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 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 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21: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某校组织“庆国庆”画展,参展的彩铅、水墨、水彩、速写四个类别作品幅数分别为:58,56,58,60,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56 B.57 C.58 D.59
2.为了建设“书香校园”,某校开展捐书活动.某班40名学生捐书情况统计如表所示,则该班学生所捐书本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捐书本数 1 2 3 4 5 8 10
捐书人数 5 8 8 12 4 2 1
A.3,4 B.8,12 C.8,4 D.3,12
3.已知一组数据:3,3,4,6,若再添加一个数据4得到一组新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统计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4.某学校组织了一场体育测试,现抽出60个人的体育考试分数,并对此进行统计,如图所示.关于这60人的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12 B.中位数是75 C.众数是21 D.众数是85
5.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计,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演讲能力占、演讲效果占,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甲 85 95 95
乙 95 85 95
根据以上信息,下面对两人最后得分(或名次)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得91分 B.乙得91分
C.甲获得第一名 D.乙比甲高2分
6.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保障学生每天阅读1小时”的要求,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小亮记录了自己一周内每天阅读的时间(单位:分钟),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列关于小亮该周每天阅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平均数为70分钟 B.众数为67分钟 C.中位数为67分钟 D.方差为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一组数据为1,1,2,2,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8.若a,b,c的平均数为16,则,,的平均数为 .
9.已知一组数据,x,3,,6的中位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10.某校女子啦啦操队的年龄分布如表所示,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
年龄(单位:岁) 12 13 14 15 16
人数 3 8 9 1 1
11.某班六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 5,6,x,7,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的值为 .
12.已知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标枪的平均成绩相同,标枪落点如图所示,则方差 (填“”“”或“”).
13.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按演讲内容占4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20%,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选手甲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则选手甲的最后得分是 .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甲 90 90 95
14.某餐厅提供单价为10元、8元、6元的三种小吃,如图是某月销售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则该餐厅本月销售单价的众数是 元.
15.一组数据,,,……,的方差是a,平均数是b,则另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平均数是 .
16.有11个正整数,平均数是10,中位数是9,众数只有一个8,问最大的正整数最大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17,18每小题7分,19,20,21,22,23,24,25每小题8分,26,27每小题9分,共88分.)
17.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单位:分)如下:
80,85,90,95,85,100,95,85,90,80
(1)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若成绩在90分及以上为优秀,求优秀率.
18.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家这5个月平均电费是多少元?
(2)哪种统计图更适合预测下一个月电费变化情况?为什么?
(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估计月是哪个月?理由是什么?
19.小聪、小明准备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党史知识”竞赛,老师对这两名同学进行了5次测试,两人5次测试的成绩(满分10分)如下:小聪:8,8,7,8,9;小明:10,9,7,5,9
(1)填写下表: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小聪 8 8 0.4
小明 8 9 3.2
(2)根据上面的计算,老师选择小聪代表班级参赛,理由是什么?
(3)如果再组织一次测试,小明得8分,那么小明成绩的方差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了庆祝第53个世界环境日,学校举办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分“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生物保护”、“人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四个项目,如表是小亮和小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
项目 自然环境保护 地球生物保护 人类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小亮 95 90 85 90
小彬 80 90 100 90
(1)计算小亮与小彬的四个项目的平均成绩;
(2)若“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生物保护”、“人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四个项目按确定综合成绩,则小亮和小彬谁的综合成绩高?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1.某校决定从甲、乙、丙三名学生中选拔一名去市里参加“致敬英雄”演讲比赛, 因此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分
甲 乙 丙
笔试 70 80 90
面试 90 70 70
根据录用程序,学校组织250 名学生采用投票推荐的方式,对三人进行民主测评,三人得票率(没有弃权,且每位同学只能推荐1人)如扇形统计图所示,每得一票记1分
(1)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得分按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三人中谁将被录取.
(2)请你设计一种确定个人成绩的规则,使得乙被录取,并直接写出此时甲、乙、丙三人的个人成绩.
22.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某中学举办“粽香暖童心·端午伴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此次活动既传递节日温暖,又弘扬传统文化,让留守儿童在集体的关爱中,度过一个温情满溢的端午佳节.该中学数学兴趣小组的张明同学结合自己所学的统计知识,随机收集了60名留守儿童包粽子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众数是 ,中位数是 ;
(3)根据已学的统计知识,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来看,你觉得哪个统计量最适合作为评价留守儿童包粽子的一般水平,并说明理由.
23.学校倡导“爱妈妈,从小勤做家务”,要求学生周末帮妈妈做家务的平均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为了解学生周末做家务的情况,学校组织团支部成员家访,对部分学生周末做家务的时间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作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家访中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请求出扇形统计图中“1.5小时”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3)试说明本次被调查的学生周末做家务的平均时间是否达到要求.
24.甲、乙两名学生进行射击练习,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结果如下:
命中的环数/环 5 6 7 8 9 10
甲命中次数 1 2 4 2 1 0
乙命中次数 1 4 2 1 1 1
(1)乙同学10次射击命中环数的众数是______环;
(2)求甲同学10次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方差;
(3)经过计算可知,乙同学10次射击的平均数是7环,方差是2.2.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从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数据波动的大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甲、乙两名学生的射击水平.
25.东方对虾是日照的海产四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某虾产业园为了解一号养殖池和二号养殖池的对虾生长情况,园区分别从两个池内各随机捞取50只虾,并将每只虾的重量(单位:g)作为样本数据,将数据分组,并绘制了两个样本的统计图:
组别 A B C D E
x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一号养殖池对虾样本数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m的值是________,中位数落在________组;
(2)求扇形统计图中,组别D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市场调研,单只重量在范围内的对虾占比越高,综合收益越大,请估计哪个养殖池收益更大.
26.覃斗芒果是广东省的特产,因主产于广东省雷州市的覃斗镇而得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为了更好地发展芒果种植,某地区积极投入资金和技术大力推广种植甲、乙两个特色品种芒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对相同面积种植下的两个品种随机分别选取同样数量的个芒果(特殊果实样本除外)对其长度进行测量和分析,芒果长度用(单位:)表示,将测量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形成了甲品种扇形统计图和乙品种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据分组
组别
甲种芒果组共50个数据,频数分布如下(单位:):
芒果长度 17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频数 3 7 6 2 5 5 8 4 3 7
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补全图2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2)在甲品种扇形统计图中,组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_____;
(3)甲品种抽取的芒果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_cm;
(4)从乙品种芒果测量结果的组数据中随机抽取8个数据,具体为:,,,,,,,.张明同学依此断定乙品种芒果B组测量数据的众数为,请你判断一下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7.为设计学校数学节活动,学校制定了,两种方案供老师和学生打分,再根据得分情况选择最终的活动方案,其中编号为老师评委打分,号为学生评委打分(满分分),打分结果如下:
.得分情况统计表:
评委编号
方案得分
方案得分
b.得分情况数据分析表: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方案
方案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 , ; (填“”“”或“”).
(2)为减少极端值对数据的影响,如果将,两种方案的得分均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下列对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后的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方案,得分的平均数均没有变化;
方案,得分的中位数均没有变化;
方案,得分的众数均没有变化;
(3)既要考虑办学生喜爱的数学节,也要充分考虑老师的意见,学校决定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但是赋予教师评委打分和学生评委打分的权重,请你计算方案的最终得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分析】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根据平均数公式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解:四个类别作品的幅数分别为58、56、58、60,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故选:C.
2.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中位数,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结合表格数据进行计算.中位数是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详解】解:捐书4本的人数最多的是12人,故众数为4,
总人数40,中位数为第20和21个数据的平均数,而这2个数均为3,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故选:A.
3.A
【分析】本题考查数据统计量的变化,需逐一计算原数据与添加数据后的新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判断是否发生变化.
【详解】原数据为3、3、4、6,添加一个4后,新数据为3、3、4、4、6.
∴原平均数:,新平均数:
∴平均数未变,故A选项符合题意;
原众数为3(出现2次); 新数据中3和4均出现2次,
∴众数变为3和4.
∴众数改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原数据排序后为3、3、4、6,中位数为;
∴新数据排序后为3、3、4、4、6,中位数为4.
∴中位数改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原方差:;
新方差:.
∴方差改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分析】本题考查了众数与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众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列,最中间一个(奇数个数据)或两个(偶数个数据)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按照这两个概念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从统计图知,85分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是85;把分数按大小排列,最中间的两个数是第30与31个数,而,故中位数是;故只有选项D正确;
故选:D.
5.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从题目中抽取出有效信息.
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即可.
【详解】解:选手甲的最后得分是,
选手乙的最后得分是,
由上可知选手乙获得第一名,选手甲获得第二名.
故选:B.
6.D
【分析】本题考查了折线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的计算,掌握折线图的特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的计算方法是关键.
根据折线图分别求出平均数、众数、 中位数和方差进行判断即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详解】解:根据折线图小亮每天阅读时间为:,
A、平均数是分钟,故该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这组数的众数是67分钟,故该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将这组数由小到大排列为:,中位数是67,故该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方差为 ,故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7.
【分析】此题考查方差,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确定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则方差;
故答案为.
8.21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a,b,c的平均数为16,
∴,
∴,
∴,
∴,,的平均数为21.
故答案为:21.
9.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的定义,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出,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解:∵一组数据,x,3,,6的中位数是1,
∴,
则这组数据为:,,1,3,6,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故答案为:1.
10.13.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共有名队员,且年龄已从小到大排序,
∴中位数在第11,12名队员的年龄的平均数,
∴中位数是,
故答案为:13.5.
11.3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根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列方程得,求解即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3.
1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与数据集中性的关系,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图可知,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更加的集中,
∵甲和乙的平均成绩相同,
∴,
故答案为:.
13.9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可得:
甲的最后得分是.
故答案为:91.
14.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扇形统计图,掌握数据分析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三种小吃销售情况的结构占比,根据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
销售量为8元的最多,
众数为8元,
故答案为:8.
15.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
按照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化简即可.
【详解】解:∵,,,……,的平均数是,
∴,
∴,,,……,的平均数,
∵,,,……,的方差是a,
∴,
∴,,,……,的方差,
故答案为: ,.
16.3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平均数以及中位数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或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最大数出现的条件就是前面10个数的和尽可能小,而它们的和是110,中间的是9,则其它的越小,剩下的就越大,但是8的个数要多于其它的,进而写出符合条件的数据即得答案.
【详解】解:个正整数,平均数是10,
和为110,
中位数是9,众数只有一个8,
当11个正整数为1,1,8,8,8,9,9,10,10,11,35时,最大的正整数最大为35,
故答案为:35.
三、解答题
17.(1)解:分;
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80,80,85,85,85,90,90,95,95,100,居于中间的两个数为85,90,故中位数为:;
在这组数据中85出现了次,次数最多,故众数为85;
(2)解:优秀率为.
18.(1)解:(元),
答:小红家这5个月平均电费是70元.
(2)解:由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可知,折线统计图更适合预测下一个月电费变化情况,因为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反映电费的增减变化情况.
(3)解:估计月是8月,理由是:从电费不断增加可以看出,夏季天气炎热使用电扇、空调等电器的机会增多,电费也会随着增加,所以估计月是8月.(答案不唯一)
19.(1)解:小聪5次成绩为,,,,,
故众数为:8,
小明5次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5,7,9,9,10,
故中位数为:9
填表如下: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小聪 8 8 8 0.4
小明 8 9 9 3.2
(2)解:小聪和小明的平均成绩相同,但小聪的方差比小明的小,成绩更稳定,故选则小聪参赛;
(3)解:如果再组织一次测试,小明得8分,那么小明成绩的平均数仍为8分,
方差变为:,
故答案为:变小.
20.(1)解:小亮四个项目的平均成绩(分),
小彬四个项目的平均成绩(分);
(2)解:小彬的综合成绩高,理由如下:
小亮的综合成绩(分),
小彬的综合成绩(分),

