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集训卷-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四季之雨各有韵味。春雨无声,犹如贵客________(①莅临 ②造访)人间,滋润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淅沥沥的雨声烘托出一室舒徐的_________(①沉闷 ②静谧),心便也似有了着落般,陷入柔软的梦里。夏雨___________(①激扬 ②激荡),“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夏季的雨总在磅礴中吐露诗意,它不懂迂回矜持,它不懂含蓄的暗示,从心所欲,无所顾忌,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秋雨凄冷,“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每一滴都浸满思念与无言的忧愁。“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冬雨如泣如诉,与雁声寒气沉沉应和……真想在这北风 duō duō逼人之日,和友人共赴毡炉,约一场温暖。冬寒渐深,冬雨渐消,但这不是诀别,它将以雪的姿态重临世间。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不喜爱呢?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淅( )淅沥沥 着( )落 duō duō( )逼人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删除“怎能”。 B.删除第二个“不”字。
C.将“怎能”改为“难道”。 D.删除两个“不”。
4.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miè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xiá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斑斓( ) 僵仆( ) 诬miè( ) 白璧无xiá( )
(2)以上文段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我们能知道它们分别是《 》《 》《 》三篇文章的插图。
(3)童年是生命的底色,《朝花夕拾》中的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请仿照下面的示例,选择《朝花夕拾》中的两个篇目,仿写一句话。
示例:《狗·猫·鼠》中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隐鼠的经历,流露出儿童对弱小者的同情;《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望,表达了儿童对未知的好奇。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行,在这里全世界欣赏到了中国东北地区美丽的冰雪大世界。在我国西南地区,亦有冰雪世界。四川某校学生在元旦期间开展“情系冰雪,探美光雾”实践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学习任务。
是什么在装扮光雾山的冬天,霜?雪?冰?是什么把光雾山的冬天拨弄得自然、壮观,气宇不凡?光雾山的冬日之美,在冰,冰为大。光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
于光雾山而言,冬天总是如约而至,霜情雪意早早地眷顾着这片山水,当第一场大雪洋洋洒洒到达峰峦山岭时,神奇的光雾山冬景就该拉开帷幕闪亮登场了。此时,光雾山秋天浓烈的色彩还没褪尽,它还固守着一枝一树一片,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A】但大多数的树木齐刷刷露着光秃秃的如手臂般的枝丫,俨然是铜枝铁干,以一种默然的姿势迎接着霜雪的xiāng嵌。
雪落无声,雪舞有情。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地,霜情雪意不停地用“白色”来制造神奇,绘出不同的层次、色调、形态。细小的雾滴附在树枝上凝聚成轻盈澄清的结晶,清秀雅致,似腊梅,如水仙,像银菊,把人们带进花枝招展的仙境,整座大山变成一件天然艺术品。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雾山的冬天到来了,要想触摸到冬天的jī肤,需要拥有一颗有热度的心。冬天虽然寒冷,但冬天的气质是高洁的。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敢地抗击、承受、面对,将霜情雪意演绎出千姿百态,傲然屹立,为光雾山的冬天贮蓄着强劲的生命力。我们,只有面对面地与霜痕、雪迹、寒冰对话,才能明晓一些在光雾山的冬天蕴藏着的意义,领悟到冬天依旧存在并保持着它的那一份热情。
5.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iāng 嵌 澄 清 jī 肤 贮 蓄
6.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约而至 B.洋洋洒洒 C.花枝招展 D.千姿百态
7.下列对文中画单横线语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将“延长”改为“漫长”)
B.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将“还是”改为“就是”)
C.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地。(在“匆匆地”后面加上“谢幕”)
D.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敢地抗击、承受、面对。(将“抗击、承受、面对”改为“面对、承受、抗击”)
8.下列填入文中【B】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以其冰清玉洁之质,潇洒飘逸之态亭亭立于这个晶莹的世界里,高调俏美着。
②雾凇冰凌,是光雾山冬天最美丽的亮相。
③裹着冰凌的树木千枝万丫,仿佛长袖飞扬间亮出的纤纤玉指,跃跃欲舞。
④它是霜雪向着冬天的高度最有力度的深入。
⑤冰雪不仅在银装素裹的莽莽木海中,也不断地在崖岩石壁、水流瀑布中强化冬天的质感。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⑤ D.⑤④③①②
9.请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改写文中【A】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保证句意不变。
