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黄山奇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黄山奇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4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借助地图、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等方式,认识并理解“闻”“秀丽”等字词,正确书写“南部”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3.借助表格,仿照课文句子,尝试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体会黄山石之奇。
教学重难点:尝试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体会黄山石之奇
【单元要素】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拉近距离
师:同学们好!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姓郭,来自1212公里外的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到底在哪呢?你们看(出示地图—浙江省),就在浙江省的杭州市。
(出示地图—湖北省)郭老师从这里飞到了湖北省,来到了建始实验小学二年1班,我们的相遇神不神奇!(谁来介绍介绍,让老师认识你。)
2.观察地图,认识安徽省
细心的小朋友肯定发现了在我们两个省的中间,隔着一个省,它叫——安徽省(出示)
同学们好,我,姓郭,来自江南实验学校。同学们每天在学校学习,你知道我们的学校在地图的哪个位置吗?(出示地图—浙江省),就在浙江省的杭州市。
和浙江省连着的这个省——安徽省
谁来叫叫它的名字(指名读)
拓展: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省,请把你看到的省份名称读出来。(指名说)
3.引出课题,板题读题
师:还有我们刚刚提到的——安徽省。在安徽省有一座黄山(板题),那儿景色秀丽神奇,今天,浙江省的郭老师陪着湖北省的可爱的你们,一起去安徽省的黄山看一看奇石(板题)
二、初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1.通读课文,扫清生字词
学习任务一:打开课文46页,请你大声读一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标出课文有几个段落。圈出课文写了哪些奇石。
2.交流反馈:校对段序
小朋友们读得好专注,这是优秀的学习习惯,真让人喜欢。读了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6个)请看屏幕上的答案,有错误的请修改。
3.连词成句练语言
(出示第一段)课文的开头就用长长的句子介绍了黄山的独特,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1)图文结合,理解“中外闻名”
作者说,黄山的景色秀丽,你想看看吗?(出示秀丽的黄山图片)
作者说,黄山的景色神奇,你想看看吗?(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图片)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所以——中外闻名。(出示:看看“闻”的字形,外面是门,里边是耳,就像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门边,所以闻的意思是——听见。)
师:中外闻名什么意思呢?(中国及外国都听过它的名字,名声传播得很远。)
黄山的风景名气这么大,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出示)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读句子)
(2)借助地图,理解“南部”
引读: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安徽省的哪个位置呢?(安徽省地图)谁来找一找。(上台)
顺势引导:原来在安徽省地图的下边,南方的区域叫——南部(读),右耳旁往往与区域或一个地方有关。
书写“南部”
南部,这个词语还要求书写,它们可不好写。我们先来仔细观察,哪里需要特别注意提醒的呢?
观察:“南”上小下大,框里羊少一横,半少一横,是两横一竖不出头,“部”左高右低,左右等宽。右边双耳,两笔写成。
师范写,学生书空。(课后题1,反馈)
生练写,师评价(一位优秀,一位修改,像老师这样对照着评价一下,然后再各写一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3)朗读指导
刚刚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学习了很多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中外闻名 黄山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现在词语宝宝都跳进了长句子中,谁来试一试?指名读,齐读(出示第一段,词语加红,轻声淡色,短语加连线)
(评价:“的”读得又轻又短促,句子就更动听了。你把“黄山风景区”这些短语连起来读,句子就读得更清楚了。)
4.联系上下文,理解“尤其”
师:这么秀丽神奇的景色,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奇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尤其)
你能给“尤其”换个近义词吗?(特别,更进一步)
评价:是的,特别指出了黄山奇石的有趣。
很多会写文章的人为了突出描写的对象,经常会用上“尤其”这个词,你看。(音频)
著名的杭州西湖在我国浙江省东南部。那里风景如画,尤其是夏天荷花盛开的时候,有的彬彬有礼,有的一枝独秀。真是名不虚传。
闻名天下的恩施大峡谷在我国湖北省西南部,那里地质奇特,尤其是原始森林,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百闻不如一见,有空一定去看看。
再看作者笔下的黄山——(出示第一段)齐读,读好长句子。
三、对比学,感受“奇”
(一)探究名字“奇”
黄山的奇石很多,作者写了哪些奇石呢?