小彬的综合成绩高,
答:小彬的综合成绩高.
21.(1)民主评议:甲为(分), 乙为(分), 丙为(分).
(分);
(分);
(分).
∵,
∴丙将被录取;
(2)若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得分按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乙被录取.此时甲的个人得分为70分,乙的个人得分为87.5分,丙的个人得分为85分.(答案不唯一).
22.(1)解:根据题意可得包9个粽子的人数人.
故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解:平均数,
包10个粽子的人数最多,故众数为10,
60个数据,中位数是第30和31个数的平均数,是7.
故答案为:8,10,7.
(3)解:中位数.
理由:因为众数仅能体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不能反映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更能代表中间水平,反映大多数留守儿童包粽子的实际情况.
23.(1)解:人,
答:这次家访中共调查50名学生;
(2)解:,
答:图中“1.5小时”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
(3)解:0.5小时的有人,
则2小时的有:人,
∴周末做家务的平均时间为,
∴被调查的学生周末做家务的平均时间达到要求.
24.(1)解:∵乙同学10次射击命中环数最多的是6环,
∴众数是6;
故答案为:6;
(2)解:甲同学10次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3)解:从平均水平看,甲、乙两名学生射击的环数平均数均为7环,成绩一样;
从离散程度看,,,甲的成绩比乙更加稳定;
从集中趋势看,甲的众数比乙大;
故甲的射击水平更好一些.
25.(1)解:由题意可得:,
由题意可得,中位数应为第、个数据的平均数,故中位数落在组;
(2)解:,

