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迎、拂”等生字,会写“诗、童”等字,积累“拂、堤”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时】一课时
【单元学习任务】做春天的发现者
【本课子任务】共赏诗意春景
旧知导入话春意,任务驱动引诗题:
1.春天来了,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我们不由地想起了一年级曾经积累过的这些四字词语。一起读一读,声音响亮。
2.你还能说说其他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吗?(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积累真丰富。在第一单元,我们要做春天的发现者,在文字中发现春天的美。读读本单元的课题。(生齐读课题)
4.我们先来学习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共赏诗意春景。齐读诗题。“诗”这个字是要写的生字,写字要做到三看,哪三看?(一看结构:左右结构;二看比例:左右两个部件的宽窄、高低;三看关键笔:右边横笔画特别多,要做到等距)
5.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古诗是要开口读的,所以是“言字旁”,要写得窄而高;右边的“寺”字上面的“土”字,第二横最长,盖住下面的“寸”字。
6.翻开书本第二页,在生字表里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描一个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写完以后和书本上的例字照照镜子,如果觉得写得好,就给自己打个五角星,如果觉得还不够好,就改一改。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村居。读读诗题和诗人。
7.你觉得这个诗题是什么意思?(村?村子,乡村。居?居住。合起来:在村子里居住。)谁在村子里居住?诗人高鼎。
小结过渡:这首诗就是写诗人高鼎在村子里居住的时候看到的春日美景。让我们跟着诗人高鼎一起去村子里逛一逛,看一看。
任务一:初读古诗,正音断句
1.赶紧翻开书本,自己读读这首诗吧,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并试着断断句。
2.请一个同学来读。字正腔圆。在第一句中有一个字很难读——莺,后鼻音,读准,大家一起读。莺就是黄莺,瞧,为什么它叫黄莺呢?(它的羽毛是黄色的)颜色多好看啊,“莺”字下面还有一只鸟呢。
3.再看一个容易读错和混淆的字——堤,跟老师拼读一下。你们见过堤坝吗?(生发言)是的,堤坝就是用泥土沙石堆砌起来的建筑,挡在河岸边防止水灾。所以它是提土旁。读读由“堤”字组成的这两个词。再看“醉”字,它是平舌音,一起读两遍。
4.全班一起读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
5.这是一首七言诗,来借助老师的断句提示,读出节奏来。谁来?老师来读诗题,一大组读一句,来,开始。
6.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得好听,这首诗是押韵的,要读好这些韵脚。听老师读。听出来了吗?老师把最后一个字读得有点长,这样就有诗的韵味了。一起读。
任务二:再读古诗,共赏春景
1.我们都说诗中有画,高鼎漫步在村子里,看到了哪些春日美景呢?请你轻轻读读诗句,拿起笔,用横线画出你看到的景物。
2.交流反馈:草、莺、堤、杨柳、春烟、儿童、纸鸢。相机了解:纸鸢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风筝。
3.孩子们,看看这草地,这草是怎样地长?(大片大片地长、快活地长、快速地长……)你就是小草,你会说说些什么?(说话训练)黄莺是怎样地在飞?(快乐地、飞快地、满心欢喜地……)
4.真是充满生机的二月天,草长莺飞也成为了一个形容春天美景的成语,我们边做动作,边想象画面,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
5.小诗人们,我们还可以说这是怎样的二月天?以前积累的四字词语可以派上用场了。(春暖花开二月天、桃红柳绿二月天……)
6.在美丽的春日里,还能欣赏到拂堤的杨柳呢。看这个拂字,你猜猜它是什么意思?(用手擦)怎样地擦?(轻轻的柔柔的)有个成语叫“春风拂面”就是指像春风轻轻地吹过面颊,让人觉得很舒服。
8.请同学们看这个“醉”字,它左边念“酉”,像个酒杯,右边是一个站立不稳喝醉了的人。它在这里是喝醉的意思吗?老师在字典里查到了这个字,在这里,它的解释是第几项?(②沉醉、陶醉)什么是春烟呢?看看视频你就了解了。(指的是岸边升起的迷蒙雾气、水汽)
9.让我们用自己诗意的语言来说说这句诗呈现的美景吧:___的杨柳___地擦过堤岸,岸边升起___的水汽,如同烟雾般聚集着。杨柳似乎也____在这美景里了。
10.还有谁也陶醉了?(诗人高鼎)让我们走进这春日美景,把前两句诗美美地读一读。
11.春光明媚,东风拂面,你想要做什么?(放风筝、野餐、赏花)
12.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来读一读。哪个字说的是孩子们放学?(散学)
13.孩子们,我们放学回家去,常常是要坐在书桌前写作业,而他们呢?你能感觉到他们的什么心情?(快乐、激动、急切……)诗人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孩子们的心情。(忙)
14.带着快乐的心情读好后两句,读好这个“忙”字。
15.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边读边做动作。现在挖空背一背。
书写指导:
过渡:会背诗,也要会写诗中生字。
1.童:上下结构,立写扁拉长,下面的“里”注意笔顺,横画等距。
2.趁:走字旁最后一笔捺要拉长,人字头写小,三撇长短不一,平行撇向竖中线。
任务三:背诵古诗,绘制春意
课后,请同学们背诵古诗,并且为这首诗配画,再尝试用文字描述你脑中想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