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繁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繁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4《繁星》教案
文本解读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巴金先生的《繁星》一文,并提供详尽的教学建议。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意境优美,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和审美情趣的绝佳文本。巴金原名李尧棠,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他的文字以真诚、热烈、质朴著称。《繁星》选自他的海外游记《海行杂记》,记录了他1927年赴法留学途中在邮船上的所见所感。
理解此文的关键在于“海上”和“离乡”这两个背景。年轻的巴金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远离故土,仰望星空,内心的孤寂、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交织在一起,化作了这篇优美的短文。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看繁星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它表达了这样一个核心:无论身在何方,自然之美和心中的爱(母爱、乡情)永远是人最温暖的归宿。
比喻、拟人生动贴切:如“仿佛回到母亲怀里似的”、“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等,使文章极具画面感和亲和力。
用词精准,富有韵味:“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繁星的不同情态。
情感真挚,层层渲染: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充沛,通过三个场景的对比和递进,让读者一步步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 认识“昧、坠、怀”等生字,理解“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清文章“三见繁星”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默读、配乐读),想象画面,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不同时期看繁星的不同感受。
4. 体会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和母亲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不同感受。
难点:深入体会第三自然段作者看繁星时与星融为一体的奇妙感受,理解“睡在母亲的怀里”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播放星空或宇宙的短视频,或展示精美的星空图片。
提问:“你观察过夜晚的星空吗?看到满天的星星时,你有哪些感受?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2. 引出课题《繁星》,简介作者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作家、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90年,获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主要著作收入《巴金文集》。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1.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重点指导“昧”、“坠”的读音和写法,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等方式理解“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词。
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巴金先生在哪些地方看繁星?分别是什么时候?(完成表格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时间 地点 看到的繁星 感受
从前 家乡庭院 密密麻麻 仿佛睡在母亲怀里
三年前 南京寓所 星群密布 仿佛它们是我的朋友
如今 海上舱面 半明半昧 仿佛听见它们说话,睡在母亲怀里
三、聚焦“海上”,想象画面。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明确作者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感受。
四、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小组任务一:品味“故乡的星”
提问:为什么在故乡看星,会觉得“仿佛睡在母亲怀里”?(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小组任务二:品味“南京的星”
提问:为什么星星会像“朋友”?这说明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孤独、求知、需要陪伴)
小组任务三(重点):品味“海上的星”
默读第三自然段,圈出作者描写星星动作和声音的词语。(眨眼、说话、悬着)
讨论:星星真的会眨眼、说话吗?这是什么写法?(拟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星星变得可爱、亲切,仿佛有了生命,与作者心灵相通)
重点句赏析: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提问:作者为什么会“忘记了一切”?(完全沉醉在星空的美景中)
提问:为什么在星星的怀抱里,会感觉像“睡在母亲的怀里”?(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母亲”既是实指,也是虚指。实指他对故乡母亲的思念;虚指星空和自然像母亲一样博大、温暖,给了他最终的安宁和慰藉。这是情感的升华和归宿。)
五、升华情感,深情诵读
配乐(舒缓、空灵的音乐)朗读全文,特别是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陶醉、深情的感觉。
六、拓展练笔,迁移运用。
小练笔:模仿《繁星》的写法,写一写你观察过的一种自然景象(如:听雨、看云、赏月),试着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写出它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板书设计】
繁星
时间 地点 感受 情感
从前 家乡庭院→ 母亲怀里 依恋
三年前 南京寓所 → 我的朋友 慰藉
如今 海上→ 母亲怀里 热爱 思念
爱自然\ 爱故乡\思念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