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设计制作小车(二)》教学课件(15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8《设计制作小车(二)》教学课件(15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3:54:1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 “运动和力” 单元的综合实践课,是 “设计制作小车(一)” 的延续,聚焦小车的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教材通过实施方案(分工制作、汇报测试)、评估与改进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反思改进意识,体现 “方案实施 — 测试评估 — 反思改进” 的工程学习逻辑。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 “设计制作小车(一)” 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设计方案,但在实际制作、团队分工与问题解决方面经验不足。他们能参与小组合作制作,但在材料加工、部件组装及应对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 认识到工程制作需要经历分工、加工、组装、调试等环节;了解通过测试与评估,可发现小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科学思维 通过制作小车、测试评估与改进,培养逻辑推理、问题分析与反思改进能力,能从测试结果中找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探究实践 能参与小车的制作、测试、汇报活动,提升动手操作、团队协作、问题解决与交流展示能力。 态度责任 激发对工程制作的持续兴趣,培养严谨的制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与勇于反思改进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进行汇报、测试,并对小车进行评估与改进。
教学难点
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有效改进小车。
教具准备
学生设计的小车图纸;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等制作材料;测试场地(标有 1 米距离的区域);《小车制作评价表》;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回顾 “设计制作小车(一)” 的设计方案,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设计好了小车的方案,今天我们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小车,之后还要测试、评估并改进它,大家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学生活动:回忆设计方案,对制作小车充满期待,交流制作的初步打算。 设计意图:以回顾旧知引出本课制作、测试与改进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明确实施方案与评估改进任务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我们要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做好分工,完成组装、调试,之后进行汇报、测试,还要对小车进行评估与改进,大家清楚今天的任务了吗?”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明确本课需要完成的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任务。 设计意图:聚焦核心任务,让学生清楚本课的工作流程与目标。 (二)探索:制作、测试小车 做好分工,制作小车 教师活动:指导各小组根据设计图,明确分工(如材料准备、加工、组装、调试等角色);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材料切割不平整、部件连接不牢固等)。 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根据设计图选择材料和工具,加工材料,进行组装与调试,制作出小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动手制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落实设计方案。 汇报、测试小车 教师活动:组织各小组汇报设计思路、展示设计图、介绍组装流程,然后在测试场地测试小车(观察是否能在 5 秒内把两块橡皮运 1 米远),记录测试情况。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倾听;进行小车测试,观察并记录小车的行驶情况(如是否能行驶、行驶距离与时间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交流展示能力,通过测试检验小车的功能,为后续评估与改进提供依据。 (三)研讨:评估与改进小车 评估小车 教师活动:发放《小车制作评价表》,引导学生从 “小车设计”“小车制作”“小车功能”“团队分工合作”“展示讲解” 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车进行评估打分,交流评估意见。 学生活动:小组间相互评估,填写评价表,交流对其他小组小车的看法(如设计是否合理、制作工艺如何、功能是否达标等)。 改进小车 教师活动:提问 “根据评估的情况,小组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怎样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小车?” 引导各小组针对测试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如不能走直线、动力不足等),讨论改进方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析小车存在的问题(如车轴不正导致不能走直线,橡皮筋动力不足导致行驶距离短等),思考解决方案(如调正车轴,增加橡皮筋等),并尝试改进。 设计意图:通过评估与改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深化对工程制作的认识。 (四)拓展:工程师的设计理念 教师活动:讲解 “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并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制作观念。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理解工程师的设计理念,认识到改进在工程制作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工程认知,培养勇于面对问题、积极改进的科学态度。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制作小车时,首先要()。 A. 直接制作 B. 做好分工 C. 测试小车 答案:B 评估小车时,不包括()方面。 A. 小车颜色 B. 小车设计 C. 小车功能 答案:A 发现小车动力不足,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 A. 增加橡皮筋 B. 减小车身重量 C. 以上都可以 答案:C 判断题 制作小车时,不需要分工,自己做自己的就行。() 答案:× 测试小车是为了检验小车是否能完成任务。() 答案:√ 评估后,小车不需要改进。() 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根据设计图分工制作了小车,还进行了汇报和测试。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了小车存在的问题,像有的不能走直线,有的动力不足。然后我们思考了改进的方法,比如调正车轴、增加橡皮筋。工程制作就是要不断改进,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小车(二) 实施方案:分工→制作→汇报→测试 评估与改进: 评估:从设计、制作、功能等方面 改进:针对问题(车轴不正、动力不足等)提出方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车的制作与测试活动,团队分工较明确,多数小组能顺利制作出小车并进行测试;通过评估与改进,学生的反思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对工程制作的流程与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不足之处 部分小组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加工与部件的连接处理不够好,导致小车存在较多问题;个别小组在改进环节,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依赖教师指导。 教学建议 后续教学中,加强对材料加工与部件连接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更实用的制作技巧;在改进环节,引导学生先自主思考,再进行小组与全班的交流,拓宽改进思路,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3.8《设计制作小车(二)》
(教科版)四年级

3.8《设计制作小车(二)》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设计好了小车的方案,今天我们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小车,之后还要测试、评估并改进它,大家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人们根据需要会设计各种动力的车辆来执行不同的任务。我们也设计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来完成任务吧!
探究新知
我们要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做好分工,完成组装、调试,之后进行汇报、测试,还要对小车进行评估与改进,大家清楚今天的任务了吗?
1.做好分工,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
● 确定组装步骤
● 选择材料和工具
● 加工材料
● 组装
● 调试
● 汇报设计思路
● 展示设计图
● 介绍组装流程
● 测试小车
2.汇报、测试。
项目 1 分 2 分 3 分
小车设计 方案不合理,没有设计图 方案较合理,有简单的设计图 方案合理,有严谨、详细的设计图
小车制作 制作工艺差,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 制作工艺一般,对于出现的问题部分能解决 各部件连接合理,车架扎实,轮轴稳定,轮子转动灵活,制作时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车功能 不能行驶 能够行驶,但距离较短,行驶较慢,载重能力差或不能按直线行驶 完全按照要求完成规定任务
团队分工合作 没有分工合作 有简单分工,合作较少 分工合理,团队协作顺畅
展示讲解 展示不清晰,内容不完整,讲解不流利 对设计和制作过程展示较完整,讲解较清晰 对设计和制作过程讲解清晰、思路开阔
1评估。
根据评估的情况,小组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小车。
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并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课堂练习
制作小车时,首先要( )。
A. 直接制作
B. 做好分工
C. 测试小车
评估小车时,不包括( )方面。
A. 小车颜色
B. 小车设计
C. 小车功能
发现小车动力不足,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 )。
A. 增加橡皮筋
B. 减小车身重量
C. 以上都可以
A
C
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制作小车时,不需要分工,自己做自己的就行。( )
测试小车是为了检验小车是否能完成任务。( )
评估后,小车不需要改进。( )
×

×
同学们,今天我们根据设计图分工制作了小车,还进行了汇报和测试。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了小车存在的问题,像有的不能走直线,有的动力不足。然后我们思考了改进的方法,比如调正车轴、增加橡皮筋。工程制作就是要不断改进,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设计制作小车(二)
实施方案:分工→制作→汇报→测试
评估与改进:
评估:从设计、制作、功能等方面
改进:针对问题(车轴不正、动力不足等)提出方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