年的北京贡献了清澈的“冬奥蓝”。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的两个画线部分可以互换位置。
B.③句中的“首次”换为“首先”,句意不变。
C.④句中的“截止”应换为“截至”。
D.④句中画线的语句没有语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②句中的两个画线部分可以互换位置”错误,“由此开展……行动”承接前文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观点“空气治理要一微克一微克地去抠”,而“综合运用……手段”与后文“精准治理大气污染”也是顺承关系。所以“由此开展……行动,综合运用……手段”两个分句不可互换位置,
B.“③句中的‘首次’换为‘首先’,句意不变”错误,“首次”意思是第一次,头一回,指同一事项出现的第一次;“首先”的意思是最早,率先,指的是某一事项出现的时间最早。两词意思不同,更换后句意也不同。所以替换后句意发生改变。
D.“④句中画线的语句没有语病”错误,④句中画线的语句“改善……提高”搭配不当,可把“的改善”删掉。
故选C。
21.不改变句意,请用“得益于”改写⑤句,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2022年北京清澈的“冬奥蓝”也得益于这些治理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题目要求不改变句意,用“得益于”改写⑤句。“得益于”可以做句子的谓语,主语应是“好的结果”,即2022年北京清澈的“冬奥蓝”;宾语应是“这些治理措施”。所以可改写为“2022年北京清澈的‘冬奥蓝’也得益于这些治理措施”。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2~23题。
①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②网络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给管网治网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③目前各类服务端APP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漏洞。④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异军突起,还带来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打赏主播等问题,引起家长的普遍担忧。⑤事实上,不仅未成年人需要清朗的网络环境,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也渴求健康的网络空间。⑥网络上,水军、黑公关等顽瘴痼疾反复兴风作浪,淫秽色情、赌博诈骗信息屡禁不绝,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普遍期待开展一场网络大扫除。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点的两个四字成语使用得当。 B.加波浪线的两句有相同的语病。
C.第⑤⑥两句的位置不能够互换。 D.末句的“反应”应改为“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正确使用词语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百花齐放: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此处形容应用风格不同,种类繁多,使用正确。
兴风作浪:比喻制造事端,煽动别人起来捣乱。此处形容不法分子煽动他人情绪,使用正确。
B.成分残缺,两句都存在滥用介词而导致句子缺乏主语的语病,第一句删掉“随着”,第二句删掉“对……而言”。
C.⑤句是原因,⑥句是结果,故二者不能互换正确。
D.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等。反映:把情况或意见等向上级报告。此处群众的“反应”显然是指群众对这类情况的意见、态度,故使用正确,无须更改。
故选D。
23.不改变原意,将第②句中画线并被逗号隔开的两个语言片段整合为一个。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网络的发展在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把“与此同时”统合到前一句中,因为前句就是“此”,故需要去掉“与此”,换成“……的同时”。因“同时”是个时间词,故还应在前一句谓语前加上“在”字,将它变成时间状语,最终变换为“网络的发展在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4~25题。
①让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是中阳县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②中阳县采用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四种模式,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③通过贷款发放,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④通过产业扶贫,保障贫困户每年有稳定的收益。⑤中阳县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增收,借助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服务企业、购买服务等四种措施,确保贫困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五万元以上。⑥通过全力奋战,中阳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
2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两句中的“中阳县”都可以改为“该县”。
B.②⑤两句中加点的两个“等”字,用法一样。
C.文中三个“通过”,唯有一个可被换为“经过”。
D.将⑥置于①②两句之间,文段会变得更连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A项,①句中的“中阳县”不能改成“该县”。如前面已经提到这个县的名字,则下句再提到这个县就可以用“该县”,而①句是首次提到县的名字,必须使用全称“中阳县”。
B项,②句中的“等”是表示列举未尽的省略;⑤句中的“等”是表示列举已尽的收束。
C项,⑥“通过全力奋战”的“通过”可以换成“经过”,而③④中的“通过”都不能换成“经过”,否则搭配不当。
D项,⑥句是说的“结果”,而①句是目标,②句是措施,中间插入⑥不合逻辑。
故选C。
25.文段中③④两句结构不同,请在③中添加一个词,使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与④结构一致,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通过贷款发放,保障/保证/确保/让/使/使得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鉴赏能力。④是“通过产业扶贫,保障贫困户每年有稳定的收益”,格式是“通过……,保障……”。③是“通过贷款发放,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前面需要加一个与“保障”意义类似的动词,可加“保障/保证/确保”或“让/使/使得”。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6~27题。
①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他们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②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③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不管喝多少热水,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微不足道,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④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⑤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⑥结果发现,不管是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而喝了3℃的冰水,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⑦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的“他们”删除后句意不变。
B.③句中的“微不足道”可换为“不足挂齿”。
C.⑤句画线部分顿号不能改为逗号。
