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09:0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单 元 导 言 篇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了解戊戌变法的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单 元 导 言 篇


单元内容概述:19世纪60年代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洋务运动几乎与当时中国出现的边疆危机相始终。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行动起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很快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遭到列强和清政府联合绞杀。《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展现了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1861年
洋务运动开始
1883年
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
新疆建立行省
1885年
台湾建立行省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进入京津冀地区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898年
《辛丑条约》签订
同学们,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
1840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1894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核心素养目标
说出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以及代表人物、口号、目的,总结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美日侵略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的史实;体会先进中国人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而付出的不懈努力,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和爱国热情。(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内: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外:列强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1860)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的目的:
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怎么看?
奕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曾国藩:“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文渊阁大学士倭仁:“窃闻立国之道,在人心不在技艺。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夷人?”
顽固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3.基本概况:
时间
目的
口号
代表人物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自强、求富
中央:恭亲王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恭亲王奕?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阅读教材,从中找出洋务运动的相关信息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请根据下列材料,找出清政府的病症在哪里?
4.洋务运动的内容:
材料1:至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的“洋枪洋炮”。就型制样式而言,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二百余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2:“自咸丰同治以来,粤匪乱起,海疆滋事,中外用项日增月益,一岁所入不足供一岁所出。所谓国家岁入岁出自有常经,军兴以来供亿浩繁,以至京师及各省库储开支支绌,事平之后,帑藏仍未裕如”。
材料3:奕诉上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赀请中国人讲解中文,而中国迄今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
—— 《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洋务运动》(第2册)
材料4:“当时中国的西北地区既有沙俄武装盘旋在伊犁,又有阿古柏盘踞在喀什等地,而且海疆也不安稳,日本接连进攻中国的台湾岛。”
军事上——弱(武器落后)
财政上——穷(国库空虚)
人才上——少(人才缺乏)
边防上——驰(边疆危机)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①军事上——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前期: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设备最全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规模最大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最早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特点:大多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
1861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1865 李鸿章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6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车床
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
研制了第一磅无烟火药
研制了中国第一门钢炮
福州船政局
制造的兵船、炮舰装备了福建水师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之一。中国工匠仿照图纸独立制成“平远号”。
洋务运动前 洋务运动后
兵器 传统 武器
制造方式 手工 制造
近代武器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①军事上——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机器
制造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煤矿
(李鸿章)
后期: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发展近代民用企业。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1876 李鸿章 开平煤矿
1893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3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②财政上——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轮船招商局
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毛泽东
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筹设,从英国购置机器。有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雇用工人约2500名,产品销售获利甚厚,畅销湖北、湖南、四川等省,还远销海外。
于1890年创办,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于1873年在上海创办,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该局成立时只有3搜轮船,1877年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后,拥有30多艘。1873年至1893年,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③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官,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主要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1861年恭亲王奕訢创办的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第一批留美幼童
詹天佑
中国铁路之父
唐国安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唐绍仪
民初国务总理
据不完全统计,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有30人进入工矿、铁路、电报行业,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有5人进入教育界,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有24人进入外交界,其中领事、代办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长1人、副部长1人,驻外大使1人,国务院总理1人;有20人进入海军,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组建新式洋枪队,配备新式枪炮,采用西式方法练兵。这些军事改造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④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操练兵。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内容: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北洋舰队由李鸿章创办,总吨位41200吨位,名列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④海军:开始大规模海军建设,成立新式海军。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结果: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破产
洋务运动最终没能实现“自强求富”,洋务派“富国强兵”的梦想破灭了。
洋务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自救运动却以失败告终!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6.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材料二:时人曾形容道,对于官员来说,洋务企业“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这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材料三: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①外国势力的挤压
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
③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请根据下列材料,找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7.评价洋务运动:
军工
铁路
电报
电车
航运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社会性质变化)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推动了中国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科技)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7.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②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7.评价洋务运动:
④由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材料三 他们身处地主阶级集团,其主观愿望和活动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使得他们无论办什么洋务事业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点。
——摘编自《晚清洋务运动局限性之成因新探》
材料四 时人曾形容道,对于官员来说,洋务企业“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这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汪康年《论政界不宜自营实业》
材料五 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中国近代史》
贰·美日侵略台湾
美国
19世纪60年代,美军进攻台湾,大败。后支持、联合日本侵台
日本
1874年,日军进攻台湾
东南
西北
阿古柏
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俄国
西南
——中越边境
法国
在中国人探索出路的同时,中国边疆在哪些地理方位上面临着危机,分别是来自哪些国家的威胁?
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贰·美日侵略台湾
美国侵略台湾
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大败而归。
美国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
19世纪70年代,日本借口“琉球事件”武力侵台,台湾人民据险反击。
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日《北京条约》,赔偿白银50万两,日军从台湾撤兵。
英、美等国“调停”
日本侵略台湾
叁·收复新疆
1.背景:
19世纪70年代,此时的中国,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势严峻
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和北疆部分地区,获得英、俄两国的支持。
西北陆疆和东南海疆同时出现危机,清廷大臣认为先派兵保哪里?
叁·收复新疆
1.背景:
19世纪70年代,此时的中国,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势严峻
阿古柏侵占新疆
美、日侵略台湾
新疆不复,于肢体无伤;海疆不防, 则腹心之大患愈棘。
李鸿章“海防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左宗棠“塞防论”
采纳
叁·收复新疆
2.过程:
光绪四年,69岁的左宗棠抬棺出征。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
1876年,左宗棠命刘锦棠人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克达坂城等地,挺进南疆。
1878年,消灭了阿古柏的侵略势力,清军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大部分领土,但沙俄仍割让了中国1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并付出大量赔款。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肆·中法战争
1883年底
1884年
1885年
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马尾海战:法军偷袭福建福建水师,福建水师大部分军舰被击沉,马尾船厂破坏严重。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
刘铭传抗法: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击退法军。
镇南关大捷:1885年,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大捷,收复凉山等地,扭转战局。
背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中越两国联合抗法。
肆·中法战争
清政府派李鸿章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中国以后修筑铁路要同法国人"商办"等条件。从此,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
1885年
1885年,清政府决定撤销台湾府,建立台湾行省。(台湾建省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边疆危机
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代表人物:
目的:
起止时间:
口号:
内容:
结果:
评价:①地位 ②积极性 ③局限性
东南:台湾危机
西北:左宗棠收复新疆
西南:中法战争(1883-1885)
中央(奕 )、地方(曾、李、左、张)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19世纪60年代 - 90年代中期
“自强” 、“求富”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兴办新式教育
③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
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1.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与一批官僚开始“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与“中兴之臣”评价相符的是()
A.领导禁烟运动B.倡导自强求富
C.签订《马关条约》D.发起公车上书
2.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武汉设立汉阳铁厂。该厂设立10个分厂,配置了多种炼铁及轧制铁轨的设备,雇佣工人3000多名。此外,他在武汉还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湖北自强学堂等。这对武汉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海防的建设B.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C.淘汰了传统的兵器D.延缓民用企业发展
B
B
3.1879年,《纽约时报》报道称,洋务派“已经获得皇帝陛下的许可,在上海办中国第一家机器纺织厂一一上海织布局”。该报道说明,洋务运动( )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C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关注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他激愤地表示:“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整齐队伍,严明纪律,精求枪炮,统以能将,岂必不能转弱为强。”经过艰苦努力,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题中的“他”指的是()
A.曾国藩B.张之洞C.左宗棠D.李鸿章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