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9张PPT。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1、【内容标准】 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2、【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结构
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问题的由来)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① 经济因素(地理、石油资源、列强角逐)
文化因素(历史 、宗教、种族) (2)教材内容分类
历史概念:
委任统治权、犹太复国主义、中东的地理
概念。
历史人物:
阿拉法特、萨达特、拉宾、佩雷斯。
历史事件:
中东战争
隐含内容: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3)教材内容特点
主题鲜明、线索多、内容复杂。3、【确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中东战争、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能力目标:两个层次:
知道中东战争。
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讲述、活动、阅读、网络等多元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① 现代化战争的角度,解读中东战争,了解现代化战
争的特点,理解综合国力,形成加强忧患意识、增强
国防教育。
② 了解民族、文化、种族问题的复杂性。
(刘宗绪老师讲到:“有些历史与现实问题暂时是没
有答案的,需要等待。” 这同样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
学的态度。
李明赞老师:“留下疑问的空间。”“带着问题来、解
决旧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反映了新的课程念。)
③ 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④ 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作用。4、【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历史情景、导入新课。
二、战火频仍的中东
(中东问题的由来)
三、、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① 经济因素(地理、石油资源、列强角逐)
② 文化因素(历史 、宗教、种族)
四、巴以冲突给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耶路撒冷导入:图片、文字、问题。耶路撒冷为什么被称为圣城? 这里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摇篮和圣地。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许多耳熟能详的“圣经”和“可兰经”故事在这里发生。耶酥传播福音、背十字架受釘复活的地方。耶路撒冷周围地区和平吗? 耶路撒冷,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之城。 这是在耶路撒冷公共汽车爆炸事件中被炸毁的14路公共汽车的爆炸部位 2月22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附近一村庄,巴勒斯坦青年穆罕默德·扎尔的一名亲人举着他的照片。扎尔当天早上在耶路撒冷的一辆公共汽车上实施了一起自杀式爆炸,至少造成7人死亡,60人受伤。 巴以冲突男孩伤心望着昔日家园哭泣的耶路撒冷 从中东地区和阿以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战后50多年来,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以上材料选自《当代世界知识200题》战火频仍的中东巴以冲突通过地图了解中东的地理概念 1987年,一名小男孩朝以色列坦克车丟石头的画面震撼了世界。
是什么原因,让巴勒斯坦的儿童必須以弱小的身躯抵挡坦克车的入侵? 中东问题的由来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
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
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 ,在巴勒斯坦的土地
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当时,巴勒
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
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
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
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 57%,大部分又位处
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三、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争端难点之一:
巴以边界问题 争端难点之二:
水资源之争争端难点之三:
耶路撒冷问题争端难点之四:
隔离墙问题 争端难点之五:
加沙地带与定居点领土问题生存问题宗教兼领
土问题宗教兼领
土问题领土问题巴以争端的焦点问题领土问题是核心 以民族和宗教问题为导火索.实质是对土地、水等资源的争夺。 以色列认为耶路撒 冷是其「不可分割的永久首都」。
巴勒斯坦坚持东耶路撒冷(旧城区)是属于他们的。 耶路撒冷主权问题隔离墙将西岸两城分割成两个世界 我过去的岁月都是在这一争端中度过的,我记得我7岁的时候,我曾给我母亲读过报纸上刊登的1937年犹太人被屠杀的消息。
从那以后,安全问题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对威胁特别敏感,但这并不是害怕。从小我就有一个想法:无论多么艰难,都要阻止任何人靠近我们的牲畜圈。
我曾参加过多次战争,即便我们损失惨重,处境十分危险的时刻我都没有害怕过,我记得在一次战斗中我们一个加强排全部牺牲了,当时有54人集体被埋葬在一起。尽管如此,我们的战斗意志和士气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为我们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为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奋斗。
我们绝不会将我们的命运交
到任何其他人手里,甚至是我们
最好的朋友。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
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对比双方的态度 ? 在世界上,只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日
常的寒暄中用到“和平”这个词汇。犹太人和
阿拉伯人的寒暄语虽然不同,但都有“愿和平
降临到你的头上”的意思。
阅读材料巴勒斯坦儿童在一个“为了人类和家园
自由”的节日上放飞风筝,来表达他们
对自由和平的向往。有1500多名巴勒
斯坦人参加了这次庆祝活动。
犹太僧人祈祷和平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题?
和平都是巴以双方所渴求的。问题:1、拉宾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同胞
杀害呢?
