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狂刷】第一单元 直线运动 高考专题特训(PDF版,含答案)——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文档属性

名称 【小题狂刷】第一单元 直线运动 高考专题特训(PDF版,含答案)——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8 08:53:18

文档简介

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第一单元 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
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该质点 ( )
A. 运动的初速度为2m/s
B. 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1.(2022·广西模拟)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 C. 在第1s内的位移为6m
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若丙物 D. 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则丙物体 ( ) 6.(2022年江西模拟)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
A. 一定是静止的 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
B. 一定是运动的 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
C. 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运动的 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
D. 运动情况无法判断 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2.(2022·南通模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
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的“70”字样编队飞过天安门上 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试估算:
空.飞行员认为自己处于静止状态,则他选取的参考系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可能是 ( )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A. 天安门城楼
B. 邻近的直升机
C. 飞机上的旋翼
D. 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红旗
3.(2022·安徽名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s内通过的路程
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高频题特训
B. 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1.(2022·北京)甲、乙两车在路口等候绿灯.绿灯
Δx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因 亮后,两车同时由静止加速.甲车经过4.0s加速到10Δt m/s后做匀速运动,乙车经过4.0s加速到15m/s后
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做匀速运动.若将两车的加速过程均视为匀加速直线
D. 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对于两车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
4.(2022·信阳模拟)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 正确的是 ( )
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为3000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 B. 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1.5倍,则起 C. 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 ) D. 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甲、乙两车加速度的
A.3∶2 B.1∶1 大小关系
C.1∶2 D.2∶1 2.(2022·南昌检测)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
5.(2022·江西南昌调研)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 t
动的位置x 与时间t的关系为x=t2+5t+4(
动的物体,在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是 ,紧接着 内的
物理量 t v 2
5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
v 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
平均速度是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2 加速度.一辆汽车正从A 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
( ) 仪与汽车相距355m,此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车
2
A.v B. v 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汽车运动到C 处与超声波相3 遇,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
4 5
C. v D. v 好停止于D 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335m,忽略3 6
测速仪安装高度的影响,可简化为如(2)图所示分析
3.(2022·广西模拟)如图所示,用闪光灯照相的 (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m/s).
方法记录某同学的运动情况,若设定向右的方向为正
方向,则下列图象能大体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
(1)
A. B.
(2)
C. D. (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
(2)此路段有80km/h的限速标志,分析该汽车刹
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超速
4.(2022年广东百校联考)(多选)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 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
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
小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 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
间仍为t,则物体的 ( )
A.vm 与a1、a2的大小有关
B.vm 与a1、a2的大小无关
C.a1、a2必须是一定的
a1a2 2v
D.a1、a2必须满足a =1+a2 t 易错题特训
5.(2022·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动车把动力装置 1.(2022·潍坊模拟)(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
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 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m/s2,a乙=-4m/s2,
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 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
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一组而成的.若动车组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 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的时间是6s.则 ( )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A.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 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
的位移为78m 2.(2022·浙江台州模拟)在水下潜水器某次海
B.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 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位移为78m v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
C.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 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的位移为96m 海平面的深度为 ( )
D.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 vt t0
位移为96m A. 2 B.vt0
(1- )2t
6.(2022·山西省山大附中期中)如(1)图所示, vt20 v(t-t0)2
在太原坞城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 C.2t D. 2t
6

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3.(2022·唐山一中高考仿真试卷)一质点做匀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
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 于2∶1
速度变化同样的Δv 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 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
度为 ( ) 1∶1
1 1 C. 加速、2 减速中的位移之比( )( ) x1∶x 等于2∶1A. Δx + 2x1 x2 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
(Δv)2
B.2 1∶2x1-x2 2.(2022·珠海二模)(多选)甲乙两辆汽车在平
C.(Δv)2(
1 1
- ) 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x x t=0
时刻
1 2
( )2 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下表是每隔1s记录的两Δv
D.x -x 车的速率.关于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2
4.(2022·蒙山县模拟)“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 时间t/s 0 1 2 3 4
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 甲车的速率
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 /( · -1) 18.0 16.0 14.0 12.0 10.0v1 m s
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
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 乙车的速率
-1 3.0 4.0 5.0 6.0 7.0
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 v2/(m·s )
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 A. 乙车的速度变化较快
“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大小为 B. 在0~4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较大
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 C. 在0~4s内,甲车相对乙车行驶了36m
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返回 D. 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t=5s时两车相距最远
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 3.(2022·山东省潍坊模拟)如图,一木块通过长
度忽略不计的绳固定在小车的前壁上,小车表面光滑.
某时刻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s,细
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
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刚好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
(1)该受试者在前10米的过程中匀速运动的时 滑块相对小车前3s内滑行了4.5m;后3s内滑行了
间; 10.5m.