D.⑦句中两个画线部分可互换位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成语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及标点符合的正确运用的能力。
A.删除“他们”,句子主语承前省略,是“很多人”,句意不变。
B.微不足道:意思是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一般用于口语。此处并非口语环境,因此不能替换。
C.“温蒸馏水”和“常温生理食盐水”都是短语,不是句子,且共同做句子的宾语,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不能改为逗号。
D.先说“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那么“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相当于补充说明;先说“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是说热量差小,再说“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是说对于减肥起不到什么作用,都符合表述事理。因此两个画线部分可互换位置。
故选B。
27.⑥句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喝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不合逻辑,“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一句中“常温蒸馏水”和“生理食盐水”前都应该加上“喝”。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8~29题。
①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厅位于工人体育场东门南侧,预计 2023 年年底完工。②作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单体专业音乐厅,建成后它将成为北京文化艺术的新地标。③据设计师介绍,以“莲·玉”为音乐厅的设计理念。④音乐厅内穹顶由56 块莲花瓣造型的反声板组成,像一朵盛开的莲花。⑤1600 个座位采用梯田葡萄园式空间布局,呈自然形态层层环绕叠落,让观众离舞台更近,近距离感受演奏家的魅力,沉浸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⑥音乐厅的外观整体采用双曲飘摆玻璃幕墙,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⑦这样的设计,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结合,既能 ,又能 。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加点的“它”可放在“建成后”前。
B.③句没有语病。
C.④句中加点的“由”可替换为“以”。
D.⑤句和⑥句的顺序不能调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等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A.“它”作为句子主语,放在“建成后”前或后均可。
B.“以‘莲·玉’为音乐厅的设计理念”缺少主语,改为:音乐厅设计理念为“莲·玉”。
C.原文表达是“由……组成”,换成“以”,意思是“用”,“用……组成”也可以。
D.⑤句是音乐厅内部结构,④句也是内部穹顶设计,而⑥是外观,⑤句和⑥句顺序不能调换。
故选B。
29.在文中⑦句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示例: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视听体验 表现出音乐殿堂的纯净与圣洁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此处内容是对前文音乐厅设计特点的概括总结,谈设计的效果。
结合“让观众离舞台更近,近距离感受演奏家的魅力,沉浸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可知,第一空应填“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视听体验”。
结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音乐厅的外观整体采用双曲飘摆玻璃幕墙,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可知,第二空应填“表现出音乐殿堂的纯净与圣洁”。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0~31题。
①创新是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关键。②创新国防教育内容,将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国防技能有机融合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进阶性。③创新国防教育理念,从培养时代新人的角度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④创新国防教育手段,研发国防教育网课系统,开发红色精品研学路线,开展英雄模范人物进校园活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应被拓展开发。⑤国防教育在创新实践中打破陈规,才能使青少年将国防思想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结尾的句号可以改成冒号。
B.②句中的“融合”应换为“融入”。
C.③句中加点的“来”可以删掉。
D.⑤句中画线的两个短语不能互换位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词语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第一句统领②③④⑤句,如果改成冒号,只能管到第②句,所以不能改成冒号。故选A。
31.改写第④句画线部分,使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表达更加顺畅,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拓展开发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以及变换句式的能力。“研发国防教育网课系统,开发红色精品研学路线,开展英雄模范人物进校园活动”均为动宾结构,所以画线句子改成“拓展开发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这样才能更连贯、更整齐。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2~33题。
①九天揽月搭 ,星河相伴助 。②近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③这颗“新星”将架设新“鹊桥”,为了执行探月任务的嫦娥四号、嫦娥六号提供地球与月球间的中继通信。④与之前发射的“鹊桥”中继星相比,鹊桥二号技术创新更多、技术水平更高、功能更强、接口更复杂、研制难度更高、执行任务的时间更长。⑤不仅它的发射能为嫦娥四号等执行探月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飞跃。
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的“升空”可以删去。
B.③句中的“为了”应改成“为”。
C.④句中画线部分语序合理,并列恰当。
D.⑤句中关联词“不仅”的位置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升空”删掉不影响句意。
B.“为了”表目的,语境“为……提供”中应用“为”,是介词,作状语。
C.“技术创新更多、技术水平更高、功能更强、接口更复杂、研制难度更高、执行任务的时间更长”中并列项语序合理,并列内容和节奏不合理。其中“技术水平更高”与“技术创新更多”有交叉,应改为“技术状态更多”;“执行任务的时间更长”与前面短语节奏略显松散,改为“任务时间跨度更大”更合理。
D.主语相同,“不仅”应放在主语“它的发射”后。
故选C。
33.根据文意,在两处横线上各填入两个字,使第①句成为本段总括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鹊桥 嫦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语段内容,“鹊桥”是中继星,承担地球和月球背面信息传导的“桥梁”作用,所以第一空填“鹊桥”;第二空,搭建“鹊桥”的目的是实现对“嫦娥”的信息传输,所以“助”的对象是“嫦娥”。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4~35题。