2、拉宾被害说明什么问题?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原本就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和平的民族,几千年前她们的文化乃至基因都是同根源的,今天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呢?被仇恨和报复淹没了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看来没有时间理智地思考。“和平”似乎注定成为中东地区用得最多、却实现得最少的一个词。留给我们的是…… 阅读材料,分析美国与以色列的特殊盟友关系材料一 美国在许多场合都强调对以色列的生存与安全承担责任,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是不多见的。对以色列来说,在它作出重大对外政策之前,总要征得美国政府的认可和同意。
材料二 美国以以色列的援助包括经援和军援,超过了任何一受援国。据粗略统计总额突破400亿美元。
美以关系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呢?资料与数据一些犹太人在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中担任要职,如美前国务卿基辛格、司法部长里维、联邦储备银行董事长伯恩斯和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都是美国政策的直接策划者。
20世纪70年代末,犹太资本家控制了美国25%的钢铁工业,90%的皮革工业,60%的食品加工业和40%的影视娱乐业。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中28%是犹太人;把美国带入核时代的犹太人科学家有爱因斯坦、泰勒、纽曼;美国宇航工业专家中,犹太人比例最高达60%;美国东部名牌大学的教员中30%是犹太人;在司法部门里犹太律师比例曾达到30%。美以形成特殊关系的原因以色列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能为美提供良好的军事基地、战略物资储备和转运站;2.军事力量强大,能够有效地维护美国的中东利益;3.为美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军事经验和高价值的情报;4.为美提供各种新式武器的“试验场”。
以色列在中东的政治存在是符合美国利益的。1.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一致。2.美国公众对以同情与支持
美国的犹太人及亲以势力往往具有影响甚至左右美对以政策的能量。四、巴以冲突给我们哪些启示? 现今的社会,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一种淘汰制的比赛,是弱肉强食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才有“落后就要挨打”“适者生存”等被人们所信奉的名言。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不受战争的威胁。
在借鉴这场冲突的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巴以战场上飞来渴望已久的和平鸽!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
危机意识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其他启示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政府对中东问题的主张中方欢迎和支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以巴双方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停止以暴制暴,为恢复和谈并达成协议创造条件
尽快建立公正、权威和有效的国际监督机制,确保‘路线图’计划的落实
尽快恢复以色列同叙利亚和黎巴嫩的谈判,并达成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中东地区全面、持久的和平
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和投入,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倡议尽快召开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及有关各方参加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并愿意积极参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国际努力。高考题目欣赏(2000年)认读图5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______控制。所以________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
(2)根据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由什么民族在该区域的什么地方建立什么国家?在该地建国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为什么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给我们教学设计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石油 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压(或下沉气流) 水(淡水)
(2)①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②马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如答出文化、宗教原因也给他);世界大国的支持。
(3)为什么插手?
①中东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②美国在中东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利益(石油)。
如何插手?
支持以色列。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4分)(考生如言之有理也给满 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过去的50年,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4年的29个增加到1994年的48个。 ? ?? 1996年国际形势的主流继续走向缓和,但是,一些大国谋取全球及地区战略优势,各种形式的强权政治、干涉主义和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局势令人担忧;在阿富汗和中非大湖地区,炮声不断,难民如潮;中东和进程受挫;海湾地区风云再起…… 材料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哪些方面的问题 ?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武器較量 V.S. 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间,全世界共发生14513次战争,期间只有329年处于和平时期,大约有36.4亿人死于战火,损失财富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千米、足可绕地球8周的黄金带。 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有33个,伤亡三千余万人,死亡一千余万人,经济损失达二千七百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7个国家卷入战火,死亡五千一百多万人,物质损失达四万亿美元。议一议: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以方一直认为,按照犹太《圣经》,自约旦河以西到地中海都应该是犹太人的家园,现在以方同意给巴勒斯坦部分土地,已经是莫大的恩典。
而巴方认为,阿拉伯人自公元7世纪以来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1000多年;巴勒斯坦从拒绝承认以色列,到承认以色列在占以巴总面积78%的领土上的合法存在,已经是莫大的让步,以色列怎么可以就只占22%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继续讨价还价?
参考资料:
1、 [日]手岛佑郎 《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2、苏国勋 《从社会学角度看“文明冲突论”》
http://203.93.24.66/shxw/shll/p020040405549170621509.pdf相关网址:
1、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南方新闻网国际新闻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 zhuanti/byct/lsyy/200403120819.htm - 46k
2、中学历史在线>> 备课>> 历史主题探究>> 巴以冲突www.ls11.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26 - 101k –
3、巴勒斯坦大选·巴以和平·南方网国际新闻
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zhuanti/byct/ - 52k - 2005年2月23日 - 資 料 來 源WCN世界之旅
http://www.wcn.com.tw/世界各大宗教系列
http://www.ccea.org.tw/water/relig/world1.htm關於猶太教
http://www.iseco.org.tw/pages/judaism.htm世界地理頻道
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index.asp走近以色列
http://israel.xiloo.com/main.htm附 加 : 以 色 列 國 歌以色列國歌:『 希 望 之 歌 』
詞:拉比 曲:納夫塔里·赫爾次·伊姆貝爾As long as deep in the heart, 只要我們心中
The soul of a Jew yearns, 還藏著猶太人的靈魂
And towards the East 朝著東方的眼睛 An eye looks to Zion, 還注視著錫安山頂 Our hope is not yet lost, 兩千年的希望 The hope of two thousand years, 不會化為泡影To be a free people in our land, 我們將成為自由的人民 The land of Zion and Jerusalem. 立足在錫安和耶路撒冷 巴民众焚烧以国旗以里雄莱锡安市--自杀性爆炸以首相沙龙外长佩雷斯 以民族和宗教问题为导火索.实质是对土地、水等资源的争夺。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每次战争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双方的你不仁我不义也产生了更多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