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第十七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
——邓小平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自主学习第二轮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4、是谁发明了轮船?瓦特爱迪生史蒂芬孙富尔顿莱特兄弟卡尔、本茨、是谁改进了蒸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材料二:特点2: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材料三: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在医疗、教育、商业、银行、保险、行政管理、军事、工业、广播和出版等领域中,多媒体的应用发展很快。 特点3:科技在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材料一:特点1: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材料一: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P105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走向多极化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18世纪60年代牛顿力学蒸汽机
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磁学
电力和内燃机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信息时代
新兴工业部门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
航天工业1、对生产力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第一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第二次,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
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巨大变化,第三产业
比重上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一次,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第二次,在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东西方差距扩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世界变得密不可分。
第三次,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调整,科技竞争在国际间的竞争地位日益重要5、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
①英国工业革命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方面)
②近代工业产生(洋务运动)(经济方面)
第二次: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③思想上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
第三次: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中国
取得的成绩:
两弹一星、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飞船等
改革开放把握时代潮流
错过的机遇
40—50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50---70年代:抗美援朝、失误挫折
中学生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启示和措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奖励科学发明,注意人才培养,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