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1 13:0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2.
11
课题
差不多先生传
课型
品读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用传记形式写成的带有寓言性的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刺作品。文章借差不多先生一生凡事敷衍塞责,不肯认真、结果以悲剧收场的故事,指出这种行事态度正是中国人的通病,希望国人觉醒,革除陋习。
教学重点
概括差不多先生生平事迹,把握其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差不多先生可悲的结局,剖析当时社会为人处事信奉“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普遍性、危害性,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概括差不多先生生平事迹,把握其性格特征;分析差不多先生可悲的结局,剖析当时社会为人处事信奉“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普遍性、危害性,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懂得敷衍塞责,得过且过,马虎从事的危害。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教学环节








一、导入情景创设二、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师:同学们,《差不多先生传》,作者是谁?生:胡适师:谁能帮助老师上黑板板书课题和作者?生:上黑板板书。师:文章的主角是谁?生:差不多先生。师
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看屏幕,思考、回答,带着疑问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局部探究,概括归纳(一)概括人物生平事迹(二)分析材料内容的安排(三)把握人物性格:(四)深入探究差不多先生的死因。
师:今天早上,我又得到了一个最新消息,差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先生又带着他的子孙离家出走了。可今天天寒地冻的,他们此时一定是又冷又饿吧。同学们,我们帮帮他们,贴一个寻人启示吧。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分别复习文章中有关差不多先生的姓名、籍贯、外貌(眼、耳鼻、嘴)、记忆力、思维、口头禅、封号。
老师检查学生板书的课题、作者。

: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什么?
生:传记
师:传记是记载某人生平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迹的文章,那么文中的差不多先生有什么所谓的光辉事迹呢?请同学们读文章的第5——10段。概括其生平事迹。师:本文记述了差不多先生的五件事,这五件事的顺序可否调换?
师:结合文中有关差不多先生的具体事件和起言行,说说差不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师:谁应该对差不多先生的死负责?请分别阐述理由。
明确:<1>牛医王大夫
:他用医牛的方法给差不多先生治病,直接导致差不多先生的死,可见在他眼里,医牛和医人是差不多的。)<2>
差不多先生他自己
:明知请错了大夫,但还抱着差不多的心理,没有拒绝牛医的诊治,让牛医试试看吧,最后一命呜呼。
<3>家人:在家人的眼里,牛医和人医差不多,为差不多的死埋下祸根。<4>父母、老师、社会……教师引出鲁迅语: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个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的态度。
师:对差不多先生,众人持什么态度?读11、12段。师:对差不多先生,作者持什么态度?你有何根据?
学生默读课文5——10段,边读边勾画,思考。学生发言,讨论,归纳总结。学生边听边抓重点词体会差不多先生的特点。学生总结,交流。学生齐读课文11、12段,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三、拓展延伸
加深感悟四、课堂检测五、课后作业
明确:教师总结: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要想不做差不多先生,首先要从思想上克服惰性,在认真做事的基础上,思考,更要反思;在认真思考反思的基础上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如若不然,长此以往,懒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可见,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唤醒国人,革除弊病。
板书:对己——害人
对国——误国
板书:唤醒国人,革除弊病你身上有没有差不多先生的影子?你是否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或经常将差不多先生的名字挂在口头呢?你的周围是否有“差不多先生”呢?以此文为镜,想一想,作为一个学生怎样才能不做差不多先生 结束语:差不多是一种折损人灵魂的病,令人闲散;要知道人的生命光辉需凭自我驰骋超越,各位同学,如若你不愿被命运扣上枷锁,你必需谨记,活着是一种参与,你要勇於思考、尊重科学、尊重原则,能感受、有追求、能关心,敢於积极,能经得起考验,骨中有节,心中有慈、心中有爱。
—李嘉诚《打倒差不多先生》三级跳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谈感受看屏幕、聆听看屏幕、聆听做检测题做作业
板书设计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差不多:敷衍塞责、做事马虎不认真、至死不悟、愚昧
众人

称赞、学(效仿)——懒人国
作者:
警醒国人、革除陋习
教学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