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和语言风格。
2.运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硬汉精神”,感受作者对人类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硬汉精神”,感受作者对人类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挫折?面对挫折时,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教师讲解: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如何面对挫折,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和品质。今天,我们来学习海明威的经典小说《老人与海》,看看老渔夫圣地亚哥是如何面对挫折,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的。
任务一: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教师讲解:
“文坛硬汉”——海明威(1899—1961),20世纪美国小说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中学毕业后进入报界,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被炸成重伤,身上中的炮弹片有200多块;在大西洋上做过渔夫,在非洲坦桑尼亚猎过猛兽,在西班牙当过斗牛士。1953年,他凭借小说《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又因《老人与海》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主要作品】
《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战场门铃响了》《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
【电报体小说】
内涵 指小说中一种语言文体风格。多用短句,不用或少用复句,很少用形容词,文字简洁如同电报,故名。美国作家海明威擅用此文体写作。
特点 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任务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7段):写老人捕到大马林鱼后遭遇尖齿鲨,残酷的战斗开始了。详细写出了老人和尖齿鲨战斗的经过,通过老人的心理独白初步揭示了“硬汉”的精神:人不能被打败。
第二部分(28-47段):写老人和加拉诺鲨搏斗的经过以及打死铲鼻鲨后准备继续战斗。在搏斗过程中,老人虽然处境恶劣,但却丝毫没有退缩,一直在不断地鼓励自己。
第三部分(48-53段):写老人战胜铲鼻鲨后的困难处境——受伤、困乏、天气恶劣。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老人的意志。
第四部分(54-82段):写老人再次与加拉诺鲨搏斗以及与鲨鱼斗争到底的决心。在经历了一系列战斗后,老人虽然万分疲惫,但始终不停地鼓励自己。
第五部分(83-97段):写老人与群鲨激烈的搏斗终于结束了,老人出海归来回到自己的家中。课文结尾定格在这一幕,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都会碰到生命中的鲨鱼,命运似海,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小试牛刀】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完成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五个回合的表格。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学生回答:(各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攻击者 大灰鲭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鲨鱼
数量或规模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间隔时间 一小时后 两个钟头后 接着 太阳快落山 半夜
老人作战工具 渔叉、绳子 绑着刀子的船桨 绑着刀子的船桨 短棍 短棍、舵柄
结局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一死一伤,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了鲨鱼,刀子被折断。 两条鲨鱼受重伤大鱼被咬烂公里。 老人被击垮了,大鱼只剩残骸。
任务三: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提问:小说通过描写紧张的搏斗过程,为我们展现了老人的形象。请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的?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
学生回答:(各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1)侧面衬托:
用鲨鱼衬托:通过描写鲨鱼的凶残和强大,反衬出老人的坚强和勇敢。
用自然环境衬托:通过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突出老人的坚韧和不屈。
(2)语言描写:
乐观积极:“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永不言败:“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那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点儿。丢了四十磅鱼肉,你的船走起来能更轻快。”
(3)动作描写:
果断勇敢: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
顽强拼搏:他用棍子朝鲨鱼的头直打过去,一次又一次地猛砸下去。
(4)心理描写:
坚定信念:“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他们一直斗到死。”
反思自我:“没有什么把我打垮,”他大声说,“都是因为我出海太远了。”
老人形象小结:
(1)技艺精湛:老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渔夫,对海洋和鱼类有深刻的理解。
(2)清醒理智: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老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冷静应对。
(3)积极乐观:即使在困境中,老人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4)刚毅顽强:老人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表现出极高的刚毅和顽强,不屈不挠。
(5)直面失败:老人在失败面前不退缩,勇于反思自己的不足。
(6)善良仁爱:老人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尊重,体现了他的善良和仁爱。
【冰山理论】
教师讲解:
内涵: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其余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和补充。
特点:
简洁:语言简洁凝练,避免冗余。
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象征: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概念。
课堂小结
作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老人与海》能够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我们今天对作品的探究也许只是这座“冰山”的一个小小部分,希望我们在老人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鼓舞下,不断向更高的文学巅峰攀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