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专项练《无衣》《春江花月夜》课件(共13张PPT)+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默写专项练《无衣》《春江花月夜》课件(共13张PPT)+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4:25:15

文档简介

默写专项练(二) 《无衣》《春江花月夜》
分值:50分
1.《无衣》
(12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的战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国庆后,郭老师组织同学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当看到志愿军战士们枕戈待旦,立马奔赴战场杀敌的画面时,郭老师便用了《诗经·秦风·无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形容。
(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电影《战狼》中的一句台词,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护国的决心和同仇敌忾的豪情。《诗经·秦风·无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相似,表现秦人修整兵器,决意共同抗敌。
(4)《诗经·秦风·无衣》中,强调在备战时刻,我们要全程动员,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是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5)《诗经·秦风·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行动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6)朱熹评价《诗经·秦风·无衣》体现了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诗中描绘士兵们愤慨地磨刀擦枪,起来共同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
(3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秋之夜,小明和家人一起走到江边。他抬头看到天空的一轮满月,不禁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南宋画家牟益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作品《捣衣图》,那月下捣衣的图景让他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李年近古稀,深感时光易逝,想借有关流水的诗句抒发感慨,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句子,上高中的孙子想到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人方以智以“花似雪”写月下之景;李璟“辽阳月,秣陵砧”两句,以两个空间跨度极大的地点意象组接在一起,极写空间之隔与相思之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两地相隔,难以相从,而托月寄情,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6)小明离开家乡,到异国他乡求学,每逢佳节思乡之情频生,想到与家乡相距遥远,更觉孤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广阔的大海和一轮斜月营造了这种惝恍迷离的意境。
(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诗中描写的明月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便是明证。
(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的江水都洒满了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顿生遐思冥想,追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谁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何处”互文见义,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曲折有致。
(12)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之慨,在他之前,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言,这“同曲”之思或可印证王羲之“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之说。
(1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洒落,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月亮照耀在思妇的楼上,月光洒落在思妇的妆镜台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游人乘月而归,落月将光辉洒满了江畔的林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1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描写春天将尽,江月欲落的景象,实则表现游子在外漂泊时间之久,思归之切。
(18)与下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一片,月光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
答案精析
1.(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2)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3)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4)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5)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6)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2.(1)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2)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3)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4)月照花林皆似霰 碣石潇湘无限路 (5)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6)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7)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8)海上明月共潮生 皎皎空中孤月轮 (9)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10)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11)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1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13)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14)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15)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16)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7)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18)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19)月照花林皆似霰 落月摇情满江树(共13张PPT)
《无衣》
《春江花月夜》
默写专项练(二)
1.《无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的战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句。
(2)国庆后,郭老师组织同学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当看到志愿军战士们枕戈待旦,立马奔赴战场杀敌的画面时,郭老师便用了《诗经·秦风·无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形容。
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电影《战狼》中的一句台词,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护国的决心和同仇敌忾的豪情。《诗经·秦风·无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相似,表现秦人修整兵器,决意共同抗敌。
(4)《诗经·秦风·无衣》中,强调在备战时刻,我们要全程动员,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是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5)《诗经·秦风·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____________”则是行动的开始,“__________”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6)朱熹评价《诗经·秦风·无衣》体现了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诗中描绘士兵们愤慨地磨刀擦枪,起来共同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2.《春江花月夜》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秋之夜,小明和家人一起走到江边。他抬头看到天空的一轮满月,不禁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小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南宋画家牟益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作品《捣衣图》,那月下捣衣的图景让他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
孤月轮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3)老李年近古稀,深感时光易逝,想借有关流水的诗句抒发感慨,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句子,上高中的孙子想到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人方以智以“花似雪”写月下之景;李璟“辽阳月,秣陵砧”两句,以两个空间跨度极大的地点意象组接在一起,极写空间之隔与相思之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照花林皆似霰
碣石潇湘无限路
(5)李白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两地相隔,难以相从,而托月寄情,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6)小明离开家乡,到异国他乡求学,每逢佳节思乡之情频生,想到与家乡相距遥远,更觉孤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广阔的大海和一轮斜月营造了这种惝恍迷离的意境。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沉沉藏
(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人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诗中描写的明月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_______________”一句便是明证。
(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的江水都洒满了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海上明月共潮生
皎皎空中孤月轮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10)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顿生遐思冥想,追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谁家”和“________________”中的“何处”互文见义,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曲折有致。
(12)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之慨,在他之前,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言,这“同曲”之思或可印证王羲之“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之说。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1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洒落,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月亮照耀在思妇的楼上,月光洒落在思妇的妆镜台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游人乘月而归,落月将光辉洒满了江畔的林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描写春天将尽,江月欲落的景象,实则表现游子在外漂泊时间之久,思归之切。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18)与下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19)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一片,月光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
月照花林皆似霰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