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单元总结(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单元总结(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5:12:41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单元总结
eq \o(\s\up7(),\s\do5(       ))
eq \o(\s\up7(),\s\do5(       ))
一、选择题
1.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
B.穿凉鞋、拖鞋进入实验室
C.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
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2.下列家务劳动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晾晒湿衣服 B.起床叠被子
C.针线缝纽扣 D.生火烧开水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呈固态 B.铜呈紫红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4.下列属于人体呼吸作用的交换物质,且在呼出气体中,比吸入气体含量少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后,直接将食盐加入量筒中进行溶解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或他人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灯焰的焰心
D.未说明取用固体的量时,应尽量多取
6.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8.在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实验中,用洁净的白色抹布轻轻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表达交流 B.形成假设
C.设计并实施实验 D.形成结论
9.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且有效的方式。它包括:①形成假设,②反思评价,③形成结论、建构模型,④提出问题,⑤分析解释,⑥获取证据,⑦设计并实施实验,⑧表达交流。合理的探究顺序是( )
A.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⑧①②⑦⑥③
C.④①⑦⑥⑤③②⑧
D.①④⑦⑥⑤②⑧③
10.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钉生锈;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蜡烛能燃烧;蜡烛燃烧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水结成冰;水易挥发
11.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藏品有草鞋、瓷碗、行军锅、竹手杖等,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编织草鞋 B.烧制陶瓷
C.锤打铁皮 D.手工锯竹
12.小花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后,发现有无色气体产生,以下是她记录的关于该无色气体成分测定的实验过程,其中属于实验结论的是( )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②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经过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综合上述现象,可以推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④维生素C泡腾片一定要密封保存。
A.① B.②
C.③ D.④
13.小华同学做“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探究”实验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甲、乙两瓶里小木条燃烧的现象不同
B.实验1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
C.实验1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实验2中,甲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表明空气中无二氧化碳
14.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的小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具有可燃性
15.悦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形成假设 B.获取证据
C.设计实验 D.形成结论
16.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相关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二、综合题
17.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使用仪器③正确读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下列描述,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冰融化成水;②葡萄酿成酒;③铜能变成铜绿;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食物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光、发热。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3)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4)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19.通常情况下,钾具有银白色光泽,质地十分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钾的熔点低,密度小,它比水还轻。钾与水反应剧烈。当把一块钾放入水中时,你会看到它不断地浮起落下,周身还冒出“火焰”;一段时间后,水中的钾消失了,钾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钾与酸的水溶液反应更加剧烈,几乎能达到爆炸的程度。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2)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钾跟水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致癌性,有毒,易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经常吸入少量的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1)甲醛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下同);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醛引起慢性中毒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质期。
21.将一块光亮的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片表面变黑。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活动一:探究铜片表面变黑的原因。
【形成假设】
假设一:铜片表面变黑是由于火焰中烟灰的附着。
假设二:铜片表面变黑是由于铜片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黑色物质。
【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据】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的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①________加热,铜片变黑了,说明铜片表面变黑②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烟灰的附着。
实验二:取一小段光亮的铜片用金属铝箔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并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打开铝箔,观察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结论】铜片在加热条件下,表面变黑的原因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设计并实施实验】
实验三:用小刀刮取铜片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观察到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结论】铜在空气中受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反思拓展】
(1)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2)实验二冷却后再打开铝箔的目的是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金属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单元总结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网络构建.tif" INCLUDEPICTURE "../../网络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网络构建.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网络构建.tif" \* MERGEFORMAT ),\s\do5(       ))
INCLUDEPICTURE "../../25-64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4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4Y.TIF" \* MERGEFORMAT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单元作业.tif" INCLUDEPICTURE "../../单元作业.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单元作业.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单元作业.tif" \* MERGEFORMAT ),\s\do5(       ))
一、选择题
1.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
B.穿凉鞋、拖鞋进入实验室
C.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
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2.下列家务劳动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A.晾晒湿衣服 B.起床叠被子
