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匆匆》教学设计
课题 《匆匆》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匆匆》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属于精读文章。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和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本课的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感悟连续问、直接问和借助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方法。
核心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汉语文字的美。 语言运用: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思维能力:能抓住关键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审美创造:注重情感朗读,感受散文之美。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难点 能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作者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方法,并试着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感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共鸣 (约5分钟) 1. 教师活动: 播放一段时钟滴答声或时光飞逝的短视频(如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提问:“同学们,听到这滴答声,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时间’?” 教师引导: 是啊,时间无形无影,却又无处不在。上世纪20年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和你们一样,对时间的流逝发出了深深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名篇——《匆匆》。 (二) 初读感知,把握脉络 (约8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涔涔、潸潸、徘徊、赤裸裸”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教师小结: 文章以“匆匆”为题,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对时光飞逝的怅然若失的情绪中。 (三) 精读品析,合作探究 (约15分钟) 1. 教师出示探究任务: 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将抽象无形的“时间”变得具体可见、可感的?请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探讨,勾画相关语句,批注你的体会。 角度A:巧妙的修辞手法(找一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有什么效果?) 角度B:细腻的词语运用(哪些词语用得特别精妙?为什么?) 2.教师巡视: 参与小组讨论,进行点拨引导。 提示A组:关注排比句(“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设问句(“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叠词(“匆匆”、“默默”、“斜斜”等)。 提示B组:关注动词(“挪移”、“跨过”、“飞去”、“溜走”)、副词(“轻轻”、“悄悄”)。 教师相机引导朗读: 对重点语句(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进行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在朗读中深化情感体验。 (四) 深读感悟,联结自我 (约7分钟) 1. 教师提问: “面对这‘匆匆’流逝的时间,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惋惜、自责、不甘、追寻的复杂情感。) 提问:“我们的日子又是怎样‘匆匆’过去的呢?请你模仿文中的句式(比如‘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里过去’),写一写你对时间流逝的体验。” 教师点评: 肯定学生的观察和创意,并自然引导到珍惜时间的主题上。 (五) 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约5分钟) 教师总结: 《匆匆》这篇散文,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语言的艺术,更像一位老朋友,敲响了我们的心钟。它提醒我们:时光如水,一去不返。我们不能像作者那样只留下“徘徊”和“匆匆”的叹息,而应在有限的时光里,留下奋斗的足迹,让生命变得有价值、有痕迹。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六、 布置作业 1. 必做: 有感情地背诵全文你最喜欢的段落。 2. 选做(二选一): · 搜集更多关于“惜时”的诗词或名言,制成书签或手抄报。 · 以《读<匆匆>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出“快、慢、宝贵、无情、流逝”等词语。 1. 学生活动一: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学生活动二:思考与分享 提问:“读完文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文章主要围绕哪两个字展开?”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预期 答案:焦急、无奈;围绕“匆匆”) 【核心环节: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 (4人一组) 分工: 组长、记录员、发言员、补充员。 合作: 组内成员共同寻找、讨论、交流,记录员将讨论结果写在纸上。 小组展示与分享: 邀请选择不同角度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示例: A组发言: “我们找到了排比句。‘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这组排比写出了日子在任何时候都在不经意间流逝,显得非常匆忙,让人无法挽留。” B组发言: “我们关注了动词。‘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挪移’这个词用得很好,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时间流逝是悄无声息的,不被察觉的。” 学生活动:联结自我,书面表达 学生静心写作(约3分钟),然后自愿分享。 (预期生成:“玩手机的时候,日子从屏幕里划过;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走;发呆的时候,日子从茫然的双眼前过去。”) 学生活动: 分享课前搜集的惜时名言(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