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州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神州谣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神州谣
课题 神州谣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谣,浓缩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本课的学习以课文为基础,同时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通过课件与课文的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壮丽的大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宝岛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和我国自然文化景观方面的知识。(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称”“发”“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节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识生字,朗读。 2.认识我国主要的山河及历史遗迹的位置分布。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和自然文化景观。(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想出祖国有名的山川河流和名胜古迹。?2.出示我国的版图和民族分布,引导学生认识祖国。?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自由发言。?2.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及长江黄河、长城台湾的分布,以及我国各个民族的地区分布。3.学生齐读课题。 1.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山川河流及名胜古迹。?2.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长江黄河在哪里,长城珠峰在哪里,台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用生字组词。?4.指导学生书写。?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6.小组成员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0分钟)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2.标出课文自然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2)借助插图,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地点所在的位置。? 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4.请学生朗诵课前准备的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 1.朗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一共有4小节。?(2)根据图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出现的黄河、长江、长城等在地图上的位置。?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4.学生朗诵课前准备的诗词歌谣。 6.依照课文填动词。?黄河(奔)?长江( )?长城( )?珠峰( )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 布置作业。 1.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 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低年级儿童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图画的学习方法。因此本文的学习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片乃至视频,充分引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让他们主动在地图上找寻长江黄河等位置,可以增加他们对祖国的认识,进一步与课文所要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共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歌谣蕴含的情感。 3. 培养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主动查询答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我国台湾和少数民族的知识;搜集《新三字经·立大志》。(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2.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导入新课。 1.学生读生字、新词。?2.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 文。 1.阅读课文第2小节。?(1)这一小节都描述了哪些景物??(2)各种景物文中写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课文第3小节讲的是什么?你知道台湾的大致历史吗??3.课文第4小节讲的是什么 你能说出几个你知道的少数民族?说说他们大致都分布在哪儿??4.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课文内容。?5.这首歌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品读课前搜索到的《新三字经·立大志》。 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后回答问题。?(1)有黄河、长江、长城、珠峰。?(2)黄河“奔”,即奔腾;长江“涌”,即水流湍急;长城“长”,即长;珠峰“耸”,即高。? 2.第3小节讲的是台湾和大陆都是一家人。(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台湾的大致历史)?3.第4小节讲的是我国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为祖国繁荣而奋斗。(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等知识)4.老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歌谣的意思表达出来。?5.这首歌谣作者通过展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宝岛台湾回归祖国的期盼,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前进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7.你能想出哪些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句?? 8.填上合适的词语。?的黄河?( )的长江?( )的长城?( )的珠峰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用时:5分钟) 1.复习本课生字。?2.学生认读、组词。 1.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州 湾 民 谊 奋?岛 峡 族 齐2.会用下列生字组词:?涌 耸 繁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前期通过展示图片及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趣味性的方式丰富学生有关祖国山河古迹方面的知识,向学生展示祖国的美丽景观,增加他们对祖国母亲的了解和热爱。对台湾和民族团结的强调,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深深融入到血液中去,激发他们对祖国强烈的热爱情感,从小就树立为祖国统一、国家富强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