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2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化学式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2.能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说明化学式的含义。
3.了解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认识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理解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能根据化学式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不同物质化学式的分析,建立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模型,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规则。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到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意识。
一、教学重点
1.化学式的意义。
2.化学式的读写。
二、教学难点
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说明化学式的含义。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人教版2024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化学式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在整个化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对物质的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习化学式奠定了基础。而化学式的学习又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式的定义、意义以及读写方法。教材通过生活中化妆品的例子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化学式的定义时,强调只有纯净物才有固定的化学式,且化学式不能随意书写,让学生明确化学式的严谨性。对于化学式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物质如水、甲烷等,帮助学生理解。在化学式的读写部分,分别介绍了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及读法,通过典例和变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名称和元素符号,掌握了原子、分子的概念,这为学习化学式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化学式的本质和意义,学生可能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能力上,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验和实例来学习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化学用语的书写不够规范。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书写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由于化学式的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式的相关知识。
教学环节一 新课导入
【展示化妆品图片并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款化妆品的图片,大家来看一看。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你们觉得这款化妆品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产品呢?选项有A.祛皱型;B.美白型;C.保湿型。大家可以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给出你们小组的答案。
【揭晓答案并引入主题】大家讨论得都很热烈,答案是C,保湿型。那为什么我们能根据化妆品的成分等信息来大致判断它的类型呢?其实啊,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物质组成的表示密切相关。化妆品里的各种成分都有其特定的组成,而这些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符号来表示,那就是化学式。就像我们看到化妆品成分表上的一些符号,它们背后都代表着特定的物质。那么,化学式到底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意义和读写规则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式的世界去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化妆品图片并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思考和讨论中。
2.联系生活实际:以化妆品为实例,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化学知识变得具体而有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亲切感。
3.自然导入新课:从判断化妆品类型引出化学式的概念,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带着问题去探索化学式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教学环节二 化学式
活动一:化学式的定义
【问题】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化学式可以任意书写吗?
【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然后代表发言。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可能认为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化学式可以随意写;也有的学生可能有正确的想法。
【讲解】只有纯净物才有固定的组成,才能用化学式表示,所以不是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像空气、泥浆、海水等混合物就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每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固定的化学式,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断,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例如冰、水、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都用表示。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不存在一个个的分子,其化学式表示了该物质中各元素原子数的最简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本书统一使用化学式,比如氯化钠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其化学式为。
设计意图
通过对化学式概念的讨论,让学生理解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并能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和素养。
【对应训练1】下列关于化学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
B.化学式可以任意书写
C.只有纯净物才有固定的化学式
D.一种物质可以有多个化学式
【学生回答】C
【讲解】只有纯净物有固定组成能用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没有固定化学式,所以A错误;化学式不能任意书写,每种纯净物有固定化学式,B错误;只有纯净物才有固定的化学式,C正确;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D错误。
【对应训练2】下列物质有化学式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泥浆 D.海水
【学生回答】B
【讲解】空气、泥浆、海水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氧气是纯净物,化学式为,所以选B。
教学环节三 化学式的意义
活动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意义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学式的定义,那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以为例,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它能表示什么。
【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能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可能会回答出表示水这种物质,也可能会说出一些微观方面的内容,但可能表述不准确。
【讲解】总结和强调。从宏观意义来说,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意义来说,表示1个水分子,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宏观意义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有: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活动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意义
【引入】我们学习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意义,那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有什么意义呢?以铁()为例。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能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可能会说出表示铁这种物质,表示铁元素等。
【讲解】总结。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例如表示铁这种物质,表示铁是由铁元素组成,表示一个铁原子。
活动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意义
【引入】除了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还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式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以氯化钠()为例。
【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能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可能会说出一些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内容,但可能不完整。
【讲解】从宏观意义来说,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从微观意义来说,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表示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和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和符号观。
【对应训练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化学式CO2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
A.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学生回答】C
【讲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而不是一个氧分子,C选项错误,故选C。
【对应训练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
A.H B.N2 C.Fe D.NaCl
【学生回答】B
【讲解】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不能表示一种物质;N2表示氮气这种物质和一个氮分子;Fe表示铁这种物质和一个铁原子;Na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但不能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所以选B。
教学环节四 化学式的读写
活动一: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引入】我们已经了解了化学式的意义,接下来学习化学式的读写。首先来看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的单质化学式分别该如何书写?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思考并回答。
【讲解】老师进行总结。(1)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气()、氖气()、氩气(),读“某气”。(2)金属和固态非金属: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钠()、铁()、碳()、硫(),读“元素符号的名称”。(3)气态非金属: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氢气()、氧气()、氮气()、氯气()、臭氧(),读“某气”。
活动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引入】学习了单质化学式的书写,那化合物化学式又该如何书写呢?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当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时、氧化物、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该如何书写?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思考并回答。
【讲解】老师进行总结。(1)当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时,1省略不写,如氧化镁()、氯化氢()。(2)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如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但等除外。(3)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金属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非金属元素的符号写在右边,如氯化钠()、硫化锌()、氯化钾()。
活动三: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引入】我们学会了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那该如何读这些化学式呢?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该如何读?
【学生思考】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思考并回答。
【讲解】老师进行总结。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如读作氯化钠,读作氧化钙,读作二氧化碳,读作五氧化二磷,读作水,读作过氧化氢。
设计意图
通过举例分析和学生练习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掌握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的方法,提升化学素养。
【对应训练1】下列化学式的读法正确的是 ( )
A.MnO2 读作二氧化猛
B.Fe2O3 读作二铁化三氧
C.MgCl2 读作氯化镁
D.Al2O3 读作铝化氧
【学生回答】C
【讲解】读作二氧化锰;读作三氧化二铁;读作氧化铝,所以选C。
【对应训练2】下列单质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氦气 He B.氧气 O C.铁 Fe D.氢气 H2
【学生回答】C
【讲解】氧气的化学式为,B选项书写错误,所以选B。
课题3 化学式
一、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二、意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三、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1.单质:铁Fe 碳C 氦气He 氧气O2
2.化合物:氧化铜CuO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氯化钠NaCl
下列关于铜的化学式Cu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表示铜这种物质
B.只表示一个铜原子
C.表示铜由铜元素组成
D.不能表示铜元素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2O2 D.2H2O2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 表示一个水分子
B.NaCl 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Fe 表示铁元素或一个铁原子
D.2CO2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相符的是( )
A.氖气 Ne2 B.木炭 C C.氮气 N D.氢气 H
5.读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
(1)HCl ;
(2)MgO ;
(3)Fe3O4 。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化妆品成分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化学式的定义、意义和读写时,结合具体例子,如H2O、NaCl等,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抽象概念。通过思考讨论和典型范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化学式意义中微观部分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后续应多结合模型或动画展示,增强直观性。在随堂演练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掌握不牢,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针对性练习,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