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1 17:11:29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当堂达标检测(共30分)
一、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下列课内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3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www.21-cn-jy.com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3.翻译“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1·cn·jy·com

(2)卿言多务,孰若孤2·1·c·n·j·y
5.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答:

二、阅读课外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7分)
鲁肃过蒙屯下
www-2-1-cnjy-com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 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诣:

(3)就:
(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4分)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3分)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3分)
答: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21·世纪
教育网
一、1.C(A
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
2.B
3.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
4.(1)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5.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二、
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21教育网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
(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此答案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预习检测(共20分)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3分)
①卿(
)②涉(
)③邪(

④孰(
)⑤遂(
)⑥岂(

2.(1)《孙权劝学》选自《
》,《
》是(
)(朝代)(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3分)21教育网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
》《
》《
》《春秋》等书。(2分)21cnjy.com
3.为句中划线词选择恰当的解释。(5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A.推托B.拒绝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A.研究B.整理
③但当涉猎(
 )
A.但是
B.只,只是
④蒙乃始就学(
 )
A.才
B.于是
⑤即更刮目相待( 

A.对待
B.看待
4.读下列句子,写出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3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
____
5.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4分)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卿qīng
涉shè
邪yé
孰shú
遂suì
岂qǐ
2.(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
(2)《诗》《易》
《书》
《礼》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①A
②A
③B
④A
⑤B
4.
①反问
②限制
③感叹
5.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或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预习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涉猎


二、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该书是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
3.“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看你还知道哪些出自《资治通鉴》的成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朗读课文至少3遍,小组内表演课本剧。
你扮演
这个角色,他的性格特点是

五、我的困惑
六、资料链接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字仲
( http: / / www.21cnjy.com )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21教育网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21cnjy.com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死后,他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
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从“司马光砸缸救友”故事谈起,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诵读课文的情况。
3.
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的情况。
(1)司马光:
(2)孙权:
(3)吕蒙:
(4)鲁肃:
三、诵读,疏通文字
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组内互检诵读。
3.小组竞赛。
4.结合注释和参考书自主翻译课文,勾划出疑难。
5.学习小组内交流翻译情况,解决疑难问题,可进一步提出疑问。
6.小组间展示翻译,共同探究问题。
7.进行小组间翻译抢答比赛。
四、概括课文内容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五、分析人物
分析人物对话,讨论人物形象
1.孙权
2.吕蒙
找出吕蒙态度的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3.鲁肃
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
六、分析本文写法及语言特色
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2.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
齐读全文,思考:
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七、拓展延伸
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
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2.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读书名言:
八、作业
假设你也有个朋友象吕蒙一样不爱学习,你要劝你的朋友学习,你会怎么说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