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州谣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神州谣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5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识字一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会认“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指导生字“州、华”,引导学生关注字的笔划结构、教师示范书写来识记。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正确。
2.阅读理解
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第一课。
师:这个单元是识字单元,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分别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
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1.同学们,这是什么?
瞧,它像什么?
让我们走进课文,和我一起读课题,识字一 神州谣。
指导书写州并反馈。
我们一起踏上旅游列车,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记生字情况(预习自学)
《神州谣》是一首赞美中华的歌谣,歌谣里唱着什么?生字都会认了吗?接下来,我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谁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
重点学习前鼻音和后鼻音
3.生字会了,这些词语能读好吗?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
先自己练一练吧。都读好了吧?我们一起读一遍。
三、品读课文,亲近神州大地
(一)学习第一节
1.现在请自由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2.中国为什么叫“神州”呢?
学习“州”。
3.文中还有一个字与“州”字很像,你们找到了吗?
就是“川”字
4.请同学们跟我读第一行“我神州,称中华
指导书写 华,并反馈
5.读了第一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祖国的名川大山非常美,处处都像一幅画!
6.你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川大山?想一想。
7.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一节。赞美我们祖国美丽的山川吧!
(二)学习第二节
1.课文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呢?自由读第二节,用笔圈画出来。
2.圈好了吗?请大家和我一起读“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3.再读读,看看这些山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先来看看“黄河奔”。(展示群学)
(1)看,这条“几”字形的河流就是黄河,她起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黄河奔”,“奔”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3)一个“奔”字,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写出了黄河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们一起读“黄河奔”。
5.请大家再来读第二节,从“涌、长、耸”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合作组学)
预设一:先学习长江涌
(1)你感受到了什么?
长江在高山峡谷间喷涌而出、奔涌向前、一路汹涌澎湃,流向大海的怀抱。
(2)指导朗读“长江涌”。
预设二:接着看长城长
(1)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人们也称它为“万里长城”。
(2)指导读 “长城长”。
预设三:最后来看珠峰耸
(1)珠峰全名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的高度为8848.86米,有2948层楼那么高呢!
(2)看看“耸”字,你能猜猜“耸”的意思吗?
(3)指导读“珠峰耸”。
6.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句子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名词+特点,你能仿照他们的样子也来写写吗?
四、巩固助学
1.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得非常棒,请同学们打开课堂作业本第23页,完成第4题。
2.反馈作业
五、小结课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风景如画,记了生字、写了生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2.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的第1.2小节,在音乐和读书声中结束我们的课堂。
3.今天的作业是:1.在课堂作业本书写生字“州、华”。2.把今天学习的课文内容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神州谣》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象形字的理解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了依据熟字记生字的变化过程,加深了记忆。
不足之处:把课堂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学生“学习小主人”的地位还不够,老师扶的过多,应多放手、信任学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控课堂的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建议:多注意知识的整合、灵活处理教材,加强学生对文本运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