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前10年间,正是全国自然灾害频发时期,1841-1843年,黄河连续3年决口,1846年,很多省份又发生持续早灾,1848-1850年,东南各省“大水奇灾”。与此同时,地处西南的广西也几乎年年成灾,据方志统计,19世纪40-50年代,广西境内各种灾害多达20多起。
——康沛竹《灾荒与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的鸦片走私越来越猖獗;在通商口岸地区,洋货大量涌入,广州当地的家庭手工业被摧毁,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了瓦解。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用重税掠夺农民,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清)洪秀全(1814-1864)
(据日本小岛晋治《洪秀全》)
出身农家,勤学苦练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思想转变,毁弃孔学
拜上帝教,揭竿而起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原道觉世训》
“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盖天国来在凡间,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是也。钦此。”
——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3)个人原因: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前往广西传教。
基督教《劝世良言》
洪秀全撰《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特点:以西方宗教教义作为起义军的领导思想
《原道醒世训》: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原道觉世训》: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原道救世歌》: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
太平天国(1851-1864)
永安建制
西 王
南 王
北 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洪秀全
天
王
翼 王
东 王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从太平天国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的封建性。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其封建意识浓厚→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影响: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永安建制
全州(冯云山)
长沙(萧朝贵)
攻占武汉三镇
1853年攻占南京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湖口
安庆
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1、定都天京
标志着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
1852年春,从永安突围北上,攻克武昌,队伍发展至50万人。1853年春,放弃武昌,沿长江东下。1853年,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社会”)
思考:如果你是农民,你支持这一纲领吗?这个纲领能否成功推行?
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鼓励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积极
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消极
空想
(1)目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
(3)结果:
① _____军全军覆没;
② _____战场取得重大胜利,使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为了推翻清朝
1853—1856
北伐
西征
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西征
失败
大获全胜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太平军损失十二万人,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挑选嫔妃,仪卫舆马,无不奢华。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
——马工程《中国近代史》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
1856年秋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天王
洪秀全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没有实施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目的:
改变不利局面
重整国政
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资政新篇》的主张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天京陷落
洪仁玕
《资政新篇》
‘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主张:
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结果:
识读年代尺和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太平军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哪些反扑。
天京陷落
1860年
1861年
1862年
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1864年
李秀成攻克杭州,
进逼上海,遭反扑
湘军围困天京,
李秀成救援失败
天京陷落
(1)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曾国藩组建湘军
美国人华尔率领洋枪队
李鸿章组建淮军
(3)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回师救援,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2)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所部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观看视频《天京陷落》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失败标志: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历史意义: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靠镇压太平天国发迹,不仅官居一品,而且以文人获封武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53年回乡期间,他鉴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遂以当地团练为基础,利用儒家思想和宗法关系,编练了一支带有极强私人性质的武装——湘军,因此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1854年,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开赴湖南、湖北战场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遇到了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
人物扫描
曾国藩像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鱼宏亮
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
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一、选择题
1.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 B.张角
C.李自成 D.洪秀全
2.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C.《北京条约》签订
D.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阶级矛盾尖锐
D
C
课堂练习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D.北伐和西征
5.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西征 B.天京陷落
C.北伐 D.天京事变
B
C
D
6.“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出自太平天国的什么文献(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7.该书(下图)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它的作者是(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洪仁玕
B
D
8.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9.有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历史事件(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