C.针线缝纽扣 D.生火烧开水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铁呈固态 B.铜呈紫红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4.下列属于人体呼吸作用的交换物质,且在呼出气体中,比吸入气体含量少的是( B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用量筒量取水后,直接将食盐加入量筒中进行溶解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或他人
C.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灯焰的焰心
D.未说明取用固体的量时,应尽量多取
6.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D )
INCLUDEPICTURE "../../25-65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5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5Y.TIF" \* MERGEFORMAT
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B )
INCLUDEPICTURE "../../25-66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6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6Y.TIF" \* MERGEFORMAT
8.在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实验中,用洁净的白色抹布轻轻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C )
A.表达交流 B.形成假设
C.设计并实施实验 D.形成结论
9.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且有效的方式。它包括:①形成假设,②反思评价,③形成结论、建构模型,④提出问题,⑤分析解释,⑥获取证据,⑦设计并实施实验,⑧表达交流。合理的探究顺序是( C )
A.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⑧①②⑦⑥③
C.④①⑦⑥⑤③②⑧
D.①④⑦⑥⑤②⑧③
10.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A.铁钉生锈;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蜡烛能燃烧;蜡烛燃烧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水结成冰;水易挥发
11.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藏品有草鞋、瓷碗、行军锅、竹手杖等,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B )
A.编织草鞋 B.烧制陶瓷
C.锤打铁皮 D.手工锯竹
12.小花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后,发现有无色气体产生,以下是她记录的关于该无色气体成分测定的实验过程,其中属于实验结论的是( C )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②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经过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综合上述现象,可以推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④维生素C泡腾片一定要密封保存。
A.① B.②
C.③ D.④
13.小华同学做“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异探究”实验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INCLUDEPICTURE "../../25-62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2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2Y.TIF" \* MERGEFORMAT
A.实验1中,甲、乙两瓶里小木条燃烧的现象不同
B.实验1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
C.实验1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实验2中,甲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表明空气中无二氧化碳
14.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密度比空气的小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具有可燃性
15.悦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C )
A.形成假设 B.获取证据
C.设计实验 D.形成结论
16.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相关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INCLUDEPICTURE "../../25-63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3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3Y.TIF" \* MERGEFORMAT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二、综合题
17.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25-67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7Y.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67Y.TIF" \* MERGEFORMAT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使用仪器③正确读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玻璃棒 (2)④ (3)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8.根据下列描述,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冰融化成水;②葡萄酿成酒;③铜能变成铜绿;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食物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光、发热。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3)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4)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答案:(1)④ (2)③ (3)①⑥ (4)②⑤
19.通常情况下,钾具有银白色光泽,质地十分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钾的熔点低,密度小,它比水还轻。钾与水反应剧烈。当把一块钾放入水中时,你会看到它不断地浮起落下,周身还冒出“火焰”;一段时间后,水中的钾消失了,钾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钾与酸的水溶液反应更加剧烈,几乎能达到爆炸的程度。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2)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钾跟水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密度小(合理即可) (2)能和水反应(或能和酸的水溶液反应) (3)钾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致癌性,有毒,易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经常吸入少量的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1)甲醛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下同);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醛引起慢性中毒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质期。
答案:(1)无色(或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可燃性(或有毒) (2)化学 (3)不能
21.将一块光亮的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片表面变黑。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活动一:探究铜片表面变黑的原因。
【形成假设】
假设一:铜片表面变黑是由于火焰中烟灰的附着。
假设二:铜片表面变黑是由于铜片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黑色物质。
【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据】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的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①________加热,铜片变黑了,说明铜片表面变黑②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烟灰的附着。
实验二:取一小段光亮的铜片用金属铝箔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并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打开铝箔,观察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结论】铜片在加热条件下,表面变黑的原因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设计并实施实验】
实验三:用小刀刮取铜片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观察到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结论】铜在空气中受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反思拓展】
(1)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2)实验二冷却后再打开铝箔的目的是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金属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外焰 ②不是 ③铜片没有变黑
④铜片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黑色物质
⑤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呈蓝色
⑥火焰中烟灰
⑦若温度较高时打开铝箔,铜片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表面变黑,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⑧铜+氧气氧化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