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初中数学 第九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
9
一、知识理解与建构知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请先按暂停键!
思考完成后
再按回播放键!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请先按暂停键!
思考完成后
再按回播放键!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请先按暂停键!
思考完成后
再按回播放键!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C
B
D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B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A
B
B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C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108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
想象力Z智能中高若
智能
中高考
il.
三三
○
.
两角对应相等
普通三角形
三边对应成比例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
个锐角相等
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成比例
位似三角形
网
库网
千库网
民网
C千库网
网
网
C千库网
心子
C千库网
库网
2
网
C千库网
【解答】(2).四边形PWMQ为矩形,.PQ∥BC,∠P=∠PWM=90°,∴.△APQ∽△ABC
AD LBC,∴AD1PO,H_P巴
,∠PHD=90°
AD BC
四边形PNDH是矩形,
AH 40
80
80160
80120
AH-3.PN HD-80
3
31
AH PO
(3)设PW=x(mm),则PQ-2.xmm),同(2)可知
∠PHD=90
AD BC
2x80-x
240
480
,.2X=
120
80
解得x=7
7
答:这个矩形的长为4mm,宽为240
480
AE DE
1.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下列条件中:①∠ADE=∠C;②
AB
BC
AD AE
③
使△ADE与△ACB一定相似的是(
AC AB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A
D
E
E
B
C
B
C
E
B
G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如图,己知∠DAB=∠CAE,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无法判△ABC∽△ADE的是(
AB BC
AB AC
A.
B.
C.∠B=∠D
D.∠C=∠AED
AD DE
AD AE
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S四形CED15,则S△ABc-()
A.30
B.25
C.22.5
D.20九下第9讲 相似三角形判定(二)
(一)知识理解与建构
课标学业要求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会用三角形的相似解决问题;
3.认识位似图形;
知识结构框架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学业要求一: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关系
例1(改编)如图,在△ABC中,在AB边上找一点D,作DE∥BC,EF∥AB,已知,若△ADE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BDEF的面积为( ).
A.8 B.10 C.12 D.14
【解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根据△ADE的面积,分别求出△EFC、△ABC的面积,即可求差求出四边形BDEF的面积.
【解答】解:(1)由题意,∵DE∥BC,∴△ADE∽△ABC,
∴ ∴ ∵S△ADE=2 ∴S△ABC=18
∵DE∥BC,EF∥AB 可证△ADE∽△EFC, 可求S△EFC=8 ∴S四边形BDEF=18-2-8=8
∴此题选A.
【解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
【解释】本题考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另外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而求出四边形面积.
学业要求二:位似图形的性质
例2【2023·嘉兴、舟山】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2,1),C(3,2),现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作与△ABC的位似比为2的位似图形△A′B′C′,则顶点C′的坐标是( )
(2,4) B.(4,2) C.(6,4) D.(5,4)
【解析】当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时,若原图形上的点的坐标为(x,y),位似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比为k,则位似图形上的对应点坐标为(kx,ky)或(-kx,-ky).
【解答】原图形上的点的坐标C为(3,2),位似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比为2,则位似图形上的对应点坐标为(6,4)或(-6,-4),因为此题C’在第一象限,
∴此题选C.
【解法】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释】本题考查位似图形的坐标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位似比和坐标的关系,从而求出对应点的坐标.
学业要求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高线比=相似比
例3【教材改编】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 mm,高AD=80 mm,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PQMN,使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AC上.
(1)当P恰好为AB中点时,PQ=__________mm.
(2)当PQ=40 mm时,求PN的长度.
(3)若这个矩形的边PN∶PQ=1∶2,则这个矩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解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高线比等于相似比,从PQ与BC的比值与AH与AD的比值相等入手,从而解决问题.
【解答】解:(1)∵四边形PNMQ为矩形, ∴PQ∥BC,∴△APQ∽△ABC. ∴
∵P为AB中点 ∴ ∴
(2)∵四边形PNMQ为矩形,∴PQ∥BC,∠QPN=∠PNM=90°, ∴△APQ∽△ABC.
∵AD⊥BC,∴AD⊥PQ, ∴
∴四边形PNDH是矩形, ∴,.
设PN=x(mm),则PQ=2x(mm),同(2)可知,
∴ ∴
答:这个矩形的长为mm,宽为mm.
【解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高线比.
【解释】本题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高线比等于相似比的性质,从而求出对应边的长度.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1.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下列条件中:①∠ADE=∠C;②;③.使△ADE与△ACB一定相似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如图,已知∠DAB=∠CAE,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无法判△ABC∽△ADE的是( )
B. C. D.
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S四边形BCED=15,则S△ABC=( )
A.30 B.25 C.22.5 D.20
4. [2022·重庆A卷]如图,△ABC与△DEF位似,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3.若△ABC的周长为4,则△DEF的周长为( )
A.4 B.6 C.9 D.16
5.(2023湖南常德)如图1,在中,,,,D是上一点,且,过点D作交于E,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2的位置.则图2中的值为__________.
6.如图,在等边△ABC中,D为BC边上一点,E为AB边上一点,且∠ADE=60°.
(1)求证:△ABD∽△DCE;
(2)若BD=3,CE=2,求△ABC的边长.
7.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AC和BD相交于点E,且DC2=CE·CA.
