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语文园地二
(人教版)三年级
上
一
本课目标
目录
梳理与交流
二
词句段运用
三
日积月累
四
书写提示
五
拓展延伸
六
板书设计
七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积累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及相关词句,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与情感,感受传统文化中对儿童天性的描绘与尊重,丰富自身文化储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准确识别并赏析文本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掌握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理解陌生词语。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在理解古诗《舟夜书所见》时,通过分析诗句、想象画面,提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理解词语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和思维拓展能力。。
品味诗歌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感受诗歌对夜景的优美刻画,体会古典诗歌的韵律美与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在欣赏描写四季的词语和拓展古诗时,感受语言文字所展现的自然之美。
梳理与交流
讨论: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做?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猜一猜
找近义词
联系生活实际
查资料
联系
上下文
查字典
分解
组合
借助插图
查看注释
理解词语的方法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稠密:多而密。
查字典
近义词法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异常的近义词有:非常、特别。
联系生活实际
骄阳似火的夏日里,公园里的花儿都被晒蔫了。
蔫了:枯萎,下垂的样子。
联系上下文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凌乱:通过上文“排列得不规则”。可以得知凌乱的意思是:不整齐,没有秩序。
借助插图
小马,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驮:背,指小马背上背东西。
分解组合法
今天的天气真凉爽啊。
“凉”有清凉的意思,“爽”是爽快的意思,“凉爽”就可解释为清凉爽快。
词句段运用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那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可以联系下文的“即将到来的那一天”“期待”等词语加以理解,即对某件事物充满向往;还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憧憬的近义词“向往”。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可以通过“忐忑”两个字中的心字联想到这个词可能和心情有关,再依据“不安”明白这个词连在一起的意思是内心不安定。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造句:我把花瓶打碎了,害怕爸爸妈妈回家后发现,所以忐忑不安。
词句段运用
春:暖和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夏:
炎热
骄阳似火
暴雨如注
烈日当空
秋:
凉爽
秋高气爽
秋风习习
硕果累累
冬:
严寒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银装素裹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再读古诗,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大意: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萤
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大意: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簇
聚集、簇拥。
想象画面,了解古诗。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有孤零零的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那孤零零的灯光就像是萤火虫发出的光一样微弱。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倒映在水中的一点渔灯的影子随着波浪散开了,变成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烁。
借助图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色,尝试背诵古诗。
书写提示
进入三年级,我们要尝试学习使用钢笔书写。你会使用钢笔吗?怎样才能写好钢笔字呢?
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
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观察课本中插图,说一说写字的姿势。
一尺、一拳和一寸,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拓展延伸
暮江吟①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唐]白居易
【注释】 ①暮江吟:吟咏傍晚江景的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②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这里指珍珠。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语文园地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
积累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及相关词句,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与情感,感受传统文化中对儿童天性的描绘与尊重,丰富自身文化储备;通过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和拓展古诗《暮江吟》,体会古典诗歌的韵律美与意境美,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语言运用
准确识别并赏析文本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根据句子表达的情感与含义,运用恰当的语气、语速进行朗读。
掌握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如猜一猜、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查资料、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分解组合、借助插图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理解陌生词语。
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能在口语表达或书面写作中灵活运用;掌握兴趣小组命名方法,能根据人物特点,从外貌、性格、爱好、品质等方面选择恰当语言描写同学。
(三)思维能力
研究含身体部位名称的成语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成语在字词搭配、描写对象等方面的规律,培养归纳概括与逻辑推理能力。
在理解古诗《舟夜书所见》时,通过分析诗句、想象画面,提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理解词语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和思维拓展能力。
(四)审美创造
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品味诗歌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感受诗歌对夜景的优美刻画,体会古典诗歌的韵律美与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在欣赏描写四季的词语和拓展古诗时,感受语言文字所展现的自然之美,提升审美感知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理解文本中的陌生词语。
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和古诗《舟夜书所见》,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升语言积累水平。
(二)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解决实际阅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体会古诗《舟夜书所见》的意境美,能通过想象画面,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语文园地二》相关内容、图片、音频等)
学生预习《舟夜书所见》,尝试朗读并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有趣的知识,也遇到过一些不理解的词语。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二》,一起探索更多语文学习的小技巧,感受语文的魅力。
出示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录,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大致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二)梳理与交流 —— 理解词语的方法(15 分钟)
提出问题: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记录小组内总结的方法。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逐一展示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进行补充和讲解:
查字典:以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为例,通过查字典可知 “稠密” 是 “多而密” 的意思。
找近义词:以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为例,“异常” 的近义词有 “非常、特别”,通过近义词可理解 “异常” 的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以 “骄阳似火的夏日里,公园里的花儿都被晒蔫了” 为例,结合生活中看到的花儿被晒后的状态,理解 “蔫了” 是 “枯萎,下垂的样子”。
联系上下文:以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为例,通过上文 “排列得不规则”,可知 “凌乱” 是 “不整齐,没有秩序” 的意思。
借助插图:以 “小马,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为例,结合插图中小马背麦子的画面,理解 “驮” 是 “背,指小马背上背东西”。
分解组合:以 “今天的天气真凉爽啊” 为例,“凉” 有清凉的意思,“爽” 是爽快的意思,组合起来 “凉爽” 就是 “清凉爽快”。
猜一猜、查资料、查看注释:简要介绍这些方法的运用场景,如遇到无法用上述方法理解的词语,可尝试猜测、查阅资料或查看文本注释。
小结:同学们总结的方法都非常实用,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理解不认识的词语。
(三)词句段运用(15 分钟)
理解加点词语
出示句子:“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那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请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刚才学习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尝试理解 “憧憬” 和 “忐忑不安” 的意思。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理解 “憧憬” 时,可联系下文的 “即将到来的那一天”“期待” 等词语,也可找近义词 “向往”;理解 “忐忑不安” 时,可通过 “忐忑” 的 “心” 字旁联想到和心情有关,再结合 “不安” 以及生活中犯错后的心情,理解其含义是 “内心不安定”。
指导学生根据句子情感,用恰当的语气、语速朗读这两个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课件展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词语:
春:暖和、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夏:炎热、暴雨如注、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秋:凉爽、硕果累累、秋风习习、秋高气爽
冬:严寒、银装素裹、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熟词语。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画面,或用词语说一句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鼓励学生课后积累更多描写四季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库。
(四)日积月累 —— 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20 分钟)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舟夜书所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正音指导:教师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字音问题进行指导,如 “簇” 读 “cù”,“萤” 读 “yínɡ” 等,确保学生字音读准。
理解诗意
借助插图和课件,逐句讲解古诗意思: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漆黑的夜晚看不见月亮,只看见渔船上的灯光,那孤独的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微弱的光。(解释 “萤” 在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微风轻轻吹来,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的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撒满了整个河面的星星。(解释 “簇” 是 “聚集、簇拥” 的意思)
学生结合讲解,再次朗读古诗,尝试理解诗句所描绘的场景。
想象画面: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古诗,想象诗句所描绘的夜景画面,然后请学生分享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
朗读背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之后,让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可采用个人背诵、小组背诵、全班背诵等多种形式,加深对古诗的记忆。
(五)书写提示(10 分钟)
引入话题:进入三年级,我们要尝试使用钢笔书写了。大家会使用钢笔吗?怎样才能写好钢笔字呢?