10.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观赏了以“霜情雪意冰为天”为主题的展览,同学们对其中一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展开了讨论,下面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该作品是隶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B.该作品是隶书,一波三折,蚕头燕尾。
C.该作品是楷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 D.该作品是楷书,字形方正,规矩整齐。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那水呢,( )不结冰,反倒在绿苹上冒着点儿热气。水zǎo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zǎo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ché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zǎo( ) 贮蓄( ) chéng( )清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 ”,正确的写法是“ ”。
(3)文中加点字“贮”查 部,“贮”的正确解释是( )
A.收藏;收获 B.储存;积存 C.储蓄(钱财)
(4)在文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2.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感受“雨”的魅力,小豫用幻灯片展示了自己摘录的文字。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guàn,大地就以自己的丰饶而展示了它无边的美,一切都毫不yǎn饰地敞开了。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kuàng lù B.kuàng lòu C.guǎng lòu D.guǎng lù
(2)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浇guàn( ) yǎn( )饰
13.在赏冬沙龙活动中,小文摘录了课文中的一段文字,请帮其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①____(镶 攘)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②____(汶 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把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一髻( ) 秀气(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 (镶 攘)上 ②水 (汶 纹)
(3)语段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断桥残雪是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当瑞雪初霁时,站在宝石山上向南___________,西湖银装素裹,断桥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一般在12月下旬至2月中旬可能观赏到此景。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南方的冬景是壮美的大气磅礴景象,那么北方的冬景就是温婉的小家碧玉景象。
B.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
C.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温婉。
D.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小家碧玉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大气磅礴的温婉。
1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眺望 B.瞭望 C.遥望 D.瞻望
1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天的雨,多情而骄媚,驱走冬日,复苏万物;夏天的雨,粗guǎng而热烈,大地经过几场透雨的浇灌,吸收了无尽的暑气;秋天的雨,端庄而沉静,这是使人静mì_______使人怀想___________使人动情的秋雨___________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只有在雨中,使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莅临 ②粗guǎng ③静mì
(2)找出短文中的一处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文段末画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B.只有在雨中,我就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C.只有在雨中,我真正才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D.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集训卷-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xī zhuó 咄咄 2.① ② ②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淅淅沥沥(xī xī lì lì):是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也可形容细小的声音或细密的雨点等连续不断地落下。
着落:(zhuó luò):事情有归宿、有结果;依托、靠头、指靠;事情归某人负责办理;安放等。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可形容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莅临”多用于贵宾到来,带有庄重、尊敬的意味,与“贵客”搭配,更能体现春雨如尊贵客人般降临的典雅感;“造访”侧重访问的动作,庄重感稍弱,故选①。
