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 “呼吸与消化” 单元的内容,聚焦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变化。教材通过咀嚼馒头实验、角色扮演模拟口腔消化过程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口腔中牙齿、舌等对食物的作用,以及唾液的初步消化作用,为后续学习消化系统其他部分奠定基础,体现 “实验探究 — 模拟体验 — 知识建构” 的科学学习逻辑。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知道口腔能消化食物,但对牙齿、舌、唾液的具体作用及食物在口腔的变化过程缺乏科学认知。他们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与模拟活动参与能力,适合通过咀嚼实验、角色扮演探究口腔消化,不过在对唾液消化作用的理解上需引导。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 知道口腔是消化器官之一,牙齿(门齿、犬齿、臼齿)、舌、唾液在食物初步消化中发挥作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科学思维 通过咀嚼实验观察、角色扮演分析,培养观察、归纳与推理能力,能从实验与模拟中总结口腔消化的相关知识。 探究实践 能参与咀嚼馒头实验、角色扮演模拟口腔消化过程,提升实验操作、观察记录与模拟体验能力。 态度责任 激发对口腔消化的探究兴趣,培养爱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口腔中牙齿、舌、唾液对食物的初步消化作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唾液对食物的初步消化作用,以及口腔初步消化为后续消化提供的便利条件。
教具准备
馒头;镜子;硬纸板(模拟门齿、犬齿)、大塑料口袋(模拟臼齿);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问 “同学们,我们吃食物时,食物首先进入哪里?在口腔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对探究主题产生兴趣,交流初步想法。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发学生对口腔消化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口腔的消化作用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对食物有什么消化作用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结合生活经验,分享对口腔消化的认识(如牙齿嚼碎食物、舌搅拌食物等)。 设计意图:聚焦核心问题,激活学生已有认知,明确探究方向。 (二)探索: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实验与模拟 咀嚼馒头实验 教师活动:发放馒头,指导学生咀嚼不同次数(一次、三次、五次),观察馒头的变化,描述变化(从大块到碎屑,越来越小),引导思考牙齿的作用。 学生活动:分组咀嚼馒头,观察并描述馒头在咀嚼过程中的变化,初步认识牙齿的咀嚼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牙齿对食物的咀嚼作用,培养观察能力。 角色扮演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教师活动:讲解角色扮演方法:用硬纸板模拟门齿和犬齿的外形,大塑料口袋装满空气模拟臼齿;部分学生扮演 “馒头”,部分扮演 “牙齿”(门齿、犬齿、臼齿),部分扮演 “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观察 “馒头” 的变化,思考牙齿和舌的作用。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口腔消化过程,观察 “馒头”(同学)的变化,交流牙齿(门齿切割、犬齿撕碎、臼齿咀嚼)和舌(搅拌)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牙齿、舌在口腔消化中的作用,提升模拟体验与分析能力。 (三)研讨:口腔消化的相关问题 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与过程 教师活动:提问 “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引导学生结合咀嚼实验与角色扮演,总结:食物被牙齿嚼碎、舌搅拌,变得细碎、湿润。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享食物在口腔的变化(从大块到碎屑,与唾液混合)及过程(牙齿咀嚼、舌搅拌)。 牙齿和舌的工作 教师活动:提问 “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引导学生结合角色扮演,明确门齿切割、犬齿撕碎、臼齿咀嚼,舌搅拌食物。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分享牙齿和舌的工作,巩固对其作用的认识。 其他参与者与初步消化的便利条件 教师活动:提问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唾液的作用(初步消化淀粉),以及口腔将食物嚼碎、与唾液混合,便于后续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认识唾液的参与,理解口腔初步消化使食物更易被后续消化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梳理口腔消化的知识,深化对口腔消化作用的理解。 (四)拓展:爱护牙齿 教师活动:展示正确刷牙方法的图片,讲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及正确刷牙方法(上牙顺着牙缝向下刷,下牙顺着牙缝向上刷,内侧顺着牙缝下牙向上、上牙向下刷,咬合面来回刷)。 