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4讲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一)知识理解与建构
课标学业要求
1.会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分析实际问题.
4.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理解用反比例函数表达变化关系的实际意义.
6.会用反比例函数表达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规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知识结构框架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学业要求一: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图形问题、等积问题
例1.【教材母题】如图,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d(单位: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
(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掘进多少米?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6m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6m,则储存室的底面积应该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
【解析】①容积=底面积×高,列出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d(单位: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②第(2)问,分析已知条件,即为当函数值S=500m2时,求自变量d的值.③第(3)问,即为当自变量d=16m时,求函数S的值.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
(2)当S=500时,
解得d=20,
即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掘20米;
(3)当d=16时,
即储存室的底面积应该改为625m2才能满足需要.
【解法】根据等量关系:容积=底面积×高,列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理解该反比例函数表达中变量的实际意义.
【解释】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
学业要求二: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行程问题
例2. A、B两地相距720千米,一货车从A地去B地.
(1)货车的速度v(千米/时)和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______.
(2)若到达目的地后,货车按原路返回,并要求在10小时内回到A城,则返回的速度不能低于______.
【解析】①路程=速度×时间,列出速度v(千米/时)和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表达式.②理解实际问题,“10小时内回到A城”可以理解为t最大值,即,再将所列的函数表达式进行变形,列出不等式.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
(2)由题意可得,,
由得,
∴,
即返回的速度不能低于72千米/时.
【解法】根据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列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理解该反比例函数表达中变量的实际意义.第(2)问中涉及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即为当自变量t取最大值时,函数值v取最小值.
【解释】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
学业要求三: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工程问题
例3.【教材改编】某码头工人每天往一艘轮船上装载货物,平均每天装载速度y(吨/天)与装完货物所需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
(1)根据图象,平均每天装载速度y(吨/天)与装完货物所需时间x(天)之间满足什么函数关系,并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装载完毕后,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要求船上的货物不超过5天卸货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卸货多少吨?
【解析】①观察函数图象,确定平均每天装载速度y(吨/天)与装完货物所需时间x(天)之间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③理解第(3)问中“货物不超过5天卸货完毕”的意义.
【解答】解:(1)设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
依题意得:,k=400,
∴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
(2)把x=5代入,
解得:y=80,由图可知,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时,.
答:平均每天至少要卸80吨货物.
【解法】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第(2)问中同样涉及不等式,但也可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解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确定函数y的最大值.
【解释】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学业要求四: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物理学科问题
例3.一个电器的电阻是热敏电阻,电阻会随温度而改变,其范围为110~220Ω.已知电压为220V,这个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功率P与电阻R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这个用电器功率的范围是多少?
【解析】①根据物理知识可以判断,功率P与电阻R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根据特征,确定是反比例函数关系.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③利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决第(2)问.
【解答】解:(1)根据电学知识,得当U =220V时,.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知,电阻越大,功率越小.
当
当
所以电器功率的范围是220~440W
【解法】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利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决物理问题.
【解释】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1.购买x本杂志需24元,购买一本杂志的单价y与x的关系式是( )
A. B.
C. D.
2.【2021江西月考】物理中的杠杆平衡原理发现:阻力 阻力臂 动力 动力臂.现已知某一杠杆的阻力和阻力臂分别为2400N和1m,则动力 (单位:N)关于动力臂 (单位:m)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2021长沙期末改编】验光师测得一组关于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的对应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 200 250 400 500 1000
镜片焦距x(米) 0.50 0.40 0.25 0.20 0.10
A. B. C. D.
4.已知长方体体积V(m3)一定,则它的底面积y(m2)与高x(m)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5.装满水的水箱,如果以12m3/h的速度从水箱放水,5h可以放完.为了赶时间,现增加排水管,使排水速度达到Q(m3/h),那么此时放完水所需要的时间t(h)与Q(m3/h)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
A. B. C. D.
6.某教师的电热水壶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10℃,加热到100℃,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此时水温(℃)与开机后用时(min)成反比例关系.直至水温降至30℃,电热水壶关机.电热水壶关机后即刻自动开机,重复上述自动程序.若在水温为30℃时,接通电源后,水温y(℃)和时间(min)的关系如下图,为了在上午第一节下课时(8:45)能喝到不超过50℃的水,则接通电源的时间可以是当天上午的( )
A.7:20 B.7:30 C.7:45 D.7:50
7.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某段公路,所需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满足函数关系:,其图象为如下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且端点为和 ,若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km/h),则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时间为( )
A.分 B.40分 C.60分 D.分
8.【2022厦门月考改编】密闭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当容器的体积V(单位:m3)变化时,气体的密度ρ(单位:kg/m3)随之变化,已知密度ρ是体积V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ρ = 3.3 kg/m3时,相应的体积V是 m3.
9.某导线,当长度一定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例关系.一条长为100 cm的导线的电阻R(Ω)与它的横截面积S(cm2)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其函数关系式为 ,当S=2 cm2时, R= (Ω)
10.【2024从江开学考改编】为了预防疾病,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下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 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 mg,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 mg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经过几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 mg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min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 为什么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1.下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反比例关系的是( )
A.匀速行驶过程中,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B.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C.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与密度的关系
D.长方形的长一定时,它的周长与宽的关系
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则底边a与其上的高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2024深圳模拟改编】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简易电子体重秤: 制作一个装有踏板(踏板质量忽略不计)的可变电阻 (如图 1), 当人站上踏板时, 通过电压表显示的读数 换算为人的质量m(kg) , 已知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如图 2), 与踏板上人的质量 m 的关系见图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在一定范围内, 越小, 越大
B.当 时, 的阻值为50OΩ
C.当踏板上人的质量为 90kg 时,
D.若电压表量程为 , 为保护电压表, 该电子体重科可称的最大质量是115kg
4.小伟欲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200牛和0.5米,那么动力F和动力臂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F= .
