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15: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5.2.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调控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可以避免(  )
A. 粮食匮乏 B. 交通堵塞
C. 淡水短缺 D. 以上都是
2. 某地受干旱、强风、人类活动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爆发了当地近几年来死伤最严重的野火灾害,生态平衡也遭到严重破坏,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这说明了(  )
A. 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C. 生态系统无任何自我调节能力
D. 只有自然灾害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他们使塞罕坝由荒原变林海,森林覆盖率达7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塞罕坝地区的变化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 塞罕坝林场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 林场植被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塞罕坝地区降水量
D. 科学化管理林场,禁止开发利用林木资源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请完成4~6题。
4. 下列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源于自然
B.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
C. 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 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5.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下列做法与结果对应错误的是(  )
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
B.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水体污染
C. 围湖造田——生物多样性增加
D. 大量使用农药———土壤污染
6.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践行光盘行动 B. 节约用水用电
C. 常用一次性餐具 D. 爱护花草树木
7.在“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设置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模拟酸雨的酸度
B. 可用醋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C. 对一组实验结果详细分析后即可得出结论
D. 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8.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某种气体排放量,进而加剧环境变化。这里的某种气体和加剧的环境变化分别是(  )
A. 二氧化碳;酸雨 B. 臭氧;温室效应
C. 二氧化碳;全球变暖 D. 水蒸气;沙尘暴
9 下列环境污染原因对应错.误.的是 (  )
A. 温室效应——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 赤潮——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磷污水
C. 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D. 重金属污染 —— 含汞、镉的污水排入河流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
A.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C.冬季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
D.大量砍伐森林代替燃煤作燃料
11.我国有些地区的酸雨污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用酸碱度(pH)来表示。假如你是一位科学研究者,请你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你将配制出酸雨PH的范围是(  )
A.小于5.6 B.大于5.6 C.大于7 D.小于7
12.青蛙是许多农业害虫的天敌,是庄稼的卫士。目前青蛙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农作物密植,造成青蛙生活范围缩减
B.天敌增多,大量青蛙被捕食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水污染严重
D.温室效应,全国降雨量分布不均
1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文明理念。下列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属于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自我调节的结果
14.下列措施中最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A.合理增加物种的数量
B.灭杀某种有害动物
C.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D.适当增加降雨量
15.保护生物圈应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环保袋购物,少用手帕纸
B.分类处理垃圾,尽量少开车
C.使用节水龙头,淘米水浇花
D.使用含磷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
16.下列关于人类生活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危害当代,贻害后代
B.掠夺式采伐和过度的放牧等,会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
C.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
D.因为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剧对资源的利用,所以人类必须停下对所有资源的利用。
17.某地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毁林开荒使林中的动物减少,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而大量繁殖,给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B.农林害虫的天敌繁殖能力弱
C.农林害虫本身繁殖能力强 D.地壳的运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18.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河流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
19.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是否正确。
(1) 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削弱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
(2)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在遭到人类活动破坏后都能够自动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 )
(3) 对于某些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人类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来修复。 ( )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酸雨的危害,进行了“酸雨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实验,他们从同一卵块上取得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蛙卵600枚,平均分成六组,用1 000 mL不同酸碱度的液体浸泡,每两天换一次相应液体,定时通入氧气,其他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pH数值越小,表明水体酸性越强。请回答:
组别 水槽内液体/毫升 温度/℃ 酸碱度(用pH表示) 孵化率/%
A 1 000 22 5.0 2
B 1 000 22 5.2 4
C 1 000 22 5.6 5
D 1 000 22 6.2 79
E 1 000 22 6.8 99
F 1 000 10 6.8 30
该实验中A~E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 。实验中每组用100枚蛙卵,而不是用1枚,原因是 。
(2)从表格中A~E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水温22 ℃条件下,水体pH为 时蛙卵孵化率最高。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该实验中E组和F组是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目的是 。
(4)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等酸性物质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酸雨,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列举一点:
21.如图是某课外实践小组同学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而绘制的简图,请依图同答: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所示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
(2)生态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   。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细菌与真菌相比,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没有   。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
(4)图中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当一种生物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或比例,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答案
1-5DBDCC 6-10CCCCD 11-15ACABD 16-18DAB
(1) √ (2)x (3) √
20.(1) 液体的酸碱度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6.8 酸雨会降低蛙卵的孵化率,酸性越大,蛙卵孵化率越小
(3)控制单一变量
(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石油、煤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绿色出行(合理即可)
21、(1)脊柱;鹰、免、食虫鸟;(2)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或环境;分解者;成形的细胞核;(3)太阳;(4)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