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9 14: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一、读 书(12分)
1.(2分)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风格多样。下面是几位书法家以杜牧的《清明》为内容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甲】是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乙】是楷书,    (字体特点);【丙】是     (字体),潇洒飘逸,行云流水。
2.(10分)诗歌常用一些技巧来表情达意。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表现手法 古诗文名句 出处
用典 (1)自康乐以来,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化静为动 (2)    ,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吴均
移情于物 (3)感时花溅泪,    。 《春望》杜甫
视觉听觉相结合 (4)    ,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李贺
诗人在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达成“诗言志”的目的。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5)    ,    ”抒发自己悠然自得和超脱物外的自在旷达;《钱塘湖春行》中的“(6)    ,    ”,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赠从弟(其二)》中的“(7)    、    ”借松柏之刚劲,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二、读 思(38分)
3.(9分)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志趣与品格?为探究这个问题,八(二)班开展了“理想 品格 人生”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读散文——赏花之品格】
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选自郭沫若《石榴》)
(1)第一小组的同学深情朗读了郭沫若的《石榴》。请你仔细研读下面的材料,找出表述中有误的一项    
A.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干是:石榴树是一种。
B.选文第②段用语典雅、句式整齐,形象地写出了石榴树的外形以及内在气质。
C.选文第③段画浪线句改成“那是夏季的心脏”后,句子意思变了,语气也不如原句强烈。
D、选文中加点的四个词语“奇崛”“清新”“枯瘠”“柔媚”词性一致。
【活动二:观影视——悟革命理想】
“守常,我想通了,我们得建党,我们得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你想建一个什么样的党?”
“一个用马克思学说武装起来的先进的政党,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的政党。”
“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
“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好,仲甫兄,让我们对着这些同胞宣誓吧!”
两个人对着这苍茫大地,对着这些苦难同胞,同时举起右拳,四目相对,满含热泪:“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2)第二小组的同学在班级公众号上展示了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片段中的一段台词。请你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研读,并将你的感悟发在评论区。(30字左右,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你的感悟:   
【活动三:读名著,赞伟人精神】
(3)第三组同学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为其中三位人物写了颁奖词。请根据提示,并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姓名 颁奖词
①    从橘子洲头到保安.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你把一生倾洒给神州大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你信步迈越;八千里山河金戈铁马,你谈笑风生。栉风沐雨,鞠躬尽瘁。你点燃了中国工农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
②    你大名鼎鼎,却极其爱笑;你屡立战功,却依旧谦虚;你生活简朴,性格直率;为了生活下去,你当过矿工,做过放牛娃,修鞋烧碱矿筑水渠;你18岁当了排长,遭到逮捕,信念毫不动摇;最终,你加入共产党,成为新中国一颗闪耀的红星。
周恩来 ③   
4.(11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
带厨房的书店
埃里克原是一名厨师,因为手臂意外受伤留下残疾,不得不放弃喜欢的职业。他在伦敦的一条街上开了一家专卖烹饪书籍的书店,可开业后顾客寥寥,生意冷清至极,没半年便濒临倒闭。
一天,埃里克正在书店里想着对策,突然听到一位顾客对她的同伴说:“他们宣传这里的每一本书,都能把人带入美食殿堂,只要‘按图索骥’,就可以成为‘烹饪高手’……如果真是这样,那厨师还用学吗?我不相信书中的菜谱有这么神奇。”
听了顾客的话,埃里克才清楚书店生意不好的原因,原来顾客对店里的烹饪书籍都不信任。怎么才能取得顾客的信任呢?埃里克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在书店里开办了一个“检验厨房”,聘请了一名“驻店大厨”,当着顾客的面,按照顾客感兴趣的菜谱,‘按图索骥’地做出一道菜,供顾客亲自品尝,以检验所卖食谱上记载是否管用。
自推出“检验厨房”后,光临书店的顾客猛地多了起来,顾客选好一本烹饪书籍,从中任意挑选出一款菜谱、然后驻店大厨就会按照这款菜谱烹饪出一道菜。如果顾客品尝后觉得味道还不错,就会买下这本烹饪书带走。此举不但给摆在书架上的图书带来了生机,还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如今,埃里克的“烹饪”书籍美名远扬,成了伦敦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许多人都会慕名前来,浏览美食书籍,品尝美味饭菜,然后再买些书籍带走。
生活和工作中处处需要创新,一个好创意就这样让一家濒临倒闭的书店走出困境,起死回生。
(1)埃里克的“烹饪”书店由濒临倒闭到美名远扬,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一个好创意就这样让一家濒临倒闭的书店走出困境,起死回生。”同理、好的读书创意也有助于同学们走出名著阅读的低效。请你以《昆虫记》阅读为例,提二至三条有创意的名著阅读方法,并将它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5.(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
B.衡于虑
C.安居而天下熄
D.往之女家
(2)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    ,流露在言谈中,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    ?你没有学过礼吗?
