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会认“州、华”等生字,会写“州、华”等字,熟记8个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
3.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祖国的资料、了解中国的不同名称。
【单元学习任务】我的传统文化之旅
【本课子任务】识中华民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驱动: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在识字单元开展一场传统文化之旅,瞧,我们的旅程非常丰富,一共有四站,分别是:“识中华民族”、“探传统节日”、“说汉字故事”、“品中华美食”。准备好,咱们先一起来到第一站。
学习任务一:话说祖国的美名
1.先来看一张图,这是什么?对了,这是中国地图。看看我们祖国的地图,像什么?(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课件出示“中国”。请大声地叫出我们祖国的名字。生齐读:中国。
2.我们的祖国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呢,你知道哪些?(生自由答,师相机补充,小结:中国在古代又称为“神州”“华夏”“九州”“中华”……)读一读。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我们祖国山河的童谣——神州谣,齐读,强调“州、谣”的读音。
4.识记“州”。①联系生活,说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温州、杭州、广州、台州、贵州……)在这么多地名里有这个“州”字,说明这个字和什么有关?(表示地方、地区)来看看它最早的样子:和哪个字很像?(川)川指的是河流,你觉得“州”最早指的是什么?(河水中的小块陆地)这个字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就成了现在的“州”字,这个字还是要写的生字,请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三个点要注意,第一点是左点,后面两点是右点;最后一竖是最长的笔画)跟着笔顺动画书空一次。再在你的书本上工工整整写一个。
学习任务二:认识祖国的文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课文,遇生字,小拼音,来帮忙。
②不会读,圈一圈,同桌帮,记住它。
2.教师检查识字。这些来自课文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
(1)多种形式认读。如,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等。
(2)去掉拼音读。如,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等。
教师相机点评认读情况。(强调:翘舌音“州”,平舌音“耸”,前鼻音“奋、繁”,后鼻音“涌、峰、耸、浓、荣”。)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呢?
预设方法:在生活中识字;用换一换的方法,也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联系具体事物识字。
(预设:①涌:熟字换偏旁——勇,峰——锋;②减一减:写-秃宝盖=与;③字谜:一只大耳朵,两个人儿立上头——耸;④字形入画:草木都长得很茂盛的样子——荣;⑤联系生活:齐——对齐、整齐、齐刘海;⑥字族识字:左耳旁一般都和山、土地有关——险、陡……)
把生字放在词语里,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字的意思,这样就更加容易记住它们。开火车读一读这些词。
学习任务三:读好祖国的歌谣
(一)发现韵脚
1.现在把生字送回课文,请四个孩子来读这四节,其他孩子当评委,听听他们都读准了没有。
2.读着读着,老师发现第一节和第三节最后一个字有神奇的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押韵:第一节ua,第三节ia,两节都押a韵脚)再看第二节和第四节,继续发现。(押韵:全部押ong韵)这首歌谣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写成的,又如此押韵,我们要读出它的韵味。
①男女生合作,男生读1和3节;女生读2和4节。
②全班拍手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全班自由读。思考:这一小节讲了什么?(中国大地风景如画一般美丽)一起来赏一组美图,有什么感觉?(祖国的风景真美,让人陶醉)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第一节?(自豪)
2.练习读,指名读。
3.分组读,齐读。
学习任务四:写好祖国的文字
过渡:中国不仅风景如画,中国汉字也有别样的美,让我们一起来写好祖国文字。来看三个字:族、谊、民。
1.分别呈现汉字,观察、指导重点:
①“族”左窄右宽,“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勾、撇。右边的三个横长短不同。看看这个字的甲骨文形态。在古代,同一个家族的人会做一面旗子,上面印着自己家族的形式,打仗的时候就会举着这些旗子出战。右边下面的“矢”在古代表示箭。从造字本源出发,也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我们跟着书法家一起书空一下这个字。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
②“谊”左窄右宽,朋友之间的情谊、友谊都需要好好说话去维系,所以它是言字旁。写的时候注意右边最后一笔的横与左边有穿插。
③“民”是独体字,注意“竖提”的方向不要搞错。
2.师范写“谊、民”。学生自由练习书写“谊、民”,教师提醒书写姿势并巡视。
3.展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修正练写。(三个字一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