课文介绍了(指名说-板贴)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正音:多音字)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3.读好名字
这些石头的名字,有趣吗?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1:好几个带有“仙”字(提取,显红)
评价:仙桃,仙人,仙女都来了,都带有“仙”字,真是有趣。(识记:仙 仙人多住在高处,所有右边是个“山”)送到词语中读一读,成了“仙”字系列。
预设2:好几个名字与动物有关(猴子,金鸡,天狗,狮子在黄山聚会啦)
评价:神奇的石头,有趣的名字。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感悟石头“奇”
过渡:黄山奇石不仅有趣,还很神奇!先来看看第一块仙桃石。
(出示放大)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一圈: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仙桃石”有趣神奇。
(1)交流:
预设1:像个大桃子,很有趣
评价:是的,好像一个大桃子,这石头真有趣。(圈 “好像”)
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很神奇。
评价:大石头居然能如小鸟一般轻松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好落在石盘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圈:飞,落)
预设3:山顶上居然有一个大石盘,太神奇。
评价:是呀,偏偏山顶上有一个大石盘,刚好托起了仙桃石,真是太神奇。(石盘,圈)
(2)朗读:你能把仙桃石的有趣与神奇读出来吗?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读。(指名读)
(3)梳理句序:(师生合作说,填表格)
这就是那块有趣的奇石(出示图),作者先说奇石的名字,再想象它的形状——好像一个大桃子,然后想象它的动作—从天上来—飞,落,最后还观察了石头的位置。
奇石名字 形状 动作 位置
仙桃石 (好像)大桃子 飞下来 落在 山顶的石盘上
(4)积累:借助转盘,我们发现作者不仅把仙桃石写有趣神奇,还很有条理。现在,你能看着转盘里的关键词,背一背来仙桃石吗?
过渡:多么有趣的仙桃石,接着,我们来看看仙字系列中的“仙人指路”又是怎么有趣的!
(出示放大)老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一段,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根据转盘圈一圈关键词。
(1)交流反馈,梳理句序(指名说,师填表)
图 奇石名字 形状 位置 动作
仙人指路 (真像)仙人 高高的山峰上 站在 伸着手臂 指向前方
(2)这就是仙人指路呀,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它的有趣。
(3)这么有趣的仙人指路,真应该介绍给身边的人,请借助转盘,同桌互相来介绍。
3.发现异同,读出有趣
(1)对比发现异同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借助转盘,学习了仙石、仙人,现在我们再来比一比两个转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预设1:都用“像”写了奇石的形状。
预设2:都给石头取了有趣的名字
预设3:都想象了石头的动作
预设4:都观察了石头的地点
评价:小朋友会观察,会思考,会学习,真是太智慧了。
(2)对比朗读
把我们的发现带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吧!
指名2位对读,(先请两位朗读高手,谁来挑战),分成两组对读。
(三)向你介绍“奇”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黄山的石头像人像物,”仙桃石””仙人指路”被作者写得惟妙惟肖啊!那么“仙女弹琴”可以怎么介绍呢?你能发挥想象,学着课文的句子,来说一说吗?
请看学习任务四:
想象“仙女弹琴”的样子,用关键词填写“神奇转盘”。
借助“神奇转盘”,介绍“仙女弹琴”。
介绍的时候(先自主练习——四人小组介绍,互相评星——小组代表上台介绍)
出示评价:
能用上“像”把石头的样子说清楚。★
能用上动作、位置的描写把石头说有趣。★★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推荐介绍,评星
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有趣的仙桃石、仙人指路,学会了用上“像”介绍“仙女弹琴”,体会到了黄山奇石的有趣。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用“神奇转盘”给身边的人介绍更多的黄山奇石哦!
板书: 黄山奇石
仙桃石 (好像)大桃子 飞 落 石盘
仙人指路 (真像)仙人 站 伸 指 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