(2)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1)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2)从绳断到滑块离开车尾所用时间是多少
(3)小车的长度是多少
拓展题特训
1.(2022·浙江东阳模拟)(多选)在一次救灾活
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
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
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
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7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
第2节 运动图象 自由落体运动
1.(2022·武清区校级模拟)一个质点做直线运
动,它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 在t1时刻a车的位移大于b车
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
D.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
5.(2022·湖北武汉质检)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
平直的单行道上同向行驶,乙在前、甲在后t.=0时刻,
两车同时刹车,结果发生了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
A. 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匀速运动 后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质点沿x 轴负方向做匀速运动
C.t=0时,质点的速度是5m/s
D.t=0时,质点的速度是-5m/s
2.(2022·漳州一中高三期末)A、B、C、D、E 五
个小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从A 球碰到
地面的瞬间开始计时,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B、C、D、
E 四个小球依次落到地面.下列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恰 A. 两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小于90m
当表示五个小球刚释放时离地面高度的是 ( ) B. 两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等于112.5m
C. 两车一定是在t=20s之前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D. 两车一定是在t=20s之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6.(2022·南昌市模拟)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
A B 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s0=
-6m处有一小球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g 取
10m/s2,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1)不考虑上方气球对小球运动的可能影响,求小
球抛出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时间
(2)小球能否追上气球 若追不上,说明理由;若
C D 能追上,需要多长时间
3.(2022·山东滨州质检)一辆电动小车由静止开
始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s
和1~3s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方向相反
B. 平均速度相同
C. 加速度相同
D. 位移相同
( 高频题特训4. 2016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调研考试)在平直
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 1.(2022·山西四校联考)(多选)伽利略为了研
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 ) 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
8

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 可能在空中相撞
B.A、B 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C. 下落过程中,A、B 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
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B 的平均速度相等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 6.(2022·湖 北 黄 冈 期 末)某人在相距10m 的
动的路程 A、B 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 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
B.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 点,到达B 点后立即返回A 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
时间的测量 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 小分别是4m/s2和8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落体的运动规律 4m/s,从B 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
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 该速度运动到A 点,求:
落体的运动规律 (1)从B 点返回A 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
2.(2022·河南洛阳统考)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时间;
为a、速度为v、位移为x、所受合外力为F.现有4个不 (2)从A 点运动到B 点与从B 点运动到A 点的平
同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某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 均速度的大小之比.
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
A B
易错题特训
1.(2022届浙江严州中学高三一月阶段测试)一
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
C D 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
3.(2022·南京市四校高三调研)抛球机将小球 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
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小球做初速为6m/s的竖
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在第7个小球抛出
时,抛出点以上的小球数为(取g=10m/s2)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2022·扬州模拟)如图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A B
v-t图象.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D
2.(2022届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三12月)某质点做
A.0~t1时间内质点做匀速运动 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1/v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
B.t1~t2时间内质点保持静止 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质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t1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5.(2022·连云港模拟)如图所示,A、B 两
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
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 的质量比B 的质量大,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拓展题特训B.1v-x 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C. 四边形AA'B'B 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1.(2022·云南玉溪一中质检)(多选)从地面竖
D. 四边形BB'C'C 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
3.(2022年湛江质检)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 B 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
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像可以看 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 A.A 上抛的初速度与B 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
都是2v
B. 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 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 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

D. 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
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2.(2022·甘肃第一次诊考)一滑块以初速度v0
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从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已知斜面足够长,则该
D.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 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不可能是下面的 ( )
4.(2016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5月份模
拟训练 理 综)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
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
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 =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 A B1
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
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
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
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 C D
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 3.(2022·西安质检)如图所示,一圆管放在水平
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地面上,长为L=0.5m,圆管的上表面离天花板距离h
=2.5m,在圆管的正上方紧靠天花板放一小球(可看
成质点),让小球由静止释放,同时给圆管一竖直向上
大小为5m/s的初速度,g 取10m/s2.
(1)求小球释放后经多长时间与圆管相遇;
(2)试判断在圆管落地前小球能不能穿过圆管
如果不能,小球和圆管落地的时间差多大 如果能,小
球穿过圆管的时间多长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
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
的时间是多少
10

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综合特训(一)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
1.(2022·上海)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 向的距离为40m
过两段距离为16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s,第二段用
时2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
2
A. m/2
4
3 s B.3 m
/s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
8 16
C. m/s2 D. m/s2 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9 9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2.(2022·新课标Ⅲ)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 1.(2022·河北省正定模拟)对做匀变速直线运
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 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s 3s
A. B. A. 在1s内、2s内、3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比是t2 2t2
1∶3∶5
4s 8s
C.2 D.2 B. 一质点的位置坐标函数是x=4t+2t2,则它运t t
( 动的初速度是 /,加速度是 /
2
3.2022·江苏)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 4ms 2m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一定随时间均
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 C.
匀减小
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之
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 D.