①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社会急救能力建设。②截至2022年底,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培训救护员316万余人,已在学校、交通场站、景区等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超4.3万台。③与此同时,数量相对不足仍是我国急救设备配置的短板,懂得急救的人占比较低,急救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还需持续加强。④《健康中国行动》提出,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到2030年将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提高到3%以上。⑤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⑥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急救培训,学校也可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纳入课程计划,让急救培训成为“必修课”。
3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的“截至”应改为“截止”
B.②句中的“316万余人”也可表述为“超过316万人”
C.③句中“硬件”“软件”两词的位置可以互换
D.⑥句中“有条件的”一词可以删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错误,“截至”一般放在具体日期之前,“截止”一般放在具体日期之后,原文“截至2022年底”表述正确。
C.错误,前文“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属于“硬件”,后文中的“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属于“软件”,可知“硬件”在前,“软件”在后,二者不能交换。
D.错误,“有条件的”是对“企事业单位”进行修饰和限制,表明不是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能够“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急救培训”,所以“有条件的”不能删去。
故选B。
35.不改变原意,对③句画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与③句的后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可以适当删减词语。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我国急救设备配置数量仍相对不足。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③句的后半部分的两句都是主谓结构,“懂得急救的人占比较低”这一句的主语是“懂得急救的人占比”,谓语是“较低”;“急救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还需持续加强”这一句的主语“急救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谓语是“还需持续加强”。
保持两个主谓句结构一致,划线句子的主语可改写为“我国急救设备配置数量”,谓语为“仍相对不足”,所以第③句画横线的部分可改写为:我国急救设备配置数量仍相对不足。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38题。
①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传统图案,再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添充上丝绵、香料,就制成了古拙质朴的庆阳香包。②庆阳香包兼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于一身,绣法多样。③藏针绣造型状物,不见针线、形神兼备;立体刺绣类更讲求神似,可作双面挂、立体挂等;线盘香包,多用各色线条盘成五角棱形的“粽子”,可随身携带或挂在门庭上。④老一辈手艺人都有一颗“花心”,就是要绣出花朵在自然界中最真实的样子。________。⑤有一款呈葫芦形的香包,中间的蝴蝶呈飞翔姿势,蝴蝶的肚皮、脑袋跟葫芦浑然一体。⑥蝴蝶翅膀与葫芦采取的是同一块布料,从外面一脚针线也看不出来。
3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的“添”应该改成“填”。
B.②句中的“立体造型”与“平面刺绣”不可以互换位置。
C.③句的两个分号均应该改成逗号。
D.④句中的“花心”应该改为“匠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短语关系和标点符号的能力。
A.正确。填充:指填补某个空间。
B.“不可以互换位置”错,两者是并列关系,不分轻重主次,可以互换。
C.“均应该改成逗号”错,分号不可以改成逗号,分号表示多重复句层次之间的停顿,如果换成逗号,层次关系不明了。
D.“应该改为‘匠心’”错,用“花心”与下句“要绣出花朵”相呼应,改为“匠心”则缺少这种双关修辞效果。
故选A。
37.将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用渐变手法呈现出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一朵花瓣的阴阳不同
②绣制时至少使用三种颜色过渡
③能看出新叶和老叶的色差
④花样图案要做到阴阳对称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根据原文段语境,句子是解释前句“要绣出花朵在自然界中最真实的样子”,依照事理,应先写④图案效果,②再写用色,①再写针法,③最后写效果。故选C。
38.第⑥句有语病,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
【答案】蝴蝶翅膀与葫芦用的是同一块布料,从外面看不出一脚针线来。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⑥句中语病有两处:
一是搭配不当,“采取”和“布料”搭配不当,可将“采取”改为“采用”或“用”;
二是语序不当,“从外面一脚针线也看不出来”语序不当,“从外面看”作状语,“一脚针线”作“看不出来”的宾语,应放在“看不出来”后面,可改为“从外面看不出一脚针线来”或“从外面看,一脚针线也看不出来”。
故句子应修改为:蝴蝶翅膀与葫芦用的是同一块布料,从外面看不出一脚针线来。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9~40题。
①北京在城市建设中,规划了两道绿化隔离带——自内而外分别简称“一绿”的城市公园环、“二绿”的郊野公园环。②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规划,是为了以绿化带作为控制城市空间扩张的生态屏障,并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③如今,环城皆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公园,城市面貌耳目一新,已形成了“一半森林一半城”的生态底色。④未来,北京城市绿化建设规划最终的目标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绿”成为这座城市最容易撷取的色彩。
3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之所以”应删去。
B.③句中的成语“耳目一新”使用恰当。
C.③④两句中引号的用法不相同。
D.④句中的“撷取”不能换为“截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语言表达准确、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②句中后面有“是为了”,前面的“之所以”应该删掉,否则就是句式杂糅;
B.“耳目一新”使用不恰当,“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到很新鲜。主要用于突出人的感受,而语境中是突出“城市面貌”,用“耳目一新”不恰当。
C.③句引号表引用;④句引号表强调。
D.“撷取”是采择精华之意。“截取”是指从整体中切取一部分。此处修饰色彩,而且绿色也是城市的靓丽名片,应用“撷取”,不能换成“截取”。
故选B。
40.①句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在保持句意的基础上修改,将修改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自内而外分别简称“一绿”“二绿”的城市公园环和郊野公园环。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结构混乱,不合逻辑,“一绿”“二绿”是简称,应该紧挨着“简称”,而“城市公园环”“郊野公园环”不是简称。
可以修改为:自内而外分别简称“一绿”“二绿”的城市公园环和郊野公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