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nèn nèn de ( )。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 (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4)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 ( )的,笑着,走着。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 朗润 决别 烘托 呼朋引伴 B. 健壮 静谧 瞭亮 花枝招展
C. 喉咙 慈善 淅沥 絮絮叨叨 D. 萧瑟 骄媚 粗犷 稀稀疏疏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秋天的果园里,果实累累,农民伯伯们花枝招展地采摘着水果,满脸喜悦。
B. 小明在课堂上总是咄咄逼人地积极发言,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C. 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次第开放,五彩斑斓,引得游人争先恐后地驻足观赏。
D. 济南的冬天总是淅淅沥沥的,既不干燥也不寒冷,让人感觉很舒适。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通过阅读《春》,让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B. 济南的冬天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它三面环山,北面开口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C. 能否观察到生活中的细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
D.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②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③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④春天是希望的象征,带给人无限的憧憬。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②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济南的冬天》等。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刘湛秋的《雨的四季》通过对四季雨的描写,表达了对雨的厌恶以及对干燥天气的喜爱。
D. 《天净沙·秋思》是唐代词人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7. 古诗文填空。(共10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观沧海》中体现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旧更替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名著阅读。(共4分)
(1)下列对《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作者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历。
B.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作者家的保姆,她虽然粗俗,但心地善良,为作者买来了《山海经》。
C. 《二十四孝图》赞扬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封建孝道故事,认为它们值得提倡。
D. 《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让“我”失去了看会的兴致。
(2)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2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9. 综合性学习。(6分)
班级计划开展“走进四季,感受自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搜集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具体的活动环节,例如:“四季诗歌朗诵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观察到的四季景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眼中的“秋天”,不少于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完成10—22小题,共36分)
(一)古诗鉴赏(共4分)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寄愁心”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请用“/”划出句中停顿。(限一处,多划不得分)(2分)
即 公 大 兄 无 奕 女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兄女”的回答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春》(节选),完成15—18题,共10分)
春(节选)
朱自清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5. 选文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赏析第①段中加点的“钻”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②段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③段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二)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19—22题,共10分)
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舍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9. 第①段描写了济南冬天山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赏析第①段中“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③段中“水也不忍得冻上”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第一单元的课文带我们领略了春的生机、冬的温情、雨的灵动,也教会我们“热爱写作,学会观察”。生活中,一朵花的绽放、一片叶的飘落、一阵风的吹拂,都可能藏着独特的美好。请你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处自然景象(如:校园的花坛、家门口的大树、雨后的小路等),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围绕观察到的景象展开,写出细节;②语言简明、连贯、通顺;③字数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1)嫩嫩的 (2)贮蓄 (3)静谧 (4)花枝招展
2. C(A项“决别”应为“诀别”;B项“瞭亮”应为“嘹亮”;D项“骄媚”应为“娇媚”)
3. C(A项“花枝招展”多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用在农民伯伯身上不恰当;B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与“积极发言”语境不符;D项“淅淅沥沥”形容下雨的声音,济南的冬天不常下雨,此处使用不当)
4. D(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让”;B项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C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5. A
6. B(A项《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C项《雨的四季》表达了对雨的喜爱;D项马致远是元代戏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7. (1)山岛竦峙 (2)潮平两岸阔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枯藤老树昏鸦 (5)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6)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8. (1)C(《二十四孝图》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充满生机与乐趣
9. (1)示例: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示例:“四季美景摄影展”“四季散文分享会” (3)示例:秋天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摆,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果园里,苹果红了脸,柿子挂在枝头像小灯笼,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鉴赏
10. (1)首句选取“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点明时节(暮春),营造了凄凉伤感的氛围,为下文抒发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做铺垫。 (2)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明月,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
(二)古文阅读
11. (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急 (4)大体可以相比
12. 即/公大兄无奕女
13. (1)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14. “兄女”将白雪比作“柳絮”,既写出了雪花轻盈洁白的特点,又赋予雪花动态美,还暗含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意蕴,比“撒盐空中”的比喻更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三)现代文阅读(一)
15. 春草、春花、春风三个方面。
16. “钻”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小草破土而出的动态感,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17. “闹”字不仅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声音,还表现了蜜蜂忙碌采蜜的热闹场景,侧面烘托出花开得繁盛、香甜,充满生机。
18. 引用诗句既点明了春风“不寒”的特点,又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诗意;同时引出下文对春风的具体描写,如春风像母亲的手、春风中的气息等。
(四)现代文阅读(二)
19. 写出了济南冬天小山“秀气”的特点,以及下小雪后小山色彩明快、形态优美的特点。
20.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薄雪比作害羞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照射下薄雪微微泛红的情态,表现了济南冬天小山的娇美可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1. 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暖、清澈,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水的喜爱之情。
22.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
三、作文
《校园花坛的春之韵》
春日的阳光透过樟树的缝隙,在校园花坛的泥土上洒下斑驳的碎金。我总爱在课间跑到这里,看那一方小天地里藏着的春之秘密。
花坛的边缘,几株迎春花是最先报春的使者。鹅黄色的小花一簇簇挤在褐色的枝条上,像一串串微型的风铃。风一吹,它们便轻轻摇晃,仿佛在叮当作响。花瓣薄如蝉翼,阳光一照,能看见里面细细的纹路,像是大自然用最精巧的笔触勾勒的脉络。有几只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后腿上挂着沉甸甸的花粉团,嗡嗡的声响给这静谧的花坛添了几分热闹。
再往里走,是几株海棠。有的花苞还紧紧裹着,像一个个粉红色的小拳头;有的已经半开,露出里面嫩黄色的花蕊;还有的完全绽放了,四五片花瓣围成一圈,中间的花蕊高高挺起,像是在骄傲地展示自己的美丽。一阵风吹过,几片花瓣悠悠落下,飘在刚冒头的青草上,青草是那种鲜嫩的翠绿色,摸上去软软的,带着春天特有的湿润气息。
最让我着迷的是花坛角落的那株樱花。花开得正盛,粉白色的花朵层层叠叠地堆在枝头,远看像一片轻柔的云霞。我曾仔细数过一朵樱花的花瓣,有五片,每一片都带着微微的卷曲,边缘还泛着一丝淡淡的红晕。有一次,一只麻雀落在樱花枝上,震落了几片花瓣,它们在空中打着旋儿,最后落在我的肩头。我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春天的馈赠,直到花瓣轻轻滑落在地上,我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花坛的泥土里,还藏着许多小惊喜。偶然间,我发现几株嫩绿的小草从石缝里钻了出来,它们的茎细得像丝线,却努力地向上伸展着。还有几只小蚂蚁在搬运着不知从哪里掉下来的面包屑,它们排着队,小小的身躯里仿佛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上课铃响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花坛。但那春日的色彩、声音和气息,早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原来,只要用心观察,校园里这一方小小的花坛,也藏着如此动人的春之韵。
(评分标准:题目恰当2分;内容围绕观察到的自然景象,细节具体20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晰15分;语言流10分;书写工整3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