差都相等
2.(2022·河北衡水模拟)“蛟龙号”是我国首台
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它是目
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
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A B 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
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
C D
4.(2022·新课标Ⅰ)(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
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
3s时并排行驶,则 ( )
vt t0
A. 2 B.vt0
(1- )2t
vt20 v(t-t0)2
C.2t D. 2t
3.(2022·福建福州模拟)一质点沿坐标轴Ox 做
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坐标轴上的坐标x 随时间t的变
化关系为x=5+2t3,速度v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v
, =6t
2,其中v、x 和t的单位分别是m/s、m和s.设该质A.在t=1s时 甲车在乙车后
11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
点在t=0到t=1s内运动位移为s,平均速度为v,则 7.(2016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检测)一质点
( ) 自x 轴原点O 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 运动,经过
A.s=6m,v=6m/s t0 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
B.s=2m,v=2m/s v
为 0- 时,
v
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 0时,加速
C.s=7m,v=7m/s 2 4
D.s=3m,v=3m/s v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 0- ……,其v-t图象如
4.(2022·浙江宁波模拟)杭新景高速公路限速 8
120km/h,一般也要求速度不小于80km/h.冬天大雾 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
的车祸.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
(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m,该人
的反应为0.5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
小为5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 )
A.10m/s B.15m/s A.
质点一直沿x 轴正方向运动
质点将在 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103m/
B. x
s D.20m/s
C. 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
5.(2015安徽淮北师范大学模拟)一个物体做加
速直线运动, 、 、
v0t0
依次经过A B C 三点,B 为AC 的中点,
D. 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
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恒为a1,在BC 段的加速度恒 (
, 、 、 、 、 8. 2022
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检测)在某次军事
为a2 已知物体经过 A B C 三点的速度为vA vB 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
, vA+vv CC 有vA( ) 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为
方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A.a1的是 ( )
C.a1>a2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2016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月考)从地面上以
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
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球运动的速率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
, 空降兵在 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面 落地速率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
A. 0~t1
, ( ) B. 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在整个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1
C. 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v2
1
D. 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2 v1
+v2)
9.(2016江西省高安中学期中)一辆汽车在平直
公路上行驶,t=0时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
线运动,运动到B 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
A. 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 C 点停止.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
过程中逐渐增加 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 ( )
B. 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 t/s 0 2 4 6
加速度值最小
v/(m·s-1) 0 8 12 8
v
C.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0
1+ )v g1 A.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v B.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
D. 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1
2 C.t=10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12

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D.A、B 间的距离大于B、C 间的距离 路面上以36km/h的速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进,
10.(2022·郑 州 模 拟)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 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m 处司机看到前方绿灯刚好
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 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
中得到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线的汽车允许通过.
( ) (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1s,
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通过
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a1至少多大
(2)若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
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a2=2m/s2的加速度沿直线
加速3s,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
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
A.18s时的加速度大于13s时的加速度 时刚好停下来,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a3大小.(结果保
B. 小车做曲线运动 留两位有效数字)
C.13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
D. 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s内的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1.(2022·江西南昌 模 拟)(12分)“30m 折返
跑”中.在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处,当听
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
30m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固定的折
返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到达起点线处时,停
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可视
为质点,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 13.(2022·安徽淮南模拟)(14分)某些城市交通
不计.该学生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m/s2,减 部门规定汽车在市区某些街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v0
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2,到达折返线处时速 =30km/h.一辆汽车在该水平路段紧急刹车时车轮抱
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学生全过程最大速度不超过vm 死,沿直线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车轮在地面
=12m/s.求该学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绩. 上滑行的轨迹长为s0=10m.从手册中查出该车轮胎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
(1)假如你是交警,请你判断汽车是否违反规定超
速行驶.(在下面写出判断过程)
(2)目前,有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装置,可保证车
轮在制动时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
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
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
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驾驶员的反
应时间为t,汽车的质量为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试
推出刹车距离s(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的表达式.
(3)根据刹车距离s的表达式,试分析引发交通事
故的原因的哪些
12.(2022·陕西西安模拟)(14分)机场大道某路
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
13
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直线运动 4. 答案:BD
v v v
解析:由 m m m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 AB=vt=2t1+2t2= t
,得
2 vm=2v
,与a1、a2的大
基础特训 v v v v小无关,故选项A错误,
m m m m
B正确;由t1= ,a t2=
,得t= + ,
1. 答案:B 1 a2 a1 a2
解析: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说明甲相对于乙的位 a1a2 2v即得 = ,故选项D正确.