(1)求证:BC=CD;
(2)分别延长AB,DC交于点P,若PB=OB,CD=2,求⊙O的半径.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1.若△ABC∽△DEF,相似比为4∶3,则△ABC与△DEF对应的中线之比为( )
A.4∶3 B.3∶4 C.16∶9 D.9∶16
2.已知△ABC∽△DEF,若△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3,则△ABC与△DEF的周长比为( )
A.1∶2 B.1∶3 C.1∶4 D.1∶9
3.如图,矩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AH⊥BC,垂足为H,AH交DG于点P.已知BC=6,AH=4.当矩形DEFG的面积最大时,HP的长是( )
A.1 B.2 C.3 D.4
4.【2021浙江温州一模】《几何原本》里有一个图形:在△ABC中,D,E是边AB上的两点(AD
A.9 B.18 C.27 D.54
5.【2021·南通】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网格线的交点上.设△ABC的周长为C1,△DEF的周长为C2,则的值等于 .
6.如图,小明作出了边长为1的第1个正△A1B1C1,算出了正△A1B1C1的面积,然后分别取△A1B1C1三边的中点A2,B2,C2,作出了第2个正△A2B2C2,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算出了正△A3B3C3的面积,……,则第n个正△AnBnCn的面积是 .
7.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GH是直径,GH⊥AC于点F,AF=AB,若AE=3,则BC·CD的值是
8.如图,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点F,点E是AB的中点,连接EF.
(1)求证:EF∥BC.
(2)若四边形BDFE的面积为6,求△ABD的面积.
9.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 mm,高AD=80 mm.如图1,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
(1)求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
(2)如果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组成,如图2,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分别为多少
(3)如果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3,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的面积有最大值,求面积达到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
第9讲参考答案
【能力训练与拓展】
1.【答案】C
【解析】由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出①正确,由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出③正确;即可得出结果.
∵∠DAE=∠BAC,∴当∠ADE=∠C时,△ADE∽△ACB,故①符合题意,
当时,∵∠B不一定等于∠AED,∴△ADE与△ACB不一定相似,故②不符合题意,
当时,△ADE∽△ACB.故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使△ADE与△ACB一定相似的是①③, 故选:C.
2.【答案】B
【解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依次判断可求解.
∵∠DAB=∠CAE,∴∠DAE=∠BAC,
A.若,且∠DAE=∠BAC,可判定△ABC∽△ADE,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若,且∠DAE=∠BAC,无法判定△ABC∽△ADE,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若∠B=∠D,且∠DAE=∠BAC,可判定△ABC∽△ADE,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若∠C=∠AED,且∠DAE=∠BAC,可判定△ABC∽△ADE,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D
【解析】∵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DE∥BC,DE=BC,∴△ADE∽△ABC,
∴
∴S△ADE=S△ABC,
∴S四边形BCED=S△ABC,
∵S四边形BCED=15,∴S△ABC=20. 故选D.
4.【答案】B
【解析】位似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比与相似比相等,相似图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ABC与△DEF的相似比为2:3,所以周长比也为2:3,△ABC的周长为4,则△DEF的周长为6,所以此题选B.
5.【答案】
【解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然后证明出,得到,进而得到,然后证明出 ABD∽ A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在中,,,,
∴
∵
∴,
∴
∴
∴
∵
∴
∴
∴ ABD∽ ACE ∴.
故答案为:.
6.【解析】本题主要是利用“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知识得出角相等.
【解答】(1)由题有∠B=∠C=60°,利用三角形外角的知识得出∠BAD=∠CDE,即可证明△ABD∽△DCE;(2)根据△ABD∽△DCE,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ABC的边长.
(1)证明:在△ABD中,∠ADC=∠B+∠BAD,又∠ADC=∠ADE+∠EDC,而∠B=∠ADE=60°,∴∠BAD=∠CDE.在△ABD和△DCE中,∠BAD=∠CDE,∠B=∠C=60°,∴△ABD∽△DCE;
(2)设AB=x,则DC=x-3,由△ABD∽△DCE,∴=,∴,∴x=9.即等边△ABC的边长为9.
7.【解答】解:(1)证明:∵DC2=CE·CA,∴=,
又∵∠ACD=∠DCE,∴△CAD∽△CDE,
∴∠CAD=∠CDE,
∵∠CAD=∠CBD,∴∠CDB=∠CBD,
∴BC=DC;
(2)如答图,连结OC,设⊙O的半径为r,
答图
∵CD=CB,
∴∠BOC=∠BAD,
∴OC∥AD,
∴===2,∴PC=2CD=4,
∵∠PCB=∠PAD,∠CPB=∠APD,
∴△PCB∽△PAD,
∴=,即=,
∴r=4,即⊙O的半径为4.
【自主检测与评价】
1.A
2.B
3.B
4.C
5.
6.
7.解:∵AB=AD
∴∠ADE=∠ACD,又∵∠CAD=∠EAD(公共角)
∴△AED∽△ADC
∴
∵AF=AB=AC
∴
∴AD=6,AC=12
∴EC=12-3=9
又∵△DEC ∽△ABC
∴
∴BC×CD=AC×CE=12×9=108
8.解(1)∵DC=AC,CF平分∠ACB,
∴CF是△ACD的中线,
∴点F是AD的中点,
又点E是AB的中点,
∴EF∥BD,即 EF∥BC.
由(1)知EF∥BD,
∴△AEF∽△ABD,∴ .
∵AE=AB,,
∴,∴,
即△ABD的面积为8.
解(1)设正方形零件的边长为x mm,
则PN=PQ=ED=x mm,
∴AE=AD-ED=(80-x)mm.
∵PN∥BC,
∴△APN∽△ABC,
∴解得x=48.
∴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48 mm.
(2)设PQ=y mm,则PN=2y mm,AE=(80-y)mm,
∵PN∥BC,∴△APN∽△ABC,
∴,即,
解得,∴.
∴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mm, mm.
(3)设PN=z mm,矩形PQMN的面积为S mm2
由题意可得△APN∽△ABC,
∴,即,解得.
则,
故S的最大值为2400,此时PN=60 mm,PQ=80-×60=40(mm).
∴此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0 mm,4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