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若的半径为5,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为2.5,则这条直线是( )
A. B. C. D.
2.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过△ABD的内心I作IE⊥BD于点E.若BD=10,CD=4,则BE的长为( )
A.6 B.7 C.8 D.9
3.如图,已知的半径为5,直线经过上一点P,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与相切的是( )
A. B. C.点O到直线的距离是5 D.
4.如图,若是的内切圆,且,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5.已知的面积为,若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无法确定
6.已知的半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 ,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或相切 D.相交或相切
7.圆O内切于三角形,在斜边上的切点为D,,,则内切圆的半径为( )
A.2 B.3 C.4 D.5
8.如图,矩形OABC,,点M为 的内心,将矩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则点M的对应点坐标为( )
A.(,6 ) B.(6,) C.( 1,1 ) D.(,6)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半径的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
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C.如果两个圆心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弦相等
D.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10.如图,在Rt△ABC中,∠ABC=90°,AB=4,BC=3,点D是半径为2的⊙A上一动点,点M是CD的中点,则BM的最大值是( )
A.3 B.3.5 C. D.
11.如图,与相切于点,与相切于点,为上一点,过点与相切的直线分别交,于点,.若的周长为,则的长为( )
A.3 B.4 C.5 D.10
12.如图为的内切圆,点D,E分别为边,上的点,且为的切线,若的周长为21,边的长为6,则的周长为( )
A.15 B.9 C.7.5 D.7
二、填空题
13.在中,,,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若与边只有一个交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
14.如图,与四边形各边都相切,切点分别为,,,,四边形的周长为,则 .
15.如图,是外一点,、分别和切于、,是弧上任意一点,过作的切线分别交、于、,若的周长为,则长为 .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I是的内心,则点I的坐标是 .
17.如图,是的弦,是过B点的直线,,当 时,是切线.
三、解答题
18.如图,,点M在上,且,以点M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试讨论r的大小与所画的圆和射线的公共点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19.如图,与相切于点B,为的弦,与相交于点P.
(1)求证:;
(2)若,求线段的长.
20.在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已经会使用“石磨”,其原理为在磨盘的边缘连接一个固定长度的“连杆”,推动“连杆”带动磨盘转动,将粮食磨碎,物理学上称这种动力传输工具为“曲柄连杆机构”.
小明受此启发设计了一个“双连杆机构”,设计图如图①,两个固定长度的“连杆”的连接点在上,当点在上转动时,带动点分别在射线上滑动,.当与相切时,点恰好落在上,如图②.
请仅就图②的情形求证:.
21.如图,已知中, ,以为直径的⊙O交 于点D,过D作 ,垂足为E,连结, , .
(1)求证:是⊙O的切线;
(2)若以、的长为方程两个实数根,求b的值;
(3)求图中以线段、和弧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22.如图所示,在中,,,,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有何位置关系?为什么?
(1).
(2).
(3).
23.如图,中,,点在边上,以为直径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
24.如图,是的直径,点C是劣弧中点,与相交于点E.连接,,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是的切线;
(2)求证:;
(3)若,求的长.
《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C A D A D D B
题号 11 12
答案 C B
1.B
【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定方法,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再结合图形进行判断.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圆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当时,直线与圆相交,
这条直线与圆相交,结合图形可知是.
故选:B.
2.B
【分析】过点作,根据切线长定理设,进而结合已知条件表示出,求得的长,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过点作,
∵是的内心,
∴,
设,
∵BD=10,
∴,
∴,,
∵,
∴,
解得,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切线长定理,掌握切线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依据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或“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不能判定直线与相切,符合题意;
B、由,得到,且点P在上,能判定直线与相切,不符合题意;
C、点O到直线的距离是5,等于半径,能判定直线与相切,不符合题意;
D、且点P在上,能判定直线与相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由三角形内切圆定义可知、是、的角平分线,所以可得到关系式,得出,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点O是的内心,
∴,
∴,
∴.