置没有改变.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说明甲相对于丙的 a1+a2 t
位置是改变的,则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位置一定是改变的, 5. 答案:A
即丙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解析:设通过第一个60m的平均速度为v1,可以表示中间时刻
2. 答案:B 的瞬时速度, x所以5s末的速度
1
v1= ,解得v1=6m/s;通过第二
解析:直升机相对于太阳、天安门、云彩的位置不断改变,以他们 t1
为参照物,直升机是运动的;以别的直升机为参照物,它们之间的位 个60m的平均速度为v2,可以表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13s
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正确. x末的速度 2v2= ,解得t v2=10m
/s.由v2=v1+at得a=0.5m/s2,
3. 答案:D 2
解析: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t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 由再接下来的6s和前面的6s,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则有Δx=aT
2,
2
大小才一定相等,选项 A错误;质点不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 即x-60=aT ,解得x=78m.
Δx 6. 答案:(1)10m/s
2 (2)不超速
体,选项B错误;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但是速Δt 解析:(1)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汽车在2t时间内,刹车的
度是指平均速度在时间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值,选项C错误;速度不变 1位移为s= a(2t)2=20m,当超声波与A 车相遇后,A 车继续前进
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 2
4. 答案:B 1的时间为t,位移为s2=2at
2=5m,则超声波在2t内的路程为2×
: v解析 由x=vt= t,解得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 (335+5)m=680m,由声速为340m/s,得2 t=1s
,解得汽车的加速
2
t x v1 1v2 , 度 /
2 ()由 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 0,解得刹车前的

t =
选项 正确 a=10ms.2 A s=
xv =1∶1 B . 2a2 2 1
: 速度v0=20m/s=72km/h,车速在规定范围内,不超速5. 答案 C .易错题特训
1
解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公式为x'=v0t+ at2 1. 答案:BD2 解析:加速度是矢量,+、-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因速度方
与位置x 与时间t的关系式x=t2+5t+4对比可得:质点的初速度 向为正,故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A错,B正确;因加速度大
v0=5m/s,加速度a=2m/s2,选项A、B错误;质点在第1s内的位 小一样,速度变化快慢相同,C错;由Δv=at可知,D正确.
移x10=x1-x0=(
x10
10-4)m=6m,其平均速度v= =6m/s,选 2. 答案:Dt v
项C正确,选项D错误. 解析:潜水器上升的加速度为a= ;研究潜水器从t0时刻到水t
6. 答案:见解析 面的逆过程,则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知,蛟龙号在t0 时刻距离海
解析:() L 0.031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 )21= / 1 v t-t0Δt =1 0.30ms 平面的深度为h= a(t-t0)2= ,选项2 2t D
正确.
=0.10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3. 答案:D
L 0.03 v2-v1
v2=Δt =0.10m
/s=0.30m/s,故滑块的加速度a= Δt ≈ 解析:2
0.067m/s2.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A 到B:(v0+Δv)2-v20=2ax1,由
(2)
v +v
方法一: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1 2x= Δt=0.6m. A 到C:(v0+2Δv)
2-v20=2a(x1+x2),由以上两式解得加速度a=
2 (Δv)2
方法二:由v2-v2=2ax,得x=0.6m. ,故D正确.2 1 x1-x2
能力特训 4. 答案:(1)1.75s (2)6.25s
高频题特训 解析:(1)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过程中:
1. 答案:B 加速阶段:运动时间:
解析:甲的加速度为为: Δv甲 10a甲= Δt =4 m
/s2=2.5m/s2 vm 4t1=a =4 s=1s
,加速位移:
1
Δv乙 15
乙的加速度为:a乙= = m/s2=3.75m/s2 1Δt 4 x1=2vmt1=2m
故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故B正确. 减速阶段:运动时间:
2. 答案:D vm 4
x t2= = s=0.5s
,减速位移:
解析: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可得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 a2 8t总 1 1
v t x2=2vmt2=2×4×0.5m=1mvt+ ·2 2 5 所以:匀速阶段的位移为: (
均速度v v,故 正确 x3= 10-2-1
)m=7m,匀减速运
= t =6 D . x
t 7+ 动的时间为 32 t匀=v =4=1.75s.m
3. 答案:A (2)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解析:从图片看出,此人向左运动,速度始终为负. : v, , 加速阶段 运动时间
m ,
在运动过程中 相邻位置的距离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因频闪 t3=a =1s1
照相每次拍照的时间间隔相同,所以可知人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能 1
加速阶段位移:
大致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的速度-时间图象是A. x4=2vmt3=2m
83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
L-x4 10-2 相撞,A、B均错误;两车相撞一定发生在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时,匀速阶段的时间:t4= v s= 4 s=2sm 即t=20s之前,C正确,D错误.
