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运动的描述 选练(含解析)2025-20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选练(含解析)2025-20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8 12: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选练2025-20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有一首很著名的偈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河岸
2、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地面  B.月亮 C.云  D.星
3、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晚t1 B.t=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近
C.t=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4、小明同学利用无人机拍摄学校运动会的场景,某次无人机竖直上升过程的位移x与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无人机在0-20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无人机飞行姿态时可视之为质点
B.无人机在t=20s时到达最高点
C.无人机运动20s内的路程是15m
D.无人机运动20s内的平均速度为0.7m/s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6、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0 m/s  B.100 m/s C.4.0m/s D.0.40 m/s
7、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要研究雄鹰是如何飞翔的,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要研究雄鹰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8、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则位移最大的时间是(  )
t/s 0 1 2 3 4 5 6 7 8
x/m 5 3 1 -3 -5 -3 1 3 5
A.第1 s内 B.前4 s内 C.8 s内 D.第4 s内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10、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11、如图所示为在研究汽车速度变化时所画出的示意图,若汽车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Δt之后速度变为v2,在图中以原来的速度v1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2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用它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汽车正在做加速运动,图乙中汽车正在做减速运动
B.速度的变化量Δv越大,表示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较小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小,速度较大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大
D.汽车加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汽车减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反
12、研究下列现象,涉及的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时的地球
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位置关系时的撬棒
C.研究旋转的乒乓球旋转方向
D.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所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3、A、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 m,运动方向相同
B.A物体沿折线运动,B物体沿直线运动
C.A、B两物体运动8 s时,在距A出发点60 m处相遇
D.A物体在运动中停止了6 s
1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B.,
C.0, D.0,
15、如果一个物体的加速度较小,说明该物体的(  )
A.速度较小 B.速度变化量较小
C.运动速度将越来越小 D.速度改变较慢
16、一个质点做速度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小球以大小为v1=1.5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0.01s后以大小为v2=0.7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沿同一直线反弹),若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m/s2。
三、计算题。
19、除打点计时器外,人们还用频闪照相法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图所示是采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两个相邻小球的影像间隔的时间就是0.1 s,这样便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而物体运动的位移可以用尺子量出。
根据小球的频闪照片提供的信息在下图中作出小球的v-t图象,并由图象确定第一次曝光时小球的速度。
20、汽车正以54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一个小孩在横穿公路,便立即刹车,为使车经3 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大?
2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作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 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 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30 m,若该司机此时的反应时间为 1.8 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 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2 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 m)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22、A、B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直路上向东行驶,A车的速度为6 m/s,B车的速度为10 m/s.
(1)上述对A、B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是以什么为参考系?
(2)若以A车为参考系,B车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3)若以B车为参考系,A车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选练2025-20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有一首很著名的偈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河岸
【答案】A 
2、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地面  B.月亮 C.云  D.星
【答案】C
3、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晚t1 B.t=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近
C.t=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答案】B 
4、小明同学利用无人机拍摄学校运动会的场景,某次无人机竖直上升过程的位移x与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无人机在0-20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无人机飞行姿态时可视之为质点
B.无人机在t=20s时到达最高点
C.无人机运动20s内的路程是15m
D.无人机运动20s内的平均速度为0.7m/s
【答案】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答案】D
6、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0 m/s  B.100 m/s C.4.0m/s D.0.40 m/s
【答案】A
7、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要研究雄鹰是如何飞翔的,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要研究雄鹰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答案】B
8、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则位移最大的时间是(  )
t/s 0 1 2 3 4 5 6 7 8
x/m 5 3 1 -3 -5 -3 1 3 5
A.第1 s内 B.前4 s内 C.8 s内 D.第4 s内
【答案】B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答案】B
10、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答案】B
11、如图所示为在研究汽车速度变化时所画出的示意图,若汽车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Δt之后速度变为v2,在图中以原来的速度v1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2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用它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汽车正在做加速运动,图乙中汽车正在做减速运动
B.速度的变化量Δv越大,表示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较小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小,速度较大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大
D.汽车加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汽车减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反
【答案】A
12、研究下列现象,涉及的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时的地球
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位置关系时的撬棒
C.研究旋转的乒乓球旋转方向
D.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所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答案】A
13、A、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 m,运动方向相同
B.A物体沿折线运动,B物体沿直线运动
C.A、B两物体运动8 s时,在距A出发点60 m处相遇
D.A物体在运动中停止了6 s
【答案】C 
1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B.,
C.0, D.0,
【答案】D
15、如果一个物体的加速度较小,说明该物体的(  )
A.速度较小 B.速度变化量较小
C.运动速度将越来越小 D.速度改变较慢
【答案】D
16、一个质点做速度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答案】B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0.416;1.48
18、小球以大小为v1=1.5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0.01s后以大小为v2=0.7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沿同一直线反弹),若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m/s2。
【答案】-220
三、计算题。
19、除打点计时器外,人们还用频闪照相法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图所示是采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两个相邻小球的影像间隔的时间就是0.1 s,这样便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而物体运动的位移可以用尺子量出。
根据小球的频闪照片提供的信息在下图中作出小球的v-t图象,并由图象确定第一次曝光时小球的速度。
【答案】v-t图象图如图所示:
  0.40 m/s
【解析】可以求出第2,3,4,5次曝光时小球的速度.
v2= m/s=0.8 m/s,
v3= m/s=1.15 m/s,
v4= m/s=1.70 m/s,
v5= m/s=2.05 m/s,
小球的v-t图象为直线(如图所示),延长图线可知第一次曝光时小球的速度v1=0.40 m/s.
20、汽车正以54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一个小孩在横穿公路,便立即刹车,为使车经3 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大?
【答案】5 m/s2
【解析】由于54 km/h=15 m/s,所以v0=15 m/s,
车最后停下来,则vt=0,所用时间为t=3 s,
据加速度公式a=有a==-5 m/s2,
则汽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2
2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作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 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 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30 m,若该司机此时的反应时间为 1.8 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 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2 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 m)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答案】(1)27 m  (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解析】(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8 s,且这段时间内保持15 m/s的原速前进;
所以s车=v车t反=15 m/s×1.8 s=27 m
(2)汽车从该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t总=t反+t=1.8 s+1s=2.8 s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
s人=v人t总=1.2 m/s×2.8 s=3.36 m
车的远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s=3 m+0.9 m=3.9 m
车的近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s=3 m-0.9 m=2.1 m
由于:3.9 m>3.36 m>2.1 m,故汽车有可能撞上行人。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22、A、B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直路上向东行驶,A车的速度为6 m/s,B车的速度为10 m/s.
(1)上述对A、B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是以什么为参考系?
(2)若以A车为参考系,B车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3)若以B车为参考系,A车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答案】 (1)地面  (2)4 m/s,向东  (3)4 m/s,向西
【解析】(1)题中对A、B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是相对地面而言的,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2)以A车为参考系,B车的速度大小为4 m/s,方向向东。
(3)以B车为参考系,A车的速度大小也为4 m/s,方向向西。(也可以说成A车的速度为-4 m/s,方向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