5.【2022庆云开学考改编】已知某工厂有煤1800吨,则这些煤能用的天数y与每天用煤的吨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6.【2024连平期末改编】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呈反比例,其函数关系式为 如果近似眼镜镜片的焦距 米,那么近视眼镜的度数y为 .
7.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4,边长为x,宽为y,则用x表示y的函数解析式为 .
8.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热量Q(单位:J)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单位:A)有如下关系:,其中R表示通电电阻(单位:Ω)、t表示通电时间(单位:s).已知一台带有USB借口的小电风扇线圈电阻为1Ω,正常工作1分钟后线圈产生的热量为15J,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A.
9.【2024惠阳月考改编】饮水机中原有水的温度为20℃,通电开机后,饮水机自动开始加热(此过程中,水温y℃与开机时间x分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当加热到100℃时自动停止加热,随后水温开始下降(此过程中,水温y℃与开机时间x分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当水温降至20℃时,饮水机又自动开始加热,……如此循环下去(如下图所示).那么开机后56分钟时,水的温度是 ℃.
10.在某科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对质量相同但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了压力测试,记录了测试平台受到的压力(单位:Pa)与受力面积(单位:m2)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表所示.
桌面所受压强 25 50 100 200
受力面积 4 2 1 0.5
(1)根据如表数据,求桌面所受压强P(Pa)与受力面积S(m2)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现将相同质量,且边长为0.4m的正方体放置于该水平玻璃桌面上.若该玻璃桌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000Pa,请你判断这种摆放方式是否安全?并说明理由.
11.【2024四平模拟改编】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前,如图①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1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在《墨经》中有这样的精彩记录:“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如图②,根据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当像距(小孔到像的距离)和物高(蜡烛火焰高度)不变时,火焰的像高y(单位:cm)是物距(小孔到蜡烛的距离)x(单位:cm)的反比例函数,当.
(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若小孔到蜡烛的距离为2cm,求火焰的像高;
(3)若火焰的像高不得超过3cm,求小孔到蜡烛的距离至少是多少厘米
12.【2024金沙期末】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请说明理由.
第4讲 参考答案
【能力训练与拓展】
1.A 2.A 3.A 4.D 5.A 6.A 7.B 8.3 9.;14.5
10.(1)解:设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中,得,
∴.
设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将点代入中,得.
∴.
∴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2)解:结合实际,令中得,
即从消毒开始,至少30 min后员工才能进入办公室.
(3)解:把y=3代入,得,
把y=3代入,得,
∵16-4=12(min)>10 min,
∴这次消毒是有效的.
【自主检测与评价】
1.C
2.D
3.C
4.
5.
6.240
7.
8.0.5
9.50
10.(1)解:由表格可知,压强p与受力面积S的乘积不变,故压强p是受力面积S的反比例函数,
设,将代入,解得 ,
∴;
(2)解:这种摆放方式不安全,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知s=0.4×0.4=0.16,
∴将长方体放置于该水平玻璃桌面上,
,
∵625<1000,
∴这种摆放方式安全.
11.(1)解:设.
把代入,得.解得.
∴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2)解:把代入,得.
∴火焰的像高为6cm;
(3)解:由(2)可得:当火焰的像高为3cm,小孔到蜡烛的距离为4cm,
∴火焰的像高不得超过3cm,小孔到蜡烛的距离至少是4cm.
12.(1)解:设线段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
∴,
设C,D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
当时,;
当时,.
∴.
∴第3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解:能
令,则,
∴.
令,则,
∴.
∵,
∴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共22张PPT)
初中数学 第四讲《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04
一、知识理解与建构知识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图形问题、等积问题
请先按暂停键!
思考完成后
再按回播放键!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解法】根据等量关系:容积=底面积×高,列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理解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中变量的实际意义.
【解释】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
图形问题、等积问题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例2. A、B两地相距720千米,一货车从A地去B地.
(1)货车的速度v(千米/时)和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______.
(2)若到达目的地后,货车按原路返回,并要求在10小时内回到A城,则返回的速度不能低于______.
行程问题
请先按暂停键!
思考完成后
再按回播放键!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工程问题
请先按暂停键!
思考完成后
再按回播放键!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工程问题
二、方法剖析与提炼
跨学科问题
例4.一个电器的电阻是热敏电阻,电阻会随温度而改变,其范围为110~220Ω.已知电压为220V,这个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功率P与电阻R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这个用电器功率的范围是多少?
【解析】①根据物理知识可以判断,功率P与电阻R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根据特征 ,确定是反比例函数关系.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③利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决第(2)问.
请先按暂停键!
思考完成后
再按回播放键!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D
A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A
D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第6题
第7题
A
A
B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3
14.5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第10题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第10题
三、能力训练与拓展
第10题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C
D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C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240
0.5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50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
四、自主检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