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3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风的形成与判断
(2025福建三明一中期中)下面甲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④处是稳定风向;乙图是④处风向受力情况示意图,F4是风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上面图中④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2.关于乙图中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F1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F3是摩擦力,它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
③F2是地转偏向力,它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④该地风向(F4)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2024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图示意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O点稳定风向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此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O点稳定风向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组二 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和应用
(2025河南郑州一中月考)2019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实力强大的冷空气)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6.此时风力最大的是( )
A.成都 B.北京
C.昆明 D.上海
7.此时三亚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8.产生风的直接原因是( )
A.气温差异 B.气压差异
C.地形差异 D.湿度差异
能力提升练
题组 风的形成及风向、风力判断
(2025山西运城期中)某气象组织分别在世界不同地区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绘制了相应气压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甲、乙两图中风的共同因素有( )
A.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C.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2.对甲、乙两图的判断,正确的有( )
①甲图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
②甲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
③乙图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图
④乙图为南半球高空等压线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5山东德州一中月考)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重庆5 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4.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 )
A.香港 B.长沙
C.西安 D.北京
5.(2024安徽合肥六中期末,)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指出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地点,并说出判断理由。(4分)
(2)在图中画出②地的风向及受力状况,并标出名称。(4分)
(3)分析高空风向稳定后与等压线的关系,并说明其成因。(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3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基础过关练
1.A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④处是稳定风向,且F4是风向。F4指向东北,风从西南方向来,依据所学知识,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故图中④处风向为西南风,故选A。
2.C 依据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读乙图可知,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①正确;F3与风向相反,是摩擦力,它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②错误;F2与风向垂直,是地转偏向力,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③错误;F4为风向,该地风向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④正确。故选C。
3.C 近地面的气压较高,A错误;南半球的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B图中风向向右偏转,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B错误;C图中气压值较高,且风向向左偏转,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C正确;D图中风向未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转,D错误。
4.D 在高空,风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则O点稳定风向排除B、C;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A错误、D正确。
5.C 在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最终与等压线斜交。在南半球,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左偏转30°~45°,C正确。
6.C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就越大。据图可知,昆明附近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故选C。
7.A 首先作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三亚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北(偏北)指向东南(偏南),图示为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实际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45°,可判断出三亚吹东北风。故选A。
8.B 由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就会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而产生风,故气压差异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B正确。
能力提升练
1.D 读图可知,甲图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乙图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图中的风为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乙图中的风为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影响甲、乙两图中风的共同因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D正确。
2.C 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甲图中风向向右偏转,且与等压线斜交,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①错误、②正确;乙图中的风向向右偏转,且与等压线平行,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图,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3.C 等压面的高低直接指示着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从图中信息可知,此时重庆附近500百帕等压面南高北低,表明当地5 500米高空附近南边气压高于北边,则重庆5 500米高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南指向北;由于高空摩擦力较小,在判断风向时可以忽略其影响,故高空风主要受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共同影响,所以重庆5 500米高空的风向应在向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与等压线平行,形成偏西风。故选C。
4.D 读图可知,香港、长沙、西安、北京四城市中,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香港、长沙、西安、北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与低空等压面分布状况正好相反,故近地面等压面的高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北京、西安、长沙、香港,等压面高的地方表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因此,四地中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北京。故选D。
5.答案 (1)①地风力最大。理由:该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2)绘图如下:
(3)高空风向稳定后,会与等压线平行。成因:高空摩擦力较小,高空风向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当二力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解析 (1)风力的大小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在图中四地中,①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2)根据风向判断的步骤和方法,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南、北半球进行偏转(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由于是近地面,偏转30°~45°,画出风向,再偏转90°画出地转偏向力,最后画出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图示地区为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向南,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30°~45°为风向,即东北风,再在风向的基础上右偏90°为地转偏向力,和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摩擦力很小,故高空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而地转偏向力与实际风向垂直,当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就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实际的风向会与等压线平行。由此可知,高空风向稳定后,会平行于等压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