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本章线索:两极格局形成(1945年后):
美苏“冷战”
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苏“冷战”
西欧、日、中和不结盟运动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后)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一超多强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1)历史:
持续不断的冲突战争,激起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2)政治:
美苏两极格局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3)经济:
欧洲国家间经济联系密切;
(4)文化:
西欧民族文化传统相似。2、欧洲共同体
(1)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_____,决定建立______;促使政治宿敌法德走向___。
(2)成立_____共同体、_____共同体
(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______。 (根据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政策:
A、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
C、实行共同的农业和渔业政策;
D、把建立政治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奋斗目标 《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欧洲原子能欧洲共同体和解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93年称欧洲联盟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增强人们对欧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更名为欧盟。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合一1967年
欧
洲
共
同
体发展农业、渔业政策欧洲一体化进程统一关税与外贸趋向货币一体化趋向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趋向军事一体化3、影响
(1)西欧____大大加强,与美、日形成_____局面。
【经济、政治联合】--
(2)西欧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_______的外交政策。
(3)推动世界_____趋势的出现。经济实力三足鼎立独立自主多极化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材料二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材料 四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O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后,日本广岛一片废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探究: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美国:
①推动日本民主改革
铲除军国主义和封建落后的经济基础;
②扶植日本
提供设备、资金、物质,朝鲜战争中的“特需”收入。
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的原因?
“冷战”加剧,中国大陆形势变化
(2)日本政府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政府投资,重视教育,“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
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的汽车工业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材料: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2004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称,日本希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正在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使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表示理解,但强调:
联合国安理会不是公司董事会,不是按照会费的多少确定其组成。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2.影响
(1)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学法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1、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最大动力。
2、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
3、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你认为不结盟运动的背景有哪些?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2、目的
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3、形成--1961年
南斯拉夫等国倡议,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4、政策:
非集团、不结盟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铁托不结盟运动的标志5、历史作用:
(1)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2)推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
四、中国的振兴: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振兴新中国建立恢复发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和平崛起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小结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观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l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5、 “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
A、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
B、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联合自强
C、实现政治体制一体化
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B、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联合自强 6、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属于
A、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B、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的下属机构 D、政治性的国际组织B、区域性的国际组织7、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A. 1951年 B. 1957年
C. 1958年 D. 1967年
8、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A. 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
发展步伐
B. 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 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AD9、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
A. 经济领域 B. 政治领域
C. 文化领域 D. 经济和政治领域10、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①集中物力、财力进行建设 ②大力发展科技 ③美国扶植 ④大力发展教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D11、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D、美国经济滞胀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12、 二战后,美日之间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
A、美国有能力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国将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13、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14、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华沙 B、北京 C、贝尔格莱德 D、布拉格C15、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16、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事件是
A、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D、七十七国集团成立Bc17、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主要目的是( )
A、要求建立新的世界格局
B、摆脱美苏争霸牺牲品的地位
C、谋求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18、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 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 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D.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