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八角楼上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八角楼上》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革命先辈”为主题,由《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和《刘胡兰》四篇课文组成。《八角楼上》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新入选的一篇革命题材类课文,距离学生的年代比较久远。讲的是192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毛主席就住在那儿,因为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毛主席不但白天紧张繁忙,而且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的工作。如何在课文教学中带领学生掌握新鲜词汇,体悟峥嵘时代下的作者的情感。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目标。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第一课时可以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不断复现,加深印象。写字教学时,着重关注间架结构,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评价。
全文语言平实,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叙述。课文配有插图,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和课后两道练习题,明确“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意思,感受环境的艰苦和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抓关键词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为本课的重难点。
基于学情,由于革命时代的故事距离学生生活十分遥远,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是学生的一个阅读难点。在教学时,可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的构建画面。其次,统编教材提倡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教师可借助插图,图文结合,提取关键词句为学生复述做铺垫的方法,由扶到放,同桌合作练习复述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记“楼、争、临”等生字,通过色块、水平线的辅助观察生字,正确书写“披、轻”等字。
2.借助看插图、微视频和“古今对话”等学习支架,通过理解”寒冬腊月““薄被子”“凝视”“察觉”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毛主席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3.同桌合作,借助插图和板贴,用自己的话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再次感受毛泽东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再次感受毛泽东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情境创设,引画册人物
1.百年伟人画册,引单元目录
揭示课题,学习“楼”
3.借“知识卡”,知道为什么是“八角楼”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创设,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借助目录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同时,勾连学生已有经验与记忆,架起了学生与伟人之间的桥梁,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了解背景,填画册信息
1.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画册信息,
2.读好词语:艰苦斗争 年代 夜幕降临 学习生字:楼 争 代 临 腊
3.说画册信息。
三、走进人物,品画册内容
1.学习词语搭配
(1)读:读第二自然段。
(2)贴:贴词卡
(3)搭:我会搭配词语
2.毛主席,我想问问您......感受人物形象
(1)圈:边读边圈你想问的地方。
(2)问:同桌问答
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1)换一换,可以吗? (2)联系生活,想象说话
【设计意图:从全文聚焦到重点段落,再到关注人物穿着、动作、神态等细节,借助重点词句讲述,逐步将问题探究清楚,毛主席的形象立体而生动,更是丰满了学生对毛主席的认识,感受到伟人光辉。】
借助词语,讲画册故事。
1.说一说:用上板贴词语,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2.评一评:说清楚一颗星,说完整一颗星。
【设计意图:创设讲解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课文重点词语,将“毛主席工作的样子”说清楚,说具体,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精神。】
五、仔细观察,学习书写。
1. 观察交流:披、轻、利
2. 书写反馈。
六、延读故事,走近伟人。
1. 读有关毛泽东的课外小故事。
2. 给爸爸妈妈讲讲毛主席工作的故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