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楼上
一、教学目标
(一)能通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积累课文部分含义深刻 的词语。
(二)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插图,抓住关键词句讲述革命领袖毛主席 在八角楼上是怎么工作的。
(三)通过看插图、抓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 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插图,抓住关键词句讲述革命领袖毛主席在八角楼上是怎么工作的。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在本册语文书里有一个特殊的单元,专门讲革命先辈 的事迹。你认识他们吗?
依次出示人物照片,引导学生猜出人物:周恩来、朱德、刘胡兰
(一)单元统整,导入新课
1.单元统整,揭题目。
(1)出示图画《不灭的明灯》,引出人物——毛泽东。
(2)回顾《吃水忘挖井人》,揭示课题:这篇文章讲得是毛主席带领展示和 乡亲们一起挖井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毛主席的另一篇课文《八角楼上》。
2.同学们,你看,这是——八角楼。
(1)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记“楼 ”字,并组词。指导书写“楼 ”。
①“楼 ”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第一个生字,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
②引导组词:“楼 ”本义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我国古代的楼大多是木 质结构,称为木楼。引导组词:
高高的楼,我们称为——(高楼);
傣族人民住的房子是用竹子建成的,称为——(竹楼)
(2)教师提问:为什么把这座楼称为“八角楼 ”呢?猜猜看。
结合作业本“知识卡片 ”、图片,知“八角楼 ”。
“ 因为这座楼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所以被人们称作八角楼。 ”
3.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去了解发生在八角楼上的故事。要了解一个故事的 内容,我们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信息。比方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的 主人公是?他在哪里?在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读课文,圈画标记。
(
学习活动一:1.
自由读文,读通课文。
2.找到信息,标上记号。
)
2.交流任务单,明确四要素。
(1)人物——毛主席
(2)地点——“井冈山 ”“茅坪村 ”“八角楼上 ”
出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图,了解当时毛主席工作的地点。
(3)时间——“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 ”
故事发生的年代是: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
指导读好短语:在“ 山 ”字后面稍稍停顿,读好短语。指生读。
(4)事情——“写文章 ”或“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 ”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与“著作 ”意思相近,但有区别。
3.扣“基本要素 ”,简单说故事的内容。
学生自由练说,说给自己听。指生说。
(三)图文对照,研读课文
过渡:那毛主席是怎么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毛主席工作的一个夜晚, 一起去看一看。
1.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读读第2 自然段,找一找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做上 标记。想一想,那几个句子是写毛主席工作的?
引导学生明确第2 自然段的 1-3 句是描写毛主席工作的句子。
2.教师过渡: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句子,看看毛主席在八角楼上是怎样工 作的
(
出示学习活动二
1.读第2 自然段第
1
句,用“
O
”圈出毛主席工作时的动作。
2.借助表示动作的词语,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
(1)指生回答,圈出相关的动作。
出示语段: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军衣,披着毯子,坐在竹椅上
写文章。
(2)借助插图,引导理解词语意思。
①(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根据插图,说一说相应的搭配。
预设: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竹椅、写文章
②提问:这些词都是一些事物,哪个事物你不太熟悉想看一下实物图片? 教师相机出示单军衣、竹椅的图片
(3)理解“寒冬腊月 ”
①教师引导,提问:再看看插图,毛主席穿着的是——单军衣,披着——薄 毯子;坐在——竹椅上。这都是毛主席在什么天气下工作的穿着呀?
②识记生字“腊 ”。
a.(出示《十二月花名歌》),借助“腊月寒梅斗冰霜 ”来理解寒冬腊月是 最寒冷的农历十二月天。
b.联系生活理解:寒风呼呼地刮着,在寒冬腊月的深夜,你们会干些什么?
(4)体会“条件艰苦 ”,指导朗读。
①出示《语文作业本》判断题,小结“条件艰苦 ”
②指名读,齐读。
教师引导: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仍然坚持每天晚上工作,让我们带着 敬佩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5)请生根据黑板上的词卡,借助插图,来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6)小结方法:刚刚我们通过读句子找一找,看插图讲一讲的方法感受到了 毛主席工作的艰苦。接下来请你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去读读其他的句子。
3.方法迁移,学习第二句、第三句。
(1)学生反馈找出的动作。教师提问:在找出的这些动作中,你还有什么不理 解的地方吗?
(2)学习第二句——重点指导“拨了拨灯芯 ”。
①教师提问:谁能来借助插图说一说,毛主席为什么要去拨一拨灯芯呢?
(出示插图)要点:在那个艰苦斗争的年代,用的是清油灯,清油灯点久了, 灯芯就会结炭变黑,灯光会更暗,所以需要“拨一拨 ”
②教师拓展资料《一根灯芯》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毛主席工作条件的艰苦。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句——重点指导“凝视 ”。
①教师布置任务:读了句子,现在你能借助插图,来完成作业本的练习了吗?
②学生反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体会“凝视 ”是怎样地看。
他就是这样目不转睛地,专注地看着这星星之火,脑海里在想着怎么把我们 的革命带上胜利的道路,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毛主席就是这样 看着想着,他连什么都没有察觉到。
(4)请生根据黑板上的词卡,借助插图,来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4.借助关键词句,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
出示学习活动三
借助关键词句,说说毛主席是怎么工作的。
)
(1)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
(2)引导学生适时点评,重点关注是否说完整。
(四)书写指导
1.出示本学期语文园地中的“ 书写提示 ”,引导学生回顾左右结构的生字书 写要点。
2.指生说“披 ”的书写要点:一是左窄右宽;二是竖撇的穿插。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右半部分“ 皮 ”的笔顺。
3.学生练写,展评反馈。
4.教师质疑结课:今天我们走进了毛主席工作的一个夜晚,其他的夜晚他也 是这么工作的吗?他又是为什么要坚持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呢?这个问题我 们下节课再学。
板书设计:
(
穿着
) (
时间
) (
披着
) (
薄毯子
) (
谁
) (
坐
) (
竹
椅
) (
写
) (
地点
) (
文
章
) (
握着
) (
读句子,找一找
) (
看插图,讲一讲
)15.八角楼上
单军衣
笔
(
拨了拨
) (
灯
芯
) (
凝视
) (
沉思
) (
在干什么
) (
星星之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