第二空:“沉闷”含压抑、不舒畅之意,与“舒徐”(舒缓从容)的语境不符;“静谧”指安静,能体现春雨中室内的宁静氛围,故选②。
第三空:“激扬”侧重情绪、声音等昂扬振奋;“激荡”有冲击、动荡之意,更能描绘夏雨磅礴、无拘无束的气势,与“磅礴”“从心所欲”呼应,故选②。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波浪线句子存在否定不当的问题。“怎能不”已表肯定,再加一个“不”就构成否定,与原意相反。删除第二个“不”字,句子变为“怎能不让人喜爱呢?”,符合肯定语气;
故选B。
4.(1) lán pū 蔑 瑕
(2) 《二十四孝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无常
(3)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玩乐,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五猖会》中作者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斑斓(bān lán):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
僵仆(jiāng pū):指僵硬地倒下。
诬蔑(wū miè):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白璧无瑕(bái bì wú xiá):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理解。
①文段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②第一幅插图“捕鸟”对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对雪地捕鸟的细致描写。
③第二幅插图“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都都’”对应《五猖会》,展现了儿时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相关内容。
④第三幅插图“活无常”对应《无常》,描绘了民间传说中无常这个形象,表达对公正的向往。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遵循“篇目+童年经历概括+儿童天性提炼”,与示例“《狗 猫 鼠》中作者追忆……经历,流露出……同情”的句式完全一致,保证仿写格式严谨。选篇聚焦《朝花夕拾》,如《无常》写儿时对活无常的情感、《琐记》写求学探索,均是书中真实童年片段,贴合原著内容。经历概括精准,像“偷描绣像”“盼庙会被中断”,抓住篇目里儿童行为或遭遇的核心细节。
示例:《无常》中作者回忆儿时对活无常的喜爱,彰显出儿童对鲜活形象的偏爱;《琐记》里作者讲述求学时对新环境的探索,体现出儿童对新奇事物的热忱。
5. 镶 chéng 肌 zhù 6.C 7.B 8.C 9.但大多数的树木齐刷刷地伸出光秃秃的如手臂般的枝丫。 10.D
【解析】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镶嵌:xiāng qiàn,本义指将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使二者固定;语段中的意思是霜雪附着、嵌入到树木的枝丫之中,与枝丫紧密结合。
(2)澄清:chéng qīng,本义指(水、天空等)清亮、清澈;语段中的意思是雾滴凝聚成的结晶清澈透明、纯净。
(3)肌肤:jī fū,本义指肌肉和皮肤;语段中的意思是光雾山冬天那种可被感知的、如同皮肤般的质感与存在。
(4)贮蓄:zhù xù,本义指储存、积聚;语段中的意思是光雾山的万物在冬天积聚、保存着强劲的生命力。
6.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和运用。
A.如约而至:按照约定准时到来。文中用来指光雾山的冬天像约定好一样按时到来,使用正确;
B.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文中用来指第一场大雪规模盛大、纷纷扬扬的样子,使用正确;
C.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用来指雾滴结晶形成的仙境,用错对象,使用错误;
D.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文中用来指光雾山万物在霜雪下呈现出的多样形态,使用正确;
故选C。
7.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B.原句“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中,“是……还是……”表示选择关系,符合语境,若改为“就是”则变成肯定语气,与“不知”矛盾,修改错误;
故选B。
8.本题考查句式的衔接和排序。
根据文段内容,【B】处前文描写了雪落光雾山形成的结晶之美,后文转向冬天万物的生命力。②句“雾凇冰凌,是光雾山冬天最美丽的亮相”作为总起句,引出下文对雾凇冰凌的具体描写;④句“它是霜雪向着冬天的高度最有力度的深入”中的“它”承接②句的“雾凇冰凌”,进一步阐释其意义;③句具体描绘裹着冰凌的树木形态,①句紧承③句,形容其姿态之美;⑤句由树木拓展到崖岩石壁、水流瀑布,体现冰雪在更广范围强化冬天质感,与后文衔接自然。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③①⑤;故选C。
9.本题考查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需改写【A】处句子,使用比拟手法且保证句意不变。
原句“但大多数的树木齐刷刷露着光秃秃的如手臂般的枝丫”,核心信息是树木露出像手臂一样的光秃枝丫。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这里可将树木拟人化,赋予其人类的动作或情态。比如用“抖落”“伸展”等人类动作,体现树木露出枝丫的状态,既保留“枝丫如手臂”的意象,又通过拟人让句子更生动,同时不改变原意。
示例:但大多数的树木齐刷刷抖落了所有叶片,光秃秃的枝丫像手臂一样伸展着。
10.本题考查书法字体辨析。
A.“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是草书特点,并非隶书,且该作品字体不符合此特征;
B.“一波三折,蚕头燕尾”是隶书典型笔法,但图中作品字体无此形态;
C.“行云流水,舒展有型”多形容行书,该作品字体不具备行书特点;
D.楷书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整齐”,图中作品字体结构规整、笔画平直,符合楷书特征;
故选D。
11.(1) 藻 zhù; 澄
(2) 绿苹 绿萍
(3) 贝 B