讲解书写要点:
笔画要求: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做到横平竖直,字才会平稳端正。
书写规范: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正确(可结合课本插图,讲解 “一尺、一拳和一寸,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的姿势要求),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示范指导: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几个简单的汉字,如 “三、十、干” 等,边写边讲解笔画的写法和书写技巧,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的书写方法。
学生练习:学生拿出钢笔和练习本,按照教师讲解的要点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方法。
(六)拓展延伸(10 分钟)
出示古诗《暮江吟》(唐 白居易),简介作者和诗歌背景。
教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结合注释,简要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傍晚江景之美: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美,鼓励学生课后背诵这首古诗,进一步积累古典诗词。
(七)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解词语的方法、描写四季的词语、古诗《舟夜书所见》的学习、钢笔书写要点等。
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如学会了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最喜欢哪句古诗、在书写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在《语文园地二》的学习中收获满满,不仅掌握了实用的语文学习技巧,还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一、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描写四季的词语
春:暖和、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夏:炎热、暴雨如注、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秋:凉爽、硕果累累、秋风习习、秋高气爽
冬:严寒、银装素裹、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三、日积月累:《舟夜书所见》(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四、书写提示
横平竖直
正确执笔姿势:一尺、一拳、一寸;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语文园地二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的方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填序号)
1.下列句子中,理解 “奥秘” 一词最适合用 “查资料” 方法的是( )
A. 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B. 这本童话书里藏着许多有趣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C. 通过观察蚂蚁搬家,我知道了蚂蚁之间交流的奥秘。
2.对 “他凝视着远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中 “凝视” 一词,理解方法最合适的是( )
A. 分解组合法(“凝” 是聚集,“视” 是看,组合起来就是集中注意力看)
B. 找近义词法(近义词是 “俯视”)
C. 联系生活实际法(回忆自己发呆时的样子)
二、填空题
1.请写出三个描写秋天的词语: 、 、_______。
2.补充古诗《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 。微微风簇浪, 。”
3.写钢笔字时,要做到横画_______,竖画_______,还需保持正确的执笔姿势,即 “一尺、 、一寸,头正、肩平、身直、”。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来了,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金黄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菊花也开了,有黄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小朋友们在公园里放风筝,笑声传遍了整个公园。
1.短文中描写了秋天公园里的哪些景物?请用 “_______” 在文中画出来。
2.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1)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
(2)菊花的颜色有_______、、。
四、语言运用题
选择身边一位同学,从外貌、性格、爱好中任选两个方面,用几句话简单描写他 / 她。
五、书写题
请用钢笔规范、端正地书写古诗《舟夜书所见》,注意横平竖直,字迹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解析:“宇宙的奥秘” 较为抽象,难以通过日常观察或简单方法理解,需查资料获取专业知识;B 中 “童话书里的奥秘” 可通过阅读书籍内容理解;C 中 “蚂蚁交流的奥秘” 可通过观察理解)
A(解析:“凝视” 通过分解组合法能准确理解含义;B 中 “凝视” 近义词是 “注视”,不是 “俯视”;C 中 “发呆” 与 “凝视”(集中注意力看)意思不符)
二、填空题
示例:硕果累累、秋风习习、秋高气爽(答案不唯一,只要是描写秋天的词语即可)
孤光一点萤;散作满河星
平稳;端正;一拳;足安
三、阅读理解题
银杏叶、枫叶、菊花
(1)炎热;凉爽 (2)黄的;白的;紫的
四、语言运用题
示例:我的同桌小雨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笑起来会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她性格特别开朗,每次遇到同学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忙。她还喜欢画画,下课经常看见她在本子上画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答案不唯一,围绕外貌、性格、爱好中的两个方面描写,语句通顺即可)
五、书写题
(评分标准:1. 诗句书写完整、正确,无错别字;2. 横平竖直,笔画规范;3. 字迹整洁,无涂改;4. 符合钢笔书写要求,执笔姿势隐含在书写规范性中。根据以上标准酌情打分,书写优秀得满分,存在少量错别字或笔画不规范扣 1-2 分,字迹潦草、涂改较多扣 3-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