所以受试者的总成绩为:t=t1+t2+t匀+t3+t4=6.25s. 6. 答案:见解析
拓展题特训 解析:(1)设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时间为t,则h=v20/2g,得h
1. 答案:BC =20m,又t=v0/g,得t=2s.(2)设小球达到与气球速度大小相等、
解析:设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为a1,8s末的速度为v,则v=a1t1,同 方向相同,经过的时间是t1,则v气球=v小球=v0-gt1,t1=1s,在这
理减速阶段有:v=a2t2,则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t2∶t1=1∶2.故 段时间内气球上升的高度为x气球,小球上升的高度为x小球,则x气球
v +v
错误 0 t
v 2
A .根据平均速度v= 可知,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v = , =vt1=10m,x小球=v0t1-gt/1 2=15m,由于x气球+6m>x气球,2 1 2 所以小球追不上气球.
v
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v = ,则平均速度之比为1∶1.故B正确,D错 能力特训2 2 高频题特训
误.根据x=vt,则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为x1∶x2=t1 1. 答案:BD
∶t2=2∶1.故C正确.故选:BC. 解析:“斜面实验”中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较小,便于运动时间的测
2. 答案:CD 量,A错误、B正确;斜面倾角增大到90°时,斜面运动外推为自由落
解析:由于两车做匀变速运动,据表求得:a甲=-2m/s2,a乙= 体运动,C错误、D正确.
1m/s2,利用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求得0~4s 2. 答案:C
: 18+10 3+7
解析:由A、B图象可直接看出,图象中两物体均做往返运动, 、
的平均速度 v甲 = m/
A
2 s=14m
/s,v乙 = 2 =5m
/s,在 B均错误,画出C、D的v-t图,可知C正确,D错误.
0~4s内两车的位移为:x甲=14×4m=56m,x乙=5×4m=20m, 3. 答案:C
所以,甲车相对乙车的位移为:x=56m-20m=36m,当两车的速 : 2v0 ,
度相同时, ,
解析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因小球每隔
两车相距最远 即v甲=v乙,代入数据解得:t=5s,由以上 t= g =1.2s
解析可知,甲车的速度变化快;0~4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较大,甲车 0.2s从同一高度抛出,故在第7个小球抛出时,抛出点以上的小球数
相对乙车的位移为36m;相距最远时,经历的时间为5s,故 A、B错 1.2
,、 为 -1=5个,选项C正确,A、B、 错误误 CD正确. 0.2 D .
3. 答案:(1)1m/s2 (2)5s (3)12.5m 4. 答案:C
解析:(1)设小车加速度为a,断裂时,车和物块的速度为v1=at 解析:0~t1时间内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质点做初速度为
=2a,断裂后,小车的速度v=v1+at,小车的位移为:s1=v1t+ 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t1~t2时间内平行时间轴的直线表
1 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根据 AB分析,直线先做匀加速
at2,滑块的位移为:2 s2=v1t
,前3s相对位移有关系:Δs=s1-s2 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整个过程速度均为正,表
1 示运动方向没发生改变,故D错误.
=2at
2=4.5m,得:a=1m/s2.(2)细线断开时小车和物块的速度: 5. 答案:C
v1=2a=2×1=2m/s,设后3s小车的初速度为v1',则小车的位移 解析: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故物体仅受重力,则物体的加速度a
为: 1s1'=v1't+ at2,
mg
滑块的位移为:s2'=v1t,得:2 s1'-s2'=3v1'+ = =g
,故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过程中,A、m B

4.5-3v1=10.5m,解得:v1'=4m/s,由此说明后3s实际上是从绳 度变化的快慢相同,A、B 不可能在空中相撞.故A错误,C正确.根据
断后2s开始的,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的总时间为:t总=5s.(3)小车 v2=2gh 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gh,由于两物体从不同高度
: 1底板总长为 L=s -s =vt + at2 -vt =12.5m. 开始自由下落,故到达地面时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车 滑 1 总 2 总 1 总 0+v v
初速度等于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平均速度:v= = 即平
第2节 运动图象 自由落体运动 2 2
均速度是落地速度的一半,两个物体落地的速度不相等,所以平均速
基础特训 度也不相等.故D错误.
1. 答案:B
: 12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说明质点做匀速 6. 答案:(1)2s (2)
, , 13直线运动 因斜率是负值 说明质点沿x 轴负方向做匀速运动.故A错 解析:(1)设此人从静止到加速至最大速度时所用的时间为t1,
误, ΔxB正确.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得,t=0时刻质点的速度为v= = 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1,从B 点返回A 点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的Δt 时间为t2,A、B 两点间的距离为L,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m=a1t ,-5 1
5 m
/s=-1m/s.故CD错误. vmx1= t1,L-x1=vmt2,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t2=2s.
2. 答案:
2
A
: , (2)设此人从 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解析 由于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 假设A 球经 ,
, 、 、 、 、 、 t3 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由运动学方程过T 时间落地 则 B C D E 四个小球落地时间分别为 T T t2 3 4
4T、5T,逆过来看,可知一个小球每经过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 可得,vm=a2t4,
vm , ,vAB t1+t2x2= ,
越大,因此从下而上,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竖直位移越来越大,所以 2
t4 L-x1-x2=vmt3v =BA t1+t3+t4
正确选项为A. v 12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 AB= .