学生活动:认真学习正确刷牙方法,树立爱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的意识。 设计意图:拓展爱护牙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态度。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的作用是切割食物。 A. 门齿 B. 犬齿 C. 臼齿 答案:A 食物在口腔中,()起到搅拌作用。 A. 牙齿 B. 舌 C. 唾液 答案:B 口腔中,()能初步消化淀粉。 A. 牙齿 B. 舌 C. 唾液 答案:C 判断题 口腔不是消化器官。() 答案:× 所有牙齿的作用都一样。() 答案:× 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对后续消化有帮助。() 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口腔是消化器官,食物在口腔里会被牙齿嚼碎,门齿切、犬齿撕、臼齿嚼,舌还会搅拌,唾液也能初步消化淀粉。这样食物变得细碎,方便后续消化。我们还要好好保护牙齿,用正确方法刷牙。
板书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消化器官:口腔(牙齿、舌、唾液) 牙齿作用:门齿(切割)、犬齿(撕碎)、臼齿(咀嚼) 舌的作用:搅拌食物 唾液作用:初步消化淀粉 变化过程:食物被嚼碎、搅拌,与唾液混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积极参与咀嚼实验与角色扮演活动,对口腔中牙齿、舌、唾液的作用有了清晰认识;课堂交流活跃,学生的观察、模拟与分析能力得到提升,爱护牙齿的意识也有所增强。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唾液的消化作用理解较浅,在研讨 “其他参与者” 时,需更多引导;角色扮演中,部分学生对牙齿不同类型的作用模拟不够到位。 教学建议 后续教学中,可补充唾液消化淀粉的小实验(如馒头屑加唾液后滴碘酒,观察颜色变化与不加唾液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唾液作用;加强角色扮演的指导,让学生更准确模拟牙齿不同类型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科版)四年级
上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同学们,我们吃食物时,食物首先进入哪里?在口腔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对食物有什么消化作用呢?
探究新知
口腔对食物有初步消化作用:一是物理消化,牙齿咀嚼食物,将大块磨成小块,舌头搅拌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方便后续消化;二是化学消化,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把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为食物进入胃肠后的进一步消化打下基础。
1.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牙齿的作用
门齿:用来切割食物。
臼齿:用来咀嚼食物。
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用硬纸板模仿门齿和犬齿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装满空气模仿臼齿。
牙齿和舌在消化过程中,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馒头在口腔里面经历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怎样的变化?
1. 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2. 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3.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
4.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平衡膳食宝塔” 分五层,告诉我们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底层谷物最多(供能),往上是蔬果、肉蛋奶豆制品,顶层油盐最少,指导合理搭配。
示例:特点是谷物吃得多,蔬菜少;问题是蔬果摄入不足,可能缺维生素,偶尔吃高糖零食,不均衡。
调整:增加蔬菜量,每天加 1-2 种水果,减少高糖零食,每周加 2 次豆制品,让各类食物量贴合宝塔推荐。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
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
课堂练习
选择题
( )的作用是切割食物。
A. 门齿
B. 犬齿
C. 臼齿
食物在口腔中,( )起到搅拌作用。
A. 牙齿
B. 舌
C. 唾液
口腔中,( )能初步消化淀粉。
A. 牙齿
B. 舌
C. 唾液
B
A
C
课堂练习
判断题
口腔不是消化器官。( )
所有牙齿的作用都一样。( )
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对后续消化有帮助。( )
×
×
√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口腔是消化器官,食物在口腔里会被牙齿嚼碎,门齿切、犬齿撕、臼齿嚼,舌还会搅拌,唾液也能初步消化淀粉。这样食物变得细碎,方便后续消化。我们还要好好保护牙齿,用正确方法刷牙。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消化器官:口腔(牙齿、舌、唾液)
牙齿作用:门齿(切割)、犬齿(撕碎)、臼齿(咀嚼)
舌的作用:搅拌食物
唾液作用:初步消化淀粉
变化过程:食物被嚼碎、搅拌,与唾液混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