(4)不但;况且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水藻:shuǐ zǎo,指水生藻类植物。
贮蓄:zhù xù,指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
澄清:chéng qīng,指杂质沉淀,液体变清;形容水干净而透彻。
(2)本题考查字形。
绿苹——绿萍,植物名,体小,飘浮水面。
(3)本题考查查阅字典及词义辨析。
汉字“贮”的结构: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贝”字是他的偏旁,故按照字典偏旁部首查字法,应查“贝”字部。
联系上下文可知,文中提到“水zǎo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里的“贮蓄”显然是指储存、积存的意思,指水藻经过一年的时间,把绿色储存、积存了起来,现在全部展现出来;
故选B。
(4)本题考查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由句子“那水呢,( )不结冰,反倒在绿苹上冒着点儿热气”可知,此处描述的是水的特性,不仅不结冰,反而还冒着热气,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状态。因此,此空需要填入的关联词语应能体现出这种递进或转折的关系。而“不但”恰好能表达这种意思,即水不仅不结冰,还有更出人意料的表现——冒着热气。故此空填写“不但”。
由句子“( )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可知,此处是在进一步说明水的美好和吸引力,连垂柳都忍不住要在水中留下自己的倒影。这里需要填入的关联词语应能体现出一种附加的理由或情况,即除了前面提到的水不忍冻上之外,还有垂柳照影这一更加生动的景象。而“况且”恰好能表达这种意思,即除了水不忍冻上这一原因外,还有垂柳照影这一额外的情况。故此空填写“况且”。
12.(1)D
(2) 灌 掩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粗犷:cū guǎng,粗野;粗鲁。粗鲁而豪放。
甘露:gān lù,甜美的雨露。
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浇灌:jiāo guàn,意思是指浇水,灌溉;把液体倒进模子里。
掩饰:yǎn shì,意思是设法遮盖、掩盖(真实情况),不想让他人发现。
13.(1) jì xiù
(2) 镶 纹
(3)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一髻(yī jì):指一束、一盘头发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发型相关的状态。
秀气(xiù qi):形容清秀,通常用来夸赞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2)本题考查字形。
镶上(xiāng shà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水纹(shuǐ wén):水的波纹,指水面因受到外力等影响而形成的波浪状的纹路。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把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这句话属于“主客颠倒”的病句类型。在正常的逻辑关系中,是“风儿”作为主动的一方,对“这件花衣”施加了“吹动”这个动作,也就是花衣应该是被风儿吹动的对象,而原句中“这件花衣好像把风儿吹动”,错误地将花衣变成了动作的施动者,风儿变成了受动者,颠倒了二者之间合理的主客关系,应把“把”字句改为“被”字句,修改为“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修改后的句子是“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14.C 15.A
【解析】14.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原句“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可知,此句搭配不当,“大气磅礴”形容气势浩大,应当形成壮丽之美,“小家碧玉”形容那些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女子,应当更显“温婉”之美,因此应当调整“温婉”和“壮美”的顺序,修改为: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温婉;
故选C。
15.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B.瞭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C.遥望:向远处看;
D.瞻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根据文意,这里表述的是在宝石山上从高处向远方观看西湖全景的情景,因此使用“眺望”更为恰当,符合从高处向远方观看的意思。其他选项虽然也含有望的意思,但“瞭望”通常用于警戒或侦查,“遥望”更着重指距离上的遥远,“瞻望”一般用在展望未来或将目标放置更高位置时,与此处要求不符;
故选A。
16.(1) lì 犷 谧
(2) 骄 娇
(3)D
(4)D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
②粗犷:cū guǎng,粗野;粗鲁;粗鲁而豪放。
③静谧:jìng mì,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样。
(2)本题考查字形。
骄媚——娇媚:撒娇妩媚的样子。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使人静 m씓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是并列的短语,它们共同来修饰“秋雨”,在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用顿号来进行分隔;
“秋天的雨,端庄而沉静……使人动情的秋雨”与“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分别描写秋天和冬天两个季节雨不同的特点,二者为并列关系的两个分句,中间用分号衔接;
故选D。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该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以去掉“使”。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