3. 答案:B vBA 13
解析:由图象知速度始终为正,故车的运动方向不变,A项错误; 易错题特训
v +v 1. 答案
:A
由 1 2v= 知,两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相同,B项正确;由两段图象的 解析:开始时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2
斜率比较知加速度不同,C项错;由v-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的物 位移关系有:v= 2a1x,故选项C、D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
理意义知位移不相同,D项错误. 动,有:v= v2m-2a2(x-x1),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4. 答案:D 2. 答案:D
解析:因s-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则由图线可知,b 车 解析:如图可知随位移的增大速度在减小,质点做减速运动,故
的速度先为正后为负,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选项 A错误;在t1时刻a
, ; , A错误;1/
Δv
v –x 图线斜率不等于 ,不能表示质点的加速度, 错车的位移等于b车 选项B错误t1到t2时间内a车的位移等于b车 Δt
B
则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选项C错误;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当b 误;由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知,1/v –x 图线表示了速度、
的s-t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a 的斜率时两车的速度相同,选项D 1 1 1
; 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四边形正确 故选D. BB'C'C
面积为 ×(2 v +

1 v2
5. 答案:C Δx 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D正确;四边形AA'B'B 面积不能表示质
解析:v-t图象给定了两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不确定值是刹车 点运动时间,C错误.
前两车间距离.由两车的v-t 图象可知,两车不相撞的最小距离 3. 答案:D
5+25 5+15 解析:由图象可知,( ) , 甲物体在2s后运动方向改变
,所以选项
即当 时两车必 AΔxmin= 2 - 2 ×20m=100m Δx<100m 错误;2s末甲、乙距离最大为3m,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 D正确;
84

物理·力与运动 功和能
0~4s这段时间内甲、乙位移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C错 错误.
误. 3.答案:A
4. 答案:(1)210m (2)27s 解析: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下落的速度为负值,故C、D
解析:(1)过ETC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为s1 两图错误.
v21-v32 设小球原来距地面的高度为h,小球下落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
= ,所以总的位移,2a s总1=2s1+10=210m.
(2)过ETC通道时t1 公式有:
v1-v2 10 v 21 v =2g(h-x),由数学知识可得,v-x 图象应是开口向左的抛
= 2 ×2+
,过人工收费通道时
v =22s t2=a ×2+20=50s
,s2
2 物线.
v21 小球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过程,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故A正
=2a×2=225m
,二者的位移差,Δs=s2-s1=225m-210m=15m, 确,B错误.
在这段位移内过ETC通道时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Δt=t2-(t1+ 4.答案:BD
Δs 解析:由图象可知,1到3s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
v =27s. 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故A错误;由图象可1
拓展题特训 , Δv 20 Δv 20-10知 a甲= = =10m/s2;a乙= = =5m/2; 至 ,
1. 答案:AC Δt 2 Δt 2
s 0 1s
解析:设两物体从下落到相遇的时间为t,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 1 1 1x甲=2a甲t
2=2×10×1
2=5m,x乙=v0t+ a乙t2=10×1+
度为v0,则有gt=v0-gt=v,解得v0=2v,故 A正确;根据竖直上 2
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 自由下落到地面的速度为2v,在空中运动时 1×5×12=12.5m,2 Δx=x乙-x甲=12.5-5=7.5m
,即在t=0
2v, 2v 4v间为tB= A 竖直上抛,在空中运动时间g tA=2× =
,故
g g B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故B正确;由 AB分析可知,甲乙两车相遇
(2v)2 时间分别在1s和3s,故C错误;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
错误,物体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A= ,B 开始下落的高度2g hB 1 1×1=10m/s,1到3s,甲车的位移为:x=vt+ 2
1 2v 2
a甲t =10×2+2
= g( )2,显然两者相等,故C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2 g ×10×22=40m,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
1 1 v v2 3 的距离为40m,故D正确.
高度h 处时,h=hB-2gt
2=hB-2g
( )2 ,
g =hB-2g= 4hB 过关特训
故D错误. 1. 答案:D
2. 答案:C 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
解析:当斜面粗糙且μ>tanθ 时,会出现 A选项情况;如果μ< 3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选项A错误;一质点的位置坐
tanθ时,上滑加速度大于下滑加速度,会出现B选项情况,不会出现 标函数是 x=4t+2t2,则 它 运 动 的 初 速 度 是4 m/s,加 速 度 是
C项情况;当斜面光滑时会出现D选项情况,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C 4m/s2,选项B错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要速度与位移方
项. 向相同,则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选项C错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3. 答案:(1)0.5s (2)能 0.1s 物体,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之差都相等,选项D
解析:(1)小球与圆管相遇时与管的上端相遇,从空间关系看满 正确;故选D.