故选:C.
5.A
【分析】根据的面积,求出半径,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的半径为,
由的面积为可得,解得
∵,
∴直线与相交,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圆的半径为,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为,当时,直线与圆相交;当时,直线与圆相切;当时,直线与圆相离.
6.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先求方程的根,可得的值,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可求解.
【详解】解:,
,,
的半径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或,
,
当时,,
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当时,,
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故选:D.
7.A
【分析】先证得四边形为正方形;再设的半径为r,由勾股定理得,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得,是直角三角形,且,设内切圆与三边分别切于点D,E,F,连接,,如图,
∵是的内切圆,
∴,,
∴,
∵,
∴四边形为矩形,
∵,
∴矩形为正方形;
设的半径为r,
∵四边形为正方形,
∴,
∵是的内切圆,
∴,,
∴,,,
在中,,
∴,
解得:(舍去),
∴的半径为2;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性质、切线长定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8.D
【分析】过点M作,垂足分别为D、E、F,利用内心定义得到,证明四边形 是正方形,设,则,,利用切线长定理求出,得到,设将矩形绕点 C 顺时针旋转90°后,点M的对应点为点,如图,过点作轴于N,证得(AAS),得到,,从而得到点的坐标.
【详解】解:如图,在矩形OABC中,,
∴,
∴,
过点M作,垂足分别为D、E、F,∴,
∴四边形是矩形,
∵点 M 为的内心,
∴,
∴四边形BDME是正方形,
设设,则,,
∴,
解得,
∴,
设将矩形绕点 C 顺时针旋转90°后,点M的对应点为点,如图,
过点作轴于N,
∴,
∴,
又∵,,
∴(AAS),
∴,,
∴点的坐标为(,6),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内心定义,切线长定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记三角形内心定理及切线长定理从而求出点M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9.D
【分析】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以及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
【详解】解:A、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故不符合题意;
B、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故不符合题意;
C、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弦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D、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切线的判定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以及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10.B
【分析】如图,取AC的中点N,连接MN,BN.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BN,MN,再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如图,取AC的中点N,连接MN,BN.
∵∠ABC=90°,AB=4,BC=3,
∴AC=5,
∵AN=NC,
∴BN=AC=,
∵AN=NC,DM=MC,
∴MN=AD=1,
∴BM≤BN+NM,
∴BM≤1+,
∴BM≤,
∴BM的最大值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1.C
【分析】本题可根据切线长定理,将的周长转化为与、有关的线段长度,再结合与的关系求解的长.本题主要考查切线长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切线长定理得出线段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将的周长转化为与相关的表达式来求解.
【详解】解:∵,是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
又∵,是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
同理,∵,是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
.
∴.
又∵,
∴.
∵的周长为,即,
∴,可得,
解得.
故选:C
12.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以及切线长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圆切线长定理.
根据三角形内切圆的性质及切线长定理可得,,,,则,所以的周长,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解:∵的周长为21,,
∴,
设与的三边的切点为,切于,
,
,
,
故选:B.
13.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垂线段最短、直线与圆相切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作于,由勾股定理求出,由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得出以为圆心,为半径所作圆,则此时圆与斜边相切,只有一个交点;由,可得以为圆心,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只有一个公共点.
【详解】解:作于,如图所示:
∵,,
∴,
∵的面积,
∴,
即圆心到的距离,
∴以为圆心,为半径所作的圆,则此时圆与斜边相切,只有一个交点;
∵,
∴以为圆心,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只有一个公共点,
综上分析可知:若与边只有一个交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答案为:或.
14.
【分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切线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四边形的周长可得,然后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从而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四边形的周长为,
,
与四边形各边都相切,切点分别为,,,,
,,,,
,
,
故答案为:18.
15./厘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掌握切线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得,,,再由的周长为,即可求解.
【详解】解:、、分别切于、、,
,,;
∵的周长为,
,
.
故答案为:.