(3)文学创作中常常会用到修辞手法,以使语言生动形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首段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仿照示例,写出《春望》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首段用排比句列举了历史上六位名人的事例,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说明人才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4)下面是对孟子何谓“大丈夫”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甲】无论是否得志,都要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共守道德之高标。
【乙】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是大丈夫精神实质的体现。
选择:   
理由:   
6.(6分)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说苑 敬慎》)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请用“/”标出文中画波浪线句的停顿处。(标二处)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2)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三、读写(70分)
7.(6分)学完《愚公移山》后,老师布置了漫画赏析作业。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新“愚公移山”》,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寓意。
写作提示:①结合漫画,说明寓意;②语言简洁、流畅;③不少于80字。
8.(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一株赶考的麦子
洛水
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
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
对于我的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
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
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我如遇大赦,赶紧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看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我学看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
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沛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班级开展“散文大家赏”活动,语文老师推荐了《一株赶考的麦子》。
(1)本文的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0字左右)
(2)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这篇散文作了点评。请你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不少于120字)
A.文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
B.这篇散文的语言简洁畅达,如涓涓细流浸润心田。
9.(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劳动 数据调查】
我国一直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明确把“劳”写入党的教育方针。2022年4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从今秋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那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情况如何?以下是晋城市某重点中学的调查结果。
材料二:【劳动 家长声音】
家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一种。围绕要不要让孩子做家务的问题,学校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并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家长观点进行了归类,主要有以下三位家长为代表的观点:
红妈妈:我也想让孩子做家务,但是孩子总是不愿意做,我就用奖励零花钱的办法来引导她做家务,孩子为了赚零花钱,也愿意做一些家务。
铭妈妈:孩子每天作业都写不完,哪有时间做家务?学习最重要,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不要求孩子做家务,家务活应该由家长来做。
亮爸爸:我家孩子其实挺想做家务的,但是干不好,孩子干完我还得返工,索性就不让他干了时间长了,孩子也就不主动要求做家务了。
材料三:【劳动 】
班主任王老师:在家做家务的孩子,来了学校干活也利索,值日一次性过关。此外,他们责任意识也比较强,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班级的领头羊。
劳技李老师:中学生适当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自己的成长意义巨大。家务劳动可以使中学生在精神压力重的情况下释放心情,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做些家务可以增强中学生的体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疾病;适当做些家务可以使中学生变得细心,使中学生的成长过程变得更有意思、更精彩。
我的想法:
材料四:【劳动 建议一览】
作为家长需要主动要求孩子做适当的劳动,从小重视孩子劳动方面的教育,多放手让孩子做,从小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单单将关注点放在文化课、艺术课方面。但在安排家务劳动时要注意量不能太大,不要太劳累孩子,否则会造成负面影响。
希望家长可以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让孩子干家务活的时间表。中学生要提高自己对劳动的认识,从做家务做起,多学习身边优秀的伙伴,多体会父母的辛苦,多主动帮助父母,多制订一些计划目标,诸如这个星期的劳动时间要达到多长,要做几种类型的家务等。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学校开展与时俱进、丰富多样的劳动课程,建设符合教育要求、安全可靠的劳动园地和场所,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搭建多样化教育平台和实践基地。回到家中倡导学生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家校活动记录表鼓励、监督学生做家务,也可以定期让一些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了热门话题,你们班召开了“劳动与成长”的主题班会,各小组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为材料三命名,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的理解,在横线上将“我的想法”补充完整。
材料三:【劳动     】
我的想法:   
(2)请你以班会主持人的身份对【劳动 家长声音】中三类家长做法的不当之处进行劝说。
(3)班会即将结束,你作为主持人要对班会进行总结。请写出你的结束语。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用上材料一【劳动 数据调查】中的数据;②思路清晰,语言得体;③不少于100字。
10.(35分)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姿态”一词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姿势;②态度、气度。不论是文学作品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姿态: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姿态,愚公“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不懈奋斗的姿态;茅盾笔下白树笔直向上、倔强挺立的姿态,“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艰难努力的姿态;老师们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的姿态,同学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斗志昂扬的姿态……这些姿态美丽动人,饱含情感,拥有力量,带给我们感动和启发。
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一:最美的姿态
题目二:那 的姿态
写作提示:①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读 书(12分)
1.形态端庄,字体方正,结构严谨。行书
2.(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负势竞上
(3)恨别鸟惊心
(4)角声满天秋色里
(5)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7)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注意“罹”的书写)
二、读 思(38分)
3.(1)C
(2)情节:“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评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日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毛泽东 彭德怀
示例:从黄埔军校到保安,从保安到延安,你守住炽热的红心,创造胜利的新中国。满腔热情,一座丰碑。漫漫新中国历史,你从青丝到银发。戎马半生,鞠躬尽瘁;心之所钟,永是中华。
示例:这些革命先驱虽出生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中国四万万同胞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4.(1)埃里克善于听取顾客的意见并进行思考,为打消顾客的顾虑,聘请大厨在店中按照菜谱做菜来检验书中食谱是否管用,这个创新之举让他取得了成功。
(2)示例:《昆虫记》既是一部科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据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创意阅读。从科学角度,可以采用实验法阅读,如作者写螳螂捕食时会采用“盯人战术”给敌人制造压力使其恐惧,那我们就捉螳螂观察,将自己记录下的观察日记和作者的描写对照;从文学角度,可以采用拓展法阅读,如作者写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穿着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对这段描写进行拓展作文,来突出杨柳天牛的吝啬鬼形象。
5.译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春望
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连绵的战火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答案:(1)C
(2)①(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②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3)夸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使读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在战乱中的那种焦虑和期盼之情。
(4)【甲】
理由:孟子认为大丈夫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独自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无论是否得志,都要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共守道德之高标。所以【甲】理解不正确。
6.参考译文: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 聆听并接受您的命令,愿意听您余下的教诲。”老人说:“地位越高,要越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
答案:(1)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2)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孙叔敖是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并能虚心接受的好官员。
三、读写(70分)
7.示例:内容:愚公拄着锄头,站在写有“资源”二字的两座大山跟前,一人对他说:“这辈子你也搬不完这座山!”愚公自信地说:“我的子孙千千万,两座大山很快完!”
寓意: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有限,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为子孙后代保留充足的资源。
8.(1)表层指即将高考的“我”;深层是“我”要在人生路上努力奋斗,将父亲的期望实现,不辜负他的爱。
(2)以A句为例:文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父子身形上,曾经高大的父亲如今已不如“我”高,体现岁月变迁。割麦能力上,“我”力不从心,父亲却游刃有余,突出父亲勤劳坚韧。战场方面,父亲的麦田与“我”的高考考场相对比,表明父子各自为目标努力,并肩作战。这些对比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也深化了父子情及各自奋斗的主题。
以B句为例:这篇散文的语言简洁畅达,如涓涓细流浸润心田。在用词上,简洁勾勒出父亲收麦形象。描写中,生动展现“我”割麦困境。情感表达时,自然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简洁文字蕴含深厚情感,让读者在质朴语言中感受父子间的深情,以及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如潺潺溪流,滋润心灵。
9.(1)材料三命名:【劳动 教师视角】(或【劳动 益处多多】等,合理即可)
我的想法:我认为劳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性,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艰辛。通过参与劳动,我们可以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更加懂得感恩和回报。因此,我非常支持学校加强劳动教育,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对红妈妈的劝说:红妈妈,您用奖励零花钱的方式引导孩子做家务,虽然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下去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做家务只是为了赚钱,而忽略了劳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建议您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逐渐培养起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
对铭妈妈的劝说:铭妈妈,您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需要做家务,这种看法有些片面。适当的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建议您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家务让孩子参与,让孩子在学习之余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对亮爸爸的劝说:亮爸爸,您因为孩子做家务干不好就不让他干了,这种做法可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其实,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或做得不够好,但这正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建议您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指导,让孩子在尝试中不断进步,从而逐渐掌握做家务的技能和方法。
(3)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本次“劳动与成长”主题班会已经接近尾声。在这次班会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劳动教育对于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也听到了大家对于劳动的不同看法和声音。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不仅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还将劳动课正式纳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程。然而,在实际落实中,我们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有些同学对家务劳动持消极态度,认为这会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而有49%的家长则过分溺爱孩子,不愿意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这些观念都需要我们共同去改变。在今天的讨论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同学分享了自己参与家务劳动的经历和感受,也感受到了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成长和收获。同时,家长们的发言也让我们看到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呼吁大家要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家长们也要适当放手,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独立和感恩。同时,学校也应该继续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和平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