足圆管的上端位移大小与小球下落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h,有: 2. 答案:D
1 1 解析:潜水器减速上升,加
gt2 22 +v0t-2gt =h
,解得t=0.5s. v
速度a= ,由t 0-v
2=-2aH
() 12 小 球 落 到 地 面 用 时 为t1,则:h+L= 2gt
2
1,解 得t1= 得:开始运动时距离水面高度
v23 1
s,
v ,
圆管落地的时间为 0
5 t2
,则:t2=2· =1s,由于g t1H= = vt 经时间t0 上升
2,所以 2a 2
1 1 2
小球能穿过圆管,设t'时刻小球到达圆管的下端,有: gt'2
距离
2 +v0t'-
h=vt0- 2at0=vt0-
1 vt
2
0
t'2
,
=h+L,解得t'=0.6s. 此时到水面的距离g 2t Δh=H2 2
因此小球穿过圆管的时间为t'-t=0.1s. 1 vt0 v-h=2vt-vt0+2t=
(2
2t t
综合特训(一) v(t-t0)2
母题特训 -2tt
2
0+t0)= ,故 正确2t D .
1.答案:B 3. 答案:B
: : x 16 : , ,解析 第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解析 当 时 时 ,因此v = = ms=4m/s, t=0 x0=5mt=1s x1=7m s=x1-x01 t1 4 s
x 16 =2m;而平均速度v= =2m/s,B正确,ACD错误.
第二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t = m
/s=8m/s, t
2 2 4. 答案:B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 v2
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Δt=2+1s=3s, 解析: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1=vt,减速的位移:x2= ,2a
则加速度为: v2-v1 8-4 4
2
a= /Δt = 3 ms
2= /2,选项3ms ACD
错 由题意知: vvt+ =30,解得:2a v=15m
/s,所以B正确;A、C、D错误.
误,B正确 5. 答案:A
2.答案:A 解析:根 据 vt2-v20=2as 可 知:v2B -v2A =2a1s,整 理 得:
解析:设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加速度为a,则位移为:s=
(3vA+vC1 1 1 )(
vC-vA)=2a1s
(v0+vt)t,初动能为 m22 2 v0
,末动能为
2mvt
2, 2 2
,2 vA+3vC vC-vA1 同样 vC-v2B=2a2s,代入整理得:( )( )
mvt2 2 2
=
2
因为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所以有 =9 2a2s,比较两式,由于vAmv20 6. 答案:C2 解析:据题意空气阻力 f=kv,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上 =
s 3s
联立解得:v0= ; mg+kv mg-kv2t v1=2t. ,a下= ;结合v-t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小球上m m
3s s
- 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且抛出时加速度最大,到最高点时a=v -v t t s g
,下降
2 2
由加速度定义可得: t 0a= = = ,2 故A正确,BCD 时加速度继续减小直到匀速时减为零,故A、B均错误;C.抛出时a上t t t
85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
mg+kv0 v 1
= ,匀速时mg=kv1,联立解得抛出时
0
a上=(1+ )g,故 速结束时通过的位移为m v x2
,x2=v0t1+v0t 23+ 2a2t3=10×1+101
; v 1C正确 D. 假设下降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知
1
v匀加= ,而根据图 ×3+2×2×3
2=49m,此时车头前端离停车线的距离为x3=x-2
( ) , v1, x2=70-49=21m
,此时速度为v=v0+a2t3=10+2×3=16m/s,
象实际变加速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面积 代表位移 大些 则v>2 v2 162 128
: 匀减速过程有故D错误.则选 D. v
2=2a3x3,解得a3= = /22x3 2×21=21=6.1ms.
7. 答案:D :() ( mv
2
: 答案 超速行驶解析 速度为矢量,图中物体的速度只有两个相反的方向,故物 13. 1 2)s=vt+ (3)司机的反应时2f
体时而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而沿x 轴负方向运动,由图象的面积可 间,汽车的行驶速度,汽车的质量和汽车刹车后的制动力
知,2t0 时刻位移最大,故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 解析:(1)汽车刹车且车轮抱死后,车受到滑动摩擦力,F=μmg
故A错误,D正确;由图象,质点将在x 轴上运动,每次由x 负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汽车做匀减速运动v2=2as0,得出v=
变为x 正方向速度都会减小为原来的一半,而加速度大小(图象的斜 2 gs0=43.2km/h,可以得出汽车超速;
率)不变,每个运动周期(一个往返过程)的时间均为原来的一半, μ故 v2
运动总时间为确定的值,会停下来,故B错误;由图象,质点每次返回 (2)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汽车位移s=vt+ ,2a
的位移均小于前一运动周期的位移,故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 f mv2
一定小于第一个运动周期的位移v0t0,故C错误. 阻力产生的加速度a= ,联立得出m s=vt+
;
2f
8. 答案:B (3)由s表达式可知,影响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司机的反应时间,
解析:在v-t图象中,图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 汽车的行驶速度,汽车的质量和汽车刹车后的制动力.
