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角形的高
三维目标 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难点:会画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直尺、三角板等
预习设计 自学书上第24页的例题,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量出试一试中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填在书上。 3.画出想想做做1中三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1.学生交流预习作业。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1.测量人字梁的高围绕学习菜单学习P24例题学习菜单:测量人字梁中的高,在小组里说说你测量的方法。( )是三角形的高,( )是三角形的底。指出哪条是高,哪条是底?量一量高是( )厘米,底是( )厘米。2.理解三角形的高分组讨论交流讨论情况3.独立量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并记录检查 订正同桌互相指 并说明谁是谁的高(或底),明确相互依存关系观察 交流 (也可以作高)交流:有三条高(如果有学生提到钝角三角形的另两条高,可稍作介绍)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2 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1.“想想做做”第1题展示交流画图方法直角三角形互相指出两条直角边。(以第一条直角边为底,高是第二条直角边;如果以第二条直角边为底,高就是第一条直角边)互相提问 练说 (同桌互助,帮助学困生理解)独立作图 互相检查交流这条高对应的底边2.“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阅读 弄清题意模仿操作 创造设计交流制作方法(两条边的长度大于第三条边)3.“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 分析交流 明确(与两边的小棒比较)讨论 可能存在困难(部分学生会露出明了的神情)垂直线段最短交流 (指导学困生理解)4.独立判断交流判断结果以及判断理由5.独立阅读 交流获得的知识交流生活中的例子(不能,说可能出现的情况) 【板块一】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上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块二】1.学生围绕学习菜单自主学习①小组交流测量人字梁高的方法,师参与。②集体交流。③结合学生回答叙述:人字梁的高实际上就是从这个三角形梁的这个顶点(指图)到它的对边的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高,那么从另两个顶点也可以这样作高吗?3.“试一试” 出示挂图提出要求 巡视测量方法指名口答 共同校对4.谁来说说每幅图中分别是从哪个顶点向对边作的高? (指名回答)从另两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高吗?(指图1)那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一个三角形中演示作出另两条高【板块三】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块四】1.学生独立尝试练习2.教师巡视指导,尤其关注后进生。3.集体交流汇报,订正。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补充习题》P16第1、2、4、5题 家庭作业:《一课一练》P19 第1、2、3、4、5题及智力冲浪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