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4.2工业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4.2工业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7 22: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工业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玲玲同学走进附近的服装加工厂,通过调查实践,了解了棉花从种植到运输再到加工的过程。以下是她对“棉花的一生”的实践记录:种植棉花—采摘棉花—运到附近的纺织厂—纺纱织布、加工布匹—生产服装。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人类活动属于工业生产的有 (  )
①采摘棉花    ②纺纱织布
③加工布匹    ④生产服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种植棉花、采摘棉花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工业产品有 (  )
①农家肥 ②化肥 ③农药 ④农业机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企业发展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下图示意漫画《中国“智”造,靠谁造心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属于高技术产业的是 (  )
A.食品加工业 B.棉纺织业
C.微电子产业 D.钢铁工业
4.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
A.大国重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B.科技创新,始终依赖国外支援
C.工业发展,继续走传统工业路
D.产业升级,依靠矿产资源开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读我国工业发展变化图,完成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949年前我国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B.1950—1960年建设的工业中心均分布在省级行政中心
C.1960年以后新建的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人口稀疏区
D.1949年以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设的工业中心越来越多
6.我国工业中心逐渐“安家”在各个省区,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
①交通设施的完善     ②国家政策的支持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工业增加值是一段时间内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计算方法为用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减去生产过程中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损耗。读2022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工业增加值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完成7—8题。
7.下列2022年人均工业增加值超过3万元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新    B.甘    C.苏    D.藏
8.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中心之间的关系是 (  )
A.东部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人均工业增加值高
B.西部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人均工业增加值低
C.中部地区无工业中心分布,人均工业增加值低
D.人均工业增加值完全取决于工业中心的分布
智能制造是指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制造全过程,实现制造系统的全智能化,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如图为我国2023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细分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2023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规模最大、毛利率最高的产业分别是 (  )
A.3D打印设备、工业无人机
B.智能物流装备、3D打印设备
C.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
D.数控机床、工业无人机
10.影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    B.科技    C.资金    D.市场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川气东送”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读“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图,完成11—12题。
11.结合图文分析,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及其原因,下列正确的有
( )
①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分布或消费市场
②乙地区能源相对匮乏,能源需求量大
③乙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收入增多
④优化乙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城市群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 (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科技水平高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产业是( )
A.计算机软件、航天设备 B.生物技术、新材料类产业
C.电子、信息类产业 D.新材料、新能源类产业
14.工业根据其产品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而分为不同类别,下列工业产品中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
A.钢铁 B.汽车 C.机床 D.计算机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生产的最高水平,指引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截至2023年12月,全球“灯塔工厂”共有153座,其中有62座在中国,总数持续领先全球。下图示意世界“灯塔工厂”所在的主要国家及中国和美国“灯塔工厂”所属行业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
15.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得益于 (  )
A.劳动力成本低廉 B.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C.矿产资源丰富 D.国家政策支持
16.与美国的“灯塔工厂”相比,中国的“灯塔工厂” (  )
①智能制造工厂数量多
②尖端技术领域涉及少
③所属产业多为重工业
④能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中国要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应该 (  )
A.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扩大制造业的规模
B.依据各地资源禀赋,满足各类制造需求
C.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赋能企业科技创新
D.依托国外核心技术,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以强大的实力推动我国由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读珠江三角洲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图(图1)和工业机器人工作场景图(图2),完成18—20题。
图1 图2
18.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南部,下列城市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是 (  )
A.佛山    B.东莞    C.深圳    D.广州
19.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工业机器人有助于 (  )
①降低企业初始建厂资金支出
②增加普通工人就业机会
③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④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珠江三角洲地区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 (  )
A.高端人才的培养    B.石油资源的输入
C.城镇化速度加快    D.远洋航海的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某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完成21—22题。
项目 环渤海地区 全国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76 7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2.16 1.77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27.70 119.87
工业新水取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8.48 16.34
注:工业新水取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2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是 (  )
A.能耗较低,水耗较低 B.能耗较高,水耗较高
C.能耗较低,水耗较高 D.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22.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
A.轻工业比例较高 B.重工业比例较高
C.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 D.当地水资源丰富
读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图,完成23—24题。
23.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
A.资源的高投入    B.资源的低利用
C.废弃物再利用    D.废弃物高排放
24.该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政策  B.科技  C.能源  D.劳动力
25.高新技术产业的共同特点有( )
A.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B.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C.需投入较多的自然资源 D.接近市场,便于销售
二、非选择题
26.高速铁路网的“触角”越伸越长,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火箭一次次发射升空,托举着中国人“叩问苍穹向九天”的梦想;“蓝色国土”上,“重器”一次次下海,用实力展现出中国的底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究一 高新产业提“质”
202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世界最长海底高速铁路隧道开始实体施工;“空中出租车”首飞成功;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亮相;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南极秦岭站开始建设;世界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投入运营;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安装完成……
(1)列举生活中你熟悉的高新技术产品。
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条件。
探究二 传统产业加“新”
2024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最大的热点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
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说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和三要素。
(4)如何提升家乡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请你献计献策。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是指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算力枢纽分布。
材料二 通过在西部地区建立大型数据中心,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充足的土
地资源以及优越的气候条件,来降低计算成本和能耗,同时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
张问题和计算成本压力。此外,“东数西算”工程还有助于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的
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对我国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算力资源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
(2)贵州枢纽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高原,贵州枢纽的数据主要来自_________枢纽。虽然贵州枢纽所处纬度低,但是由于地势高,夏季气候凉爽,有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散热成本。
(3)成渝枢纽位于长江_______(河段),落差____(大/小),可大力开发_____资源,为数据中心提供电能。
(4)内蒙古枢纽地处高原,地势起伏小,____(冬/夏)季风强劲,_____资源丰富;且全年降水少、晴天多, ______资源丰富,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低碳环保的能源。
(5)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汽车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缩影,60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截至2024年,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
材料二 图1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示意图,图2为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图1 图2
(1)简述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出2022年我国消费占比最大的能源以及该能源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总部位于深圳的我国某汽车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基础,稳坐2024年全球新能源
汽车销量冠军。说出该汽车企业所在汽车产业集群的名称,并简述其发展新能源
汽车的有利条件。
(4)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分析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优势,并从企业角度探讨提升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性能和销量的途径。
29、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读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包括_________工业区和_________工业区。
(2)请根据图中信息说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两条)
图中两大工业基地,其中一工业基地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骨干。目前,该工业基地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国家对该工业区实施重点改造,其改造的重点之一是积极发展_______产业。
(4)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制约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水资源短缺,你认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DDCAD 6-10ACADB 11-15BACDB 16-20ACCDA 21-25DBCBB
26.(1)智能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机、智能门锁、智能马桶等。
(2)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交通和通信发达;人才聚集;工业基础好;环境优美;等等。
(3)特点:创新。三要素:教育、科技、人才。
(4)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
字经济创新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等。
27.(1)西多东少
(2)云贵 粤港澳
(3)上游 人 水能
(4)冬 风能 太阳能
(5)实现东西算力的均衡布局(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以数据为纽带促进区
域协同发展(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发展);优化算力成本;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等等。
28.(1)空间分布特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
(2)能源:煤炭。影响:煤炭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产生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等等。
(3)名称: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有利条件:珠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制造业基础;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发达,具备创新研发能力;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4)优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噪音更小;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等等。途径:发展电池技术,提升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改进电动机,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充分利用补贴政策,降低购车成本;等等。
29.(1)辽中南 京津唐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3)高新技术
(4)跨流域调水 节约用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