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混点1 区分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我国南方某山区经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发生的地质灾害可能是( )
A.崩塌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2.该地质灾害发生后,最需要紧急撤离的居民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易混点2 区分三种地理信息技术
(2024江苏无锡期末)2023年7月29日起,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与副热带高压、台风“卡努”水汽输送、地形综合作用等影响,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这次极端降雨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下图为台风的气象云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中央气象台直接获取台风云图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视频抓拍技术
4.通过对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损失程度
③台风降水范围 ④台风移动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易错点 正确理解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2025山东东营月考)2022年8月18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突发山洪,造成多个村庄出现人员伤亡。经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现场查看,综合分析此次灾害有三方面成因:一是近期连续降雨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或接近饱和;二是此次降雨时间短,强度大;三是17日晚强降雨导致河道流量突增至每秒100立方米左右,引发山洪灾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关于此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属于雨涝灾害
②属于洪水灾害
③与天气和地形因素有关
④提前预报可避免其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据了解,此次山洪还诱发了多起次生灾害,可能为( )
A.泥石流 B.冻害 C.雷暴 D.地震
7.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①地震—台风—雷暴
②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③地震—山崩—泥石流
④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依据材料推断,该地发生的地质灾害出现在暴雨之后,因此该地质灾害是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排除B;泥石流一般发生于山谷中或山谷出口处,而图中的堰塞体位于河流流出盆地的峡谷陡坡处,排除D;对比两幅图,一周后的峡谷西侧等高线密度减小,说明该地质灾害发生后,陡坡变缓了,进而说明堰塞体物质是从西侧陡坡上整体滑落的,故该地质灾害应为滑坡,C正确;崩塌一般表现为岩石近似垂直下落,如果是崩塌形成的堰塞湖,则西侧的斜坡应该依然很陡或者更陡,而不会变得平缓,排除A。
易混辨析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区别
(1)滑坡和崩塌的区别:①崩塌体多堆积在山麓,为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②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完全脱离母体(山体)。③崩塌一般是岩石垂直下落,而滑坡是土石在斜坡上滑动。
(2)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
①概念不同。泥石流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而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成因不同。泥石流的形成与陡峭的地势、较多的碎屑物、暴雨或冰雪消融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有关;而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和一些软质岩石中,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
③形成条件不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地形陡峻。滑坡的形成条件有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工程建设频繁。就第1题而言,借助图文信息,较容易排除地震和泥石流,而在区分崩塌和滑坡时,一定要抓住形成堰塞体的岩(土)体是垂直下落,还是沿斜坡下滑,而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就是图中西侧斜坡等高线的变化情况。
2.C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质灾害可能是滑坡,滑坡在峡谷处形成堰塞体,堰塞体之上形成了堰塞湖,由于堰塞体的阻挡,堰塞湖的水位会不断上升。由于堰塞体不稳定,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溃决现象,因此堰塞体下游的丙居民点处于危险之中,居民最需要紧急撤离,C符合题意;比较两图可知,堰塞体左侧等高线疏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滑坡应发生在此地,因此甲、乙、丁均不处于滑坡的威胁之下,甲、乙两处海拔较高,也不处于溃决洪水威胁之下,图中显示,丁处海拔略高于堰塞体,因此受到堰塞湖上涨水位淹没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三处居民点不需要紧急撤离,排除A、B、D。
3.B 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从高空获取影像,从而获取台风云图,B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台风云图,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分析、处理、查询地理信息,不能获取台风云图,C错误;视频抓拍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
4.C 利用多幅卫星云图加以对比,可以获得台风中心的位置及台风移动方向,①④正确;依据卫星云图台风的位置和范围,并结合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可以估算降水范围,③正确;估计台风损失程度需要在台风过后,用遥感技术获取地面受灾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受灾面积、经济状况等,才可以获得,仅仅分析多幅卫星云层图片是不能获得台风损失程度的,②错误。综上所述,选C。
易混辨析 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分方法
(1)从工作对象角度区分:工作对象是“点”就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面”就用遥感技术或地理信息系统。(2)从应用领域角度区分:若是获取信息,则用遥感技术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获取“面”的信息用遥感技术,获取“点”的信息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若是对所搜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评估、预测、利用等,就用地理信息系统。(3)可以从词语描述角度区分,若有“获取”“监测”等词语,则一般选取遥感技术;若有“定位”“导航”等词语,则选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若有“分析”“评估”“预测”“预报”“处理”“管理”“决策”“规划”“选址”等词语,则多选取地理信息系统。
5.C 材料显示,该山洪发生在山区,洪水容易汇集,形成洪水灾害,而非雨涝灾害,①错误、②正确;该山洪灾害的形成,与此次降雨时间短、强度大,以及山区汇水速度快有关,故此次灾害的发生,与天气和地形因素有关,③正确;该灾害即使提前作出预报也会发生,只不过可以提前作出一些防御措施,以减轻灾害损失,④错误。故选C。
6.A 此次山洪暴发是强降雨造成的,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近期连续降雨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或接近饱和,这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导致山谷中固体物质增多,在山洪暴发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诱发泥石流,A正确;冻害是由寒潮灾害诱发的次生灾害,雷暴是大气强烈运动形成的,地震是地下岩层在挤压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形成的,都与山洪暴发无关,B、C、D错误。
7.C 依据所学知识,地震会诱发山体滑坡、山崩、泥石流、火灾、海啸、瘟疫等次生灾害,①错误、③正确;暴雨会引起山洪暴发,但暴雨和山洪均不能诱发海啸,②错误;寒潮会形成大风天气,在干旱地区会诱发沙尘暴,沙尘飘浮在空中,会降低大气能见度,④正确。故选C。
易错分析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了多个自然灾害链。要想明确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必须抓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要寻因又要求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各自然灾害链的区别。一般而言,自然灾害链主要包括三类,即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性灾害链。举例说明如下:
在解答这类题时,只要抓住以下三点,即可减少错误,提高正答率:(1)抓住各自然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2)充分获取有效信息;(3)明确所考查的问题。即信息+问题+分析=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