16.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内心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三角形内心性质.
过点作、、,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结合三角形内心性质设,再利用等面积法求出,即可得出点I的坐标.
【详解】解:过点作、、,如图所示:
点,点,
,
,
,
I是的内心,
,
设,
则,
整理得,
解得,
点I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切线的判定定理,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再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得当时,,即可求解.
【详解】解:∵,,
∴,
∴当时,,
∴当时,是切线,
故答案为:.
18.当时,与射线没有公共点;当或时,与射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当时,与射线有两个公共点
【分析】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问题.作于点N,求出,分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解:作于点N,如图,
∵,
∴,
∴当时,与射线OA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时,与射线OA没有公共点;
当时,与射线OA有两个公共点;
当时,与射线OA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时,与射线OA没有公共点;当或时,与射线OA只有一个公共点;当时,与射线OA有两个公共点.
19.(1)见解析
(2)PB=
【分析】(1)在直角三角形中,,因为点B为圆的切点,所以,根据和为对顶角,即可得出,即可证明结论;
(2)过点O作于点H,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的长度,随即可得的长度.同理在中,即可求得的长度.根据的面积结算公式,即可得出的长度,从而得出的长度,最后根据即可解答.
【详解】(1)证明:∵,
∴,
∵与相切于点B,
∴,
∴,
∴,
∵,
∴,
∴,
∵,
∴,
∴AP=AB.
(2)解:过点O作于点H
在中,
∵,
∴
∵,
∴.
在中, ,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等知识点,正确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见解析
【分析】连接,设直线与交于点,根据切线性质得出,即,根据,得出,证明,根据,证明.
【详解】证明:如图,连接,设直线与交于点,
与相切于点,
,
,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余角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
21.(1)见解析
(2)
(3)
【分析】连接,,可证得是三角形中位线,进一步得出结论;
(2)在正三角形中求得,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b的值;
(3)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求出的面积,由(2)求出的长,从而求出的面积,再求出扇形的面积,进而求得结果.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是直径,
∴
又∵,
∴,
∴
∴,
∴是⊙O的切线;
(2)解:在中,
∴,
∴,
在中,,,
∴,
在中,,
∴;
(3)解:如图,过D作 ,
∵,
∴,
∴
∴
∵、 分别是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
∴,
∴
由(2)得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公式,30°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知识.
22.(1)相离,见解析
(2)相切,见解析
(3)相交,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够熟练根据数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先求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判断出,即可得到直线与圆相离;
(2)判断出,即可得到直线于圆相切;
(3)判断出,即可得到直线与圆相交.
【详解】(1)解:,
设边高为,
则,
,
当,,则与相离;
(2)解:当,,则与相切;
(3)解:当,,则与相交.
23.(1)证明见详解
(2)
【分析】(1)连接,根据等边对等角和对顶角相等,得出,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出,再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勾股定理,得出,进而得出,设圆的半径为,则,,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半径.
【详解】(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
∵交的延长线于点,
∴点,在圆上,
∴,且是圆的半径,
∴,
∵,
∴,
∵中,,
∴在中,,
∴,即,且点在圆上,
∴是的切线.
(2)解:在中,,,
∴,
∵,
∴,
由(1)可知,设圆的半径为,
∴,且,
∴,即,解得,,
故的半径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与三角形的综合运用,涉及等边对等角、对顶角相等、切线的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24.(1)见解析
(2)见解析
(3)
【分析】连接,由圆周角定理得,再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切线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
根据同圆中等弧对等角、等角对等弧可得答案;
设为x,则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求得的长,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答案.
此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此题关键.
【详解】(1)解:连接,
是直径,
,
,
,
,
,
,
,
,
是的切线.
(2)解:∵点C是中点,
,
,
,
,
,
,
,
,
,
,
,
(3)解:如图:连接线,交于H,
∵,,
于点H,
设为x,则为,根据勾股定理,
,
解得:,
,
是中位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