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加速度的方向.由图可以看出,空降兵在0~t1时
间内,图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正值,逐渐减小,加速度大小逐渐减 第二单元 共点力的平衡
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竖直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 第 节 常见的几种力
A错误;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图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负值,绝
1
对值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竖直 基础特训
向上,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B正确;空降兵在0~t1时间 1. 答案:B
1 解析: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瓶子相对于水平面无运动和
v2t1 运动趋势,所以无摩擦力,故A错误.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由于
内, x 2 1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为 0
t = t =2v2
,而本题 瓶子的重力,瓶子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瓶子受到沿斜面向
1
1 上的静摩擦力.故B正确.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时,由于瓶子受
图象围成的面积比匀加速直线运动大,所以平均速度v> v2,故C错2 向下的重力,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向上;故C错误.瓶子压着
1 一纸条,挡住瓶子把纸条抽出,瓶子与纸条有弹力,还有相对运动,且
误;同理可判定,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平均速度v< (v1+v2),故2 接触面粗糙.所以存在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
D错误.所以选B. 2. 答案:B
9. 答案:C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推力F、重力G,由于物体保持静止,
解析:加速过程a =4m/s2.如果第4s还在加速的话,速度应为 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故受墙壁对其垂直向外的支持力 N,还有1
16m/s,从而判断出第4s已经开始减速.则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有F=N,f=G,即静摩擦力
/ v 8
与重力平衡,与推力无关.
不是12ms.故A错误.6s时速度为8m/s,根据t=a = =4s
, 答案:
2 2 3. B
可知再减速4s速度减为零,即全部过程所用时间为6+4=10s,因 解析:桌面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玻璃瓶的
为a ∶a , ;1 2=2∶1,所以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之比为1∶2,即到B 点 受力微小 形变借助于液体体积变化 引力大小仍是借助于光的反射
1 10 来放大,三个实验均体现出放大的思想方法.
所用时间为:10× = s,3 3 t=10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故B 4. 答案:B
v2 解析: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平衡,支持力等于重力的大小,支
错误,C正确.根据x= ,因为最大速度相同,加速阶段加速度大,2a 持力与压力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压力等于重
所以位移短,即A、B 间的距离小于B、C 间的距离.故D错误. 力,但不是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B正确.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
10. 答案:A 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对桌面的弹力.故C、D错误.
解析:v-t图象上某点的切线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 5. 答案:C
象可知18s时图象切线斜率大于13s时图象切线斜率,A正确;v-t 解析:拉力为20N时,木块恰好被拉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为
图象描述的是直线运动,B错误;小车的速度方向始终为正,即小车 20N;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为19N,说明滑动摩擦力为19N;故ABD
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20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C错误;图象与t 错误,C正确.
轴所围面积表示小车的位移,前10s的位移小于后10s内的位移,由 6. 答案:(1)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500N/m. (2)物块与水平桌
x 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是15N. (3)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
v= 可得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s内的小,t D
错误. 摩擦因数μ 是0.25.
11. 答案:t=10.9s 解析:(1)当弹簧上端固定时,根据胡克定律得:F1=mg=k(l1
解析:假如学生从A 到B 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紧接着做 ), : mg 40得 / / ()将该物
匀减速直线运动, -l k= = N m=500N m.2并设此过程中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做匀加速运动 0 l1-l0 (20-12)×10-2
的时间为t1,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有:v= 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块恰好被拉动时,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静摩擦
v 力达到最大值,且最大静摩擦力: m=k(l2-l0)=500×(15-12)×
a1t1,v=a2t2,L= (t1+t2),联立,代入数据可解得:
f
2 v=10m
/s, 10-2N=15N.(3)物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f=k(l3
t1=4s,t2=2s,因为v)×10-2
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减速运动.从B 到A 的加速过程中,速度从 -l0 =μmg
得 μ= mg = 40 =0.25.
v
零增大到 m
vm 能力特训
12m/s需时:t3= =4.8s,加速过程的位移a x= 2t3=1 高频题特训
, L -x 1.
答案:B
28.8m 最后阶段的匀速运动用时:
AB
t4= =0.1s,所以该学生vm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物体受到重力沿斜面的
“30m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3+t4=4+2+4.8+0.1s= 分力F1、滑动摩擦力Ff和拉力F,则F1+Ff=F,故Ff<5N,选项
10.9s. B正确.
12. 答案:(1)a1=2.5m/s2 (2)a2=6.1m/s2 2. 答案:A
解析:(1)设初速度v0=36km/h=10m/s,反应时间t1=1s,司 解析:由于两书相对静止,故受到静摩擦力,水平方向处于平衡
机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位移x1=v0t1=10m,匀加速时间t2=5-t1 状态;故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故A正确,B错误;拉力和摩擦
1 力平衡,, , 则拉力等于摩擦力
;故CD错误.
=4sx=70x-x1=v0t2+2a1t
2
2,解得a1=2.5m/s2.(2)汽车加 3. 答案:A
8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