∴组别D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3)解:一号养殖池对虾样本在范围占比为:,
二号养殖池对虾样本在范围占比为:,

∴一号养殖池的收益更大.
26.(1)解:,
乙品种组频数为,
补全图2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故答案为:;
(2)解:在甲品种扇形统计图中,组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故答案为:;
(3)解:甲种芒果组频数为,
甲种芒果组频数为,
甲种芒果组频数为,
甲种芒果组频数为,
∵,
∴甲品种抽取的芒果的中位数为组中第个数据和第个数据的平均值,
∴甲品种抽取的芒果的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
(4)解:他的说法不正确,
理由:乙品种芒果组测量数据共有个,而只是乙品种芒果测量结果的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的个数据中的众数,不能依此确定乙品种芒果组测量数据的众数.
答:他的说法不正确.
27.(1)解:种方案得分从小到大排序为:,,,,,,,,
∴中位数,

∵种方案得分出现次数最多,
∴众数,
∵种方案得分从小到大排序为:,,,,,,,,,,


∴,
故答案为:,,;
(2)解:依题意,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之前,两种方案平均分相同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之后,,,,则种方案得分的平均数小于种方案得分的平均数,故错误;
,两种方案得分的中位数均没有变化;
,两种方案得分的众数均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
(3)解:教师评委的平均分为,
学生评委的平均分为,
∴方案最终得分